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滔滔不绝的雄辩者,他们的每一句话,都能打动人们的心弦;他们的举手投足间,似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可以影响到周围空气的松弛与紧张,具有口才的人,到哪里都会赢得羡慕的目光。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由于缺乏自信,开口说话便紧张、心跳加快。孩子的这种紧张心态,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使孩子不敢说话,怕说话,进而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正常发挥。而孩子总是紧张,这一方面也与家庭环境不无关系。
父母经常当着聪聪的面吵架,使聪聪整天诚惶诚恐,只要开口说话就会紧张得不得了,有时甚至还变得口吃,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连贯。
记得他第一次走上讲台,那是参加班干部竞选时的演讲。当聪聪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时,紧张极了,浑身打颤,手脚冰凉,脑子里一片空白,把背得滚瓜烂熟的演讲词全忘了,最后,聪聪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来念。然而,由于太紧张,聪聪读起稿子来结结巴巴,台下的同学哄堂大笑。
从那以后,同学们就给聪聪起了个外号叫“小结巴”,而聪聪也因为遭到同学的嘲笑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而言,紧张是很普遍的心理,紧张使孩子心悸敏感、情绪不良,如同聪聪一样,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语言表达。所以,帮助孩子战胜紧张恐惧的心理,恢复自信,塑造出勇敢大方的性格,才能为他们走上社会成功地与人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拥有一个良好的口才。
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一说话就手心冒汗,在众目睽睽之下脸红心跳…如此这般都会影响孩子与别人的正常交流。
其实,开口说话,并非难事,作为父母要经常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使孩子摆脱紧张的情绪,让说话变得轻松自如。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克服紧张的心理呢?
1教孩子学会正视自己。
很多孩子自己本身都不清楚为什么一开口说话就紧张、心跳加速。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明白地问自己,到底在怕什么,让他们学会正视自己。然后,家长再告诉他们自己摆脱紧张之后所带来的好处。比如,孩子由于胆怯不敢问路时,家长就要告诉他们,如果不能摆脱自己的紧张情绪,羞于开口的话,你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路。
2告诉孩子把紧张的心理说出来。
当孩子在同别人交谈时,心理往往会产生胆怯、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家长就要告诉孩子,当面对这种情况时,不要把这种紧张的感觉窝在心里,不妨将这种感受说出来,比如:“我紧张死了,心里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连舌头好像也不听我使唤了。”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胆怯后,他的情绪就会慢慢趋于平静,语言表达就能够流畅起来。
3不要什么事情都为孩子做主。
现在有些父母或爷爷奶奶,总是担心孩子受到伤害,因此所有的事情都由自己做主。久而久之,孩子的生活圈子总是那么小,所以,他也不敢说话,总想着依赖父母。
李刚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是家里的“独苗”,所以,爷爷奶奶就很宠着他,甚至连幼儿园都没让他去,生怕他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李刚渐渐到了3岁,一天,他在楼下的小花园里看到了一个叔叔手里拿着乒乓球。他很想玩,但是自己却迈不开步子,因为他非常害怕。这个时候,叔叔看到了也,走过来摸着他的头说:“小朋友,你是不是想玩乒乓球呀?”
直到这个时候,李刚依旧不敢开口说话。他叫了几声“爷爷”,但爷爷正和一群人聊天,根本没有听到他的声音。李刚心里又着急又难过,嘴里一个劲儿叫着爷爷,最后在叔叔的面前大哭了起来。
李刚这样,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不会喜欢。所以,想让孩子大胆地说话,那么,就请父母和家人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这样,才是培养孩子良好口才的关键方式。
4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家长要教孩子用自我暗示法突破这种开头难的阻力。比如,每到陌生的场合,自己感到紧张时,可用自我暗示法来暗示自己“不要紧张,没关系,勇敢一点”,或者采取深呼吸的方法,既可以提神,又可以为自己“打气”。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努力镇静情绪,当他们摆脱掉紧张的时候,心理压力也就得到了缓解,从而能做到说起话来轻松自如。
5.鼓励交往很重要。
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孩子的口才才能得到锻炼。父母要鼓励孩子积极与同学、伙伴交往,在家人面前多讲话,慢慢地,孩子接触的人多了,讲话也就会自然起来。
归根结底,想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的培养和教育是关键。给予孩子良好的语言环境,帮助孩子摆脱紧张情绪的困扰,缓解其心理压力,树立自信心,提升勇气,去除心理上的消极意识,这样,孩子说话时才能脱口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