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看到身边口才好的人落落大方、侃侃而谈,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羡慕之余,也加深了自己的自卑情绪,认为别人的口才好一定就是天生的,于是就在这样的自欺欺人中,慢慢放弃了提升口才的愿望。
殊不知,口才不好的人观念跟别人是不一样的,当有的人在有机会发言时认为"没什么说的,让他们去说吧",老是逃避,老是不抓住这样能发言的机会,一次次的放弃,导致自己开始不适应表达,嘴皮子开始变得"懒惰",进而真正要上场合的时候更变得不知所措。这是先天造成的吗?
再看口才好的人,一有机会发言的时候,总是会抓住机会讲话,不管讲得好坏,讲得多了,至少让自己敢讲了,心得也会越来越多,也就慢慢讲得精彩了。可见,口才好的人也是经过不断的抓住机会练习、实战、吃了不少亏才达到现在的水平。
虽然说口才滔滔不绝不一定代表口才就好,但是敢说总比该说时开不了口要好得多。如果真是担心自己言多必失,那就先把口才练好了再收敛吧!别一开始就憋着!
口才是不是一种能力呢?
当然是!最新研究表明:能力又称为能块,能块包括思块(思维)、行块(行为)和语块(语言),其中语块分为:语言速度、语言运用、字词组合、场合运用、概括等。
可见口才是一种语言的运用能力,既然是能力,其实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提升的!
爱迪生说:"成功等于99%的努力+1%的天才。"
口才作为一种能力,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99%也需要后天的努力提升。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后天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
美国前总统林肯为了练口才,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们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他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他曾对着树、树桩、成行的玉米练习口才。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曾患有口吃病,但他不被困难所吓倒。为了克服口吃,练就口才,他常常朗诵、慢读课文,为了准确发音,他对着镜子纠正嘴和舌根的部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我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演讲家肖楚女,更是靠平时的艰苦训练,练就了非凡的口才。肖楚女在重庆国立第二女子师范教书时,除了认真备课外,他每天天刚亮就跑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找一处僻静的地方,把一面镜子挂在树枝上,对着镜子开始练演讲,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经过这样的刻苦训练,他掌握了高超的演讲艺术,他的教学水平也很快提高了。1926年,他年方30,就在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他的演讲至今受到世人的推崇。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仅有超群的数学才华,而且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辩才"。他从小就注意培养自己的口才,学习普通话,他还背了唐诗四五百首,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口舌"。
这些名人与伟人为我们训练口才树立了光荣的榜样,我们要想练就一副过硬的口才,就必须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刻苦训练,正如华罗庚先生在总结练"口才"的体会时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刚生下来时都是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时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可见口才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指导,通过自身努力提高!口才好并不是天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