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节目和其他节目语言技巧方面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节目语调的丰富变化, 这可以通过语调的升降、停顿、轻重和快慢来体现。不少人认为, 少儿节目主持人在主持少儿节目时,语调只要轻柔就可以了。其实, 并不是一味的轻声细语就能使孩子们喜欢听节目, 相反, 在主持少儿节目时, 更应该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这一方面是由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他们的注意力能够集中的时间很短, 因此必须注意讲话时语调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广播的特性决定的,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 只能用声音来传送节目内容, 用语调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表达情感。所以广播少儿节目不但在节目编排上要把娱乐性、知识性、启发性、教育性溶为一体, 更要以变化丰富的语调来吸引小听众。“小朋友们, 你们好”。这句少儿节目开始语必须明显地体现出少儿节目语调的点。这句话应该是语速较慢,语气较轻, 语调上扬。
在广播少儿节目中, 让小听众猜谜语, 当念谜面时, 就要注意突出一些重点的特征, 以及所猜的谜语是属于哪一种类, 这些都是需要加重语气的。在整个节目中, 主持人的语速都应该比较慢, 这是因为少年儿童理解速度慢, 放慢速度能帮助他们听清节目。但在节目中, 有时也要加快语速, 比如在故事《小猫钓鱼》中的一段话“ 鱼摔在地上, 噼噼啪啪地乱蹦乱跳, 猫弟弟赶紧捉住大鱼, 高兴的喊了起来:‘我钓到大鱼啦, 我钓到大鱼啦!’”这段话的语速就必须加快, 表现出鱼在地上活蹦乱跳的情景和猫弟弟钓上大鱼时兴奋的心情。而这个故事开头的一段话就要用轻缓的语调来读:“在树林旁边, 有一条小河, 河里有许多鱼在水中游来游去。”要读出意境美。

在讲故事类节目中, 主持人经常用不同的语调来表现不同的人物。比如在《猴子捞月亮》中, 表现老猴子说话的声音就需要主持人降低语调、放慢语速, 用沉稳的语气。在表现小猴子说话的声音时, 主持人就可升高语调、加快语速, 表现出小猴子声音的纤细、稚嫩。这些语调的变化都是为了突出和区分故事中的老猴子和小猴子形象, 使小听众在听节目时, 眼前仿佛出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老猴子和小猴子的场面。在少儿节目中, 通常在一个故事或一首儿歌之后, 主持人会给小听众讲一些根据故事、儿歌引申出的道理。比如在讲了《小猫钓鱼》这个故事之后, 主持人说:“小朋友们, 小猫开始为什么钓不着鱼呢? ∧因为它三心二意, 一会儿捉蜻蜓, 一会儿捉蝴蝶, 所以钓不着鱼。”在“∧”处, 就应该有一段时间的停顿, 让小听众有一个思考的时间, 但停顿不应该太长, 以免影响了节目的连贯。停顿前后语调的升降变化也是很重要的, 像刚才这句话, 停顿前的语调是上扬的, 停顿后语调下降, 在这里, 停顿还起了转换语调的作用。由于少年儿童对一些较长的句子反应慢、理解差, 因此, 在节目中, 有的长句中间也应该做一些停顿。主持人在广播少儿节目中念古诗、儿歌时, 应该特别注意语气的轻重, 比如唐诗《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其中的“依”“入”“穷”“千里”“更上” 等字眼都需要读得相对重一些, 来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在介绍一些科学知识时, 也应该注意到一些语句的重读,如“喝了汽水, 为什么觉得凉快呢? 这是因为汽水里有许多二氧化碳的气体⋯⋯”在这段话里有一些科学性较强的词, 小朋友比较陌生, 需要读得重一些,让他们听明白, 如“ 二氧化碳”“ 气体”。
广播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语调是变化丰富的, 但主持人个人的语言形象应是不变的, 因为主持人的形象很大一部分是靠语言来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