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小肚子”“不对,跟着我念,小兔子”……这是昨天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康复科,4岁半的心心与医生的一段对话。这看似简单的对话其实是一种有效的语言训练方法,以此来纠正心心的构音障碍。 心心的妈妈袁女士说,心心是个内向的小女孩,在家里还可以表演朗诵儿歌,在幼儿园就不太愿意开口了。 “在心心3岁时,就发现她说话的时候总有几个词咬字不清,一开始,我们也没有太上心。”袁女士说,直到幼儿园的老师提醒他们,是否会有语言发育上面的障碍,这才带着孩子到医院来就诊。 康复科的王慧医生先给心心做了一个图片测绘测试,给了她许多张彩色图片,让她指出图片中的物体。然后通过跟读简单的对话,来发现心心在哪几个音上发音不准。 王慧说,因为口齿不清来看病的小孩还真不少。构音障碍的孩子,有些会将t发成d,比如将“兔子”发成“肚子”;有些将g发成d,比如“小狗”发成“小豆”。 这些都还是程度比较轻的构音障碍,只要坚持训练,一般都能把发音矫正过来。王慧说,自己还碰到过一个小女孩,快读一年级了,但是发音的时候全部没有声母,叫爸爸妈妈时只能发出“啊”的声音。 “所以我只能先教她辨音,让孩子模仿我的动作,把舌头放在正确的位置,最终发出音来。”王慧说,经过十几次的训练,就像小学生学习拼音一样,一个一个声母地教,小女孩终于学会发所有的声母,能连贯地说出单词了。 来到康复科治疗构音障碍的孩子,王慧建议家长,在家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做各种发音的动作,让孩子来模仿,通过不断地练习、巩固,来训练孩子的舌头灵活性和准确性。另外,除了这些动作和发音的训练,还要注意饮食习惯的调整。按时给孩子添加辅食,粗细搭配,从饮食上来帮助孩子锻炼咀嚼和吞咽的功能。 王慧说,有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吃得太细、太软,导致口腔功能差,舌运动不灵活,造成发音的障碍。(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