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力,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孩子扎实的演讲基础,看看下面这些坑你踩过没有。
第一点:强调吸收,不重视输出。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方式以灌输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最简单粗暴的就是背诵,背诵,背诵。课堂上,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讲台上讲,孩子们在下面听。学生如有疑问,也可在课下找老师私下问。如当堂问问题,孩子会被认为是打断教学进度和节奏,老师甚至认为孩子很不礼貌。可以一到下课,孩子总想放松一下,把以前的问题记在心里。
长久以来,孩子们习惯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记笔记吸收,难以找到正确的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而且,孩子们将来会成为人云亦云的人,他们没有什么想法,也难以维护他们的想法。她们从小就习惯于倾听,不习惯于说话,长大了也不敢。
「不管如何鼓励,他们就是不说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教授林晓东采访过35位美国顶级大学的教授,几乎所有教授对中国学生的印象都是这样。
第二个问题:强调听妈妈的,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
心理医生罗杰斯曾经说过:爱是深刻的理解和接受。大家都说爱孩子,但实际上这样做实在是太难了。当孩子有进取心或与你意见相左时,你就会感到沮丧,就会想办法让他顺从。因此导致了在孩子听话时给予正面的赞扬,在孩子不听话时打击批评。
真正是最美丽的内在语言,因为它代表自我意志,代表内心最真实的自我。孩子说这句话时,就等于给我们划了一条界线,告诉我们,我“不”要按你的意愿去做,关于我自己的事,我要自己去做。
与心灵的距离越近,心灵就越容易被灌输、被欺骗,但是心灵对自己的忠诚是很难做到的。假如让孩子只一味地背诵故事和台词,当他在公共场合表达时就特别容易紧张,不愿上台。儿童接受灌输的方式是思想的层面,身体的层面则是拒绝。
曾经有一部电影是关于一个即将毕业的美国舞蹈学院女孩的,这部电影将会决定她的未来。自从9岁起,她就一直听妈妈的话,按照妈妈的意愿跳舞。这位姑娘一直按照母亲的意愿生活,但是当真正要参加比赛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并不愿意上台,于是在毕业表演之前,原本被定为女主角的她主动退出了比赛。母亲问女孩,女孩说妈妈,你没有跳舞的腿,我也没有跳舞的心。
听了孩子这样的回答,我们还不停地自省,多少次听了孩子自己的想法?心理医生武志红曾经说过:“每一个生命都想成为自己,当成长的方式失败时,就干脆用破坏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意愿。”所以孩子们担心,没有自信,也不愿意在公共场合发表意见。
我想让孩子服从,但很少对他们说:做你自己。心声全在父母耳边的孩子,很难有自己的想法,更别说在身体层面上表达了。
我们随时可能掉进这些坑洞里。但是如果你能爬出来,就可以把坑填平。罗振宇曾经说过:“将与我们主观世界不一致的事物,置于自我的身体中,自我破碎,然后重建。这一过程被称为成长。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才能使孩子的演说能力得到提高。只有通过自己的经验,才能学以致用——孩子3岁的时候,你就不重视培养他的演说能力,到6岁的时候,你就不会自动地成为一个善于培养演说能力的母亲了。你是一个4岁的孩子的妈妈,而你只会是一个10岁的孩子的妈妈,你会更加焦虑。
坏的事情,如果不去改变,只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坏,好的事情,不去学习,也不会突然出现。因此,不要只给孩子上口才培训班,主持人班,表演班,首先要学习和改变的,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