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当如何做,才能与孩子进行合理的争辩训练呢?一般来说,父母要注意以下这几个原则。
1.确定争辩的规则。
无论是何种争辩,父母都要告诉孩子争论的基本规则。争辩不应是胡搅蛮缠、随心所欲,而是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孩子违反了争辩的规则,父母自然应该进行制止和教育。
需要特别提醒父母注意的是,由于父母是长辈,规则的制定一般由父母确立,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合乎孩子的情况,合乎一般的道理,否则,这种争辩就是不平等的。
2.避免无益的争辩。
双方争辩,势必会产生细小的摩擦。如果一味按着自己的情绪走,那么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听以,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在交往过程中,当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意见与别人不同,并且自己的言行遭人非议时,每个人都会本能地奋起辩驳。实际上,为了避免无益的辩论,此时,最需要的就是冷静思考。
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自己的争吵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就不必去“唇枪舌剑”,与人争论一番,更不必在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未节上做文章,只可一笑置之。如果对方对自己怀有成见,那么在这种非理性的环境中,最好不要向对方提出辩论,否则只能是火上浇油,注定双方辩论的失败。
3.适当激发孩子的争辩情绪。
孩子不敢争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恐惧父母的“权威”。因此,想让孩子与你迸行合理的争辩,首先,父母不要摆架子,同时,还应该适当激发孩子的争辩欲望。个念初中的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描述了他成长过程中的争辩欲望
哈哈,现在我是家里的最佳辩手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父母总会给我辩论的机会,总是在一些事情上“刺激”我。我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总觉得父母什么都懂,父母说的总是对的,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就乖乖地做什么。那时候,父母在我的眼里,是最伟大的。可以说,在那个时候,我丝毫没有和父母争辩的想法
但是,那个时候的幼稚,不代表能够影响我一生。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父母经常给我讲事情、讲道理,虽然我也听得很认真,但是总有些怀疑,总觉得这个好像不对,那个好像不是这样,但是不敢说出来。这个时候,其实我已经想和父母进行辩论了。
事情的转机还是在六年级。随着我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与父母争辩的种想法越来越强烈,并且,我也终于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了。
不过,尽管那个时候我经常和父母(尤其是父亲)争得面红耳赤,但大败而归的总是我,低着头说不出·句话。可是我心里一点也不服气,我知道,其实道理还是我对,只是我的语言组织还有很大问题。
让我不肯放弃的,关键就是爸爸的态度。父亲总是得意地对我说:“你还小,你毕竟还年轻,知识还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哈哈!”不知是开心的笑,还是轻蔑的笑,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说不出是什么味道
为了胜过爸爸,我开始阅读各种书籍,并不断借来口才类杂志进行学习。我能感觉到,我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上了初一,我依然喜欢和父亲争辩,结果大败而归的不再是我,有时候父亲被我辩得说不出话来。我扬扬得意地看着爸爸,而爸爸笑了笑,叹着气,用一种佩服又不像佩服、生气又不像生气的眼光看着我。而妈妈的眼光,则是带着一种“后生可畏”的神情。
其实,我知道这都是爸爸妈妈对我思维和口才的训练,我知道他们都是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也爱你们。
4把争辩当成一种愉快的、和平的思想交换。
无论你与孩子的辩论多么激烈,你一定要告诉孩子辩论是为了明辨是非,探求真理。只有使用文明、恰当的辩论语言去参加辩论,才能做到观点正确,旗帜鲜明。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明白,在与人辩论时,最好能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不断地告诉孩子这个道理,孩子在辩论时不仅能做到动之以情,又能以情明理,这样辩论将会成为一种愉快的、和平的思想交流,辩论才真正是既争出了公理,又增进了人际和谐,达到了积极争辩的目的。
5.做好辩论的善后工作。
在争辩中经过一阵唇枪舌剑,既有胜者,也有败者。尤其是在生活中,辩论观点的对立极易产生人际间的隔阂。因此,做好辦论的善后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乂。家长不仅要教孩子学习辩论语言和辩论技巧,更要懂得如何化解矛盾,这是在辩论这种特殊交际场合下辩论者所要达到的境界。
一般来说,辩论中总会有失败的一方。如果孩子失败了,就必须有敢向真理低头的胸怀。要让孩子明白,向真理低头并不等于向辩论者本人低头。孩子所服从的是对方所辩论岀的真理,虽然孩子败给了对方,也应该以坦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在这场争辩中所受的教益,这才是辩论的宗旨。
可以说,与孩子进行辩论,这是口才突飞猛进的有效方式。如果父母还是很难做到给孩子争辩的权利,那么,父母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态,克服自以为是,唯我是从,只准孩子说是、不准孩子反驳的单向说教思维定式,而要尊重孩子,鼓励争辩,让孩子在争辩中锻炼表达能力,在争辩中加深和孩子的思想交流,在争辩中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这样,孩子的口才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