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你的孩子晚上回家后是不是只说下面3句话? 1、妈妈我回来了。 2、妈妈我作业做完了。 3、妈妈我睡觉了。 如果是,那么你应当好好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了,请看下面的文章。 近日,来自19个区县的6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2003年上海市家庭亲子学习节“我爱我家”故事大赛,所有的孩子都讲出了自己的心理话:希望家是一个港湾,能给自己温暖、力量和希望,而不是现在流行的“第二课堂”。 孩子在家只有“三句话” 一位家长向记者抱怨:读初中的孩子在家里只跟她说三句话,第一句是“妈妈我回来了。”第二句是“妈妈,我的作业做好了。”第三句话是“妈妈,我睡觉了。”除此之外,孩子不愿意再有更多的话。而孩子对一位知心朋友说:“妈妈问的就是成绩、分数、名次等自己十分害怕的问题,缺乏民主氛围,我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 这位家长很苦恼,读小学时,孩子有什么话都要和她沟通,可自从上了初中后,孩子就不愿和她多“啰嗦”了。 许多学生反映,自己在学校里已很“辛苦”了,本以为自己到了家后能得到父母的安慰,可没想到家里的任务更重,每天的学校生活是题海和上课,在家里却笼罩在父母的唠叨中。 家庭教育在异化 这些年来,在“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下,家庭教育功能在不经意之中发生了异化:家庭教育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再现着课堂教学的基本目的、要素、过程和功能。 家庭,已不再是亲情融融的情感港湾,而演变成以学业作为基本色的“第二课堂”,继续演绎着抽象的概念和枯燥的符号;家长已呵护不再、慈祥不再、宽容不再,他们一丝不苟地履行着“第二教师”的使命,拔苗助长地编织着孩子的时间和空间…… 异化了的家庭教育事实上已与学校教育合二为一,家庭教育事实上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附庸,“死读、苦读、勤读”这些已为时代所摒弃的传统教学观却在新教育理念推行过程中衍生,孩子在“爱”的名义下被剥夺了情感宣泄、自主发展的权利。 老师行不行 教育好不好 家长给幼儿园打分 家长做考官给老师做评定,教育管理好坏让家长来打分。近日,在市立幼儿园的一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学校将所有的教学内容、科研项目和保育资料等都全方位地展示给家长看,让家长做评委给学校打分。 展示内容里有幼儿教师的每天案头工作。要求家长给学校打分的具体内容包括:对老师撰写的观察记录是否满意、教师备课本是否满意、老师是否喜爱自己的孩子、教学质量、保育护理质量、饮食安排、医生服务质量和门卫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和建议等。 市立幼儿园园长赖丽芳告诉记者,俗话说“教学相长”,只有在互相监督的过程中,才能使得教学管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家庭课堂”只会适得其反 面对考试和升学的竞争压力,许多家长把家庭当作了学校的“第二课堂”。其实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 休息和娱乐是孩子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孩子的基本权利,父母不应剥夺他们的权利。只有在家中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娱乐,孩子才有可能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学习。单纯地拼体力、拼时间,会使孩子产生厌恶学习的情绪,降低学习效率,造成恶性循环。 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圆自己未实现的梦。父母往往把自己人生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一方面物质上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另一方面学习上又对孩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能动性。这种来自父母的爱和压力会给孩子造成强大的精神负担,甚至使部分青少年在长期过度焦虑之下产生轻生的念头。 孩子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不同的个性和能力,应让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和自由,家长应尽量丰富家庭生活的内容,创设宽松、愉快的家庭气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