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朗读每一篇作品也要有一个基调,即文章给人的整体感受。
就像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用一种慷慨激昂的语调,把白居易的《琵琶行》用一种低沉的悲婉语调表达出来。各人性格各不相同,文章和诗歌也是如此。
《与狐谋皮》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非常希望孔丘担任司寇这一重要官职,主持鲁国的朝政。
一天,鲁君把这件事告诉了左丘明,并表示自己也想和其他大夫商议此事。
左丘明说:“孔丘是有名的圣人。假如让他担任官职,别人也会觉得自己离官不远,您和他们商量,还能有什么结果?据说周朝有一个人,爱吃美味佳肴,也喜欢穿名贵的皮衣。狐狸非常想要一件价值干金的狐皮袍,便天真地跑过去对狐狸说:“请你给我一些皮毛吧!”狐狸一听,就逃脱了。这个人又要办一桌羊肉宴,他找来了羊,说:“请您帮忙帮我割十斤羊肉吧!”羊群惊恐地躲进林中躲起来,再也不敢露面了。这个人十年都没有缝成一件狐皮袍,五年也没办成一桌羊肉席,原因就在于他找错了商议对象!你现在要和那些人商议孔丘司寇的事,难道不是与狐谋皮,与羊同肉吗?”
《越人造车》
越国家没有汽车,越国人也不知道怎么造汽车。它们非常想学习制造汽车的技术,以便在战场上使用汽车,并加强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
从前,一位越人到晋国去游玩。城外看见一辆破旧的汽车,车辐、轮子、车辕都坏了,基本上一件也没完好。这位越国人曾在晋国见过一辆车,但看得并不是很真实,所以,尽管汽车已残破不堪,仍可断定是一辆。他一心一意要为家乡立功,就想办法把破车运回去。
一回家,这个越人便到处吹嘘这辆车。许多人来到他家里看车。大家纷纷议论说:“汽车原来就是这样的!它有破损吗?害怕不行吗?”“你见过真车吗?没有见过就别瞎说。”于是,越国人纷纷模仿这辆车的造型造了汽车。
之后,晋国人和楚国人看到越人造车,都笑得直不起腰来,“越国人竟把车弄破了,哪能用呢?”但越人之车根本不理睬别人的嘲笑。
最后一天,战争爆发了,敌人压境了。越军驾着破战车向敌人猛冲,被打得落荒而逃,战败而归。“寓言”指出,向他人学习当然是对的,但应该有所选择,学习好的、先进的东西,抛开不好的、落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