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片段《社会主义好》《垫话》

  相声所谓跟着跑、顺杆爬,就是你说什么他跟着说什么,你说东就是东,你说西就是西,这样的手法出的包袱就是跟着跑的包袱。如《社会主义好》中的:

:电影一开片,一个女的在水牢里关着,旁边站着一个人,边打一边问,你还跑不跑,你还跑不跑

:你说那是红色娘子军。

:,是红色娘子军。

:挨打那女的叫琼花。

:,琼花后来跑了,她在前边跑。后边有人追,追到河边上,看到一只鞋,打锣那小子还喊哪。

:喊什么?

:少东家,在这儿哪

:你说的那是白毛女。

  甲:,白毛女跑到深山沟里,头发都白了,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后来八路军来了,解放了她的家乡。喜儿乐坏了,高兴地挎了个线管箩,从山上往下跑,跑到小河边还唱明

  乙:还唱!唱什么?

  甲:河边的青蛙呱呱地叫哇!

:你说的不是白毛女,这是刘巧儿。

:,刘巧儿,我唱的就是刘巧儿。乙:又刘巧儿啦!

:刘巧儿这人大公无私,敢向不良倾向作斗争,有人出去干私活,她上去就拦住了:“站住,你们干什么去,这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后来她跟她爱人干起来了,一把就给喜旺推个大仰面叉。

:,你说的这是李双双。

:,我说的就是李双双。

  乙:我就知道是这句吗?人家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呀。这就是跟着跑、顺杆爬出的包袱。

使用误会这种手法的相声太多了。请看《小段》中的:

:这位扮演孙权的上台得报名呀,可是由于他上台太忙,把自己扮演谁这碴儿给忘了

:是呀。

  甲:上场之后,一抱拳,“俺什么,他想不起来

  乙:那怎么办哪?

  甲:在舞台的边幕上有位管事的,一看哟,忘词了,怎么名字都报不上来啦?你不是扮演孙权吗!他小声告诉他:“孙权哪,刋权。”可是台上这位哪,一忘词什么也听不见了。

  乙:脑袋都大了么

  甲:这位管事的一看,听不见哪!干脆我比划吧,就把拳头伸出来了。

  乙:这干吗?

:这意思是孙一一拳哪

:那就赶快说吧

:台上这位一看,,这是告诉我词哪!可是他体会错了。

:他怎么报的?

  甲:这么报的,俺孙一看台边,孙一一锤这就是由于误会而产生的包袱。误会的手法在相声中是常用的手法。

  所谓双关语,就是说东指西、一语双关的手法,揭露实质,产生包袱。如传统相声《黄半仙》中的:

  黄蛤蟆、黄蛤蟆,你就死到这盒里啦。皇上说:“哎,又叫你猜对了。”因为皇上这盒里放的就是一个黄蛤蟆,而这黄半仙呢,名字也叫黄蛤蟆,自己叫着自己的蛤蟆名字,可皇上以为是说的盒里的蛤蟆呢,一语双关,又叫了自己的名字又巧说了盒里的东西。

  还有《南北话》中的:

  甲:我叫你买猪肝,你怎么买竹竿回来啦!你那耳朵呢!

  乙:耳朵呀?在兜里哪,顺手把买的猪耳朵拿出来了。

  这也是双关语的包袱。

   《我爱中国》

  乙:哪国的外国人我都见过。

  甲:英国人?

  乙:见过。

  甲:法国人?

  乙:见过。

  甲:美国人?

  乙:见过。

  甲:山东美国人?

  乙:见…没见过。

  先说见是吃,“没见过”是又吐出来了。又如传统相声《卖估衣》中的:

  甲:爷俩赶集哟。

  乙:一大一小哟。

  甲:我是你干佬哟。

  乙:就那么办喽,—去你的吧!

  “就那么办喽”是吃,“去你的吧”就是吐。

  在安排组织吃了吐的包袱时,一般都是捧哏的用,很少是逗哏的使用,要注意这一点。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