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推荐小学生朗诵《杨布打狗》《一叶障目》。
《杨布打狗》
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杨朱有一个弟弟叫杨布。一天,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大雨,淋湿了衣服,他便脱下白衣服,穿上了一件黑色的衣服。
回到家里,他家的看门狗认不出他了,见他进门便冲着他汪汪地叫了起来。杨布十分生气,要动手打这只狗。
哥哥杨朱制止了他,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呀,假如你碰到这种情况,也会这样做的。倘若你的狗出去时是一只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一只黑的,你难道不同样感觉到奇怪吗?
寓言说明,如果对事物不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只注意表面现象,往往会把事情弄错的。
《一叶障目》
从前楚国地方有个书生,家境十分贫困,他和他的妻子成年过着穷苦的生活。
一次书生偶然从书上读到:“如果得到螳螂捕蝉时用来遮身的那片树叶,就可以把自己的形体隐蔽起来,不让别人看见。
于是书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当他发现有一只螳螂正悄悄地躲在一片叶子的后面,等侯着机会去捕捉知了的时候,便连忙把那片叶子摘了下来。
不料叶子落到树下之后,跟地上原有的落叶混在一起再也辨认不出来,他便扫了几斗落叶,搬到家里。书生拿起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以叶自障”),一遍又一遍地问他的妻子道:“你看得见我吗?”起初他的妻子总是答道:“看得见。”
这样一天问下来,他的妻子被纠缠得厌烦极了,最后便随口哄骗了他一声:“看不见。”
书生听了大喜,立刻帯着这片叶子奔到街上去,当面偷取人家的东西。
他当场被人抓住,用绳子捆绑起来,送到县衙里去。县官接受失主的控诉,对书生进行审问。书生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县官听了大笑,立时释放书生回家,也不曾给他任何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