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口才老师们要出色地朗诵好一篇稿子,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朗诵者的眼睛要“看得见”朗诵材料中的形象,要与作者神交,并把这种交流传递给观众。如果朗诵者对他所朗诵的内容具有真挚的感情和确定的态度,那么他的眼神就定能把他心灵中蕴藏着的感情流露岀来,传达给观众,引起共鸣,也就产生了交流现象。
反过来,如果朗诵者对所朗诵作品的内容是冷淡的,只是口中在读,并没有沉浸到作品的思想感情中去,他的心灵一定是空虚的,这样也就会必然地表现在空泛的眼光上,也就不能在朗诵者和观众之间产生交流。有些朗诵者一出声还没开口,就能通过他那动人、传神的眼睛紧紧吸引观众。《老残游记》中有一段描写非常传神
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星水银,左右一顾一看,连那坐在远远墙角子里的人,都觉得王小玉看见我了。那坐在近的,更不必说。就这一眼,满园子里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王小玉那神采飞扬的目光似乎与每一个人交流,又似乎只与你一个人在进行交流。我们朗诵时的目光要达到这样就妥了。
第二,朗诵者的眼睛也要照顾到观众,从观众那里了解他们对你的反应,并随着他们的反应来控制你的感情、语气。因为受众视线的焦点一般都集中在朗诵者的眼睛上,想从中了解你的情绪是否饱满,视像是否真实。所以只有朗诵者与观众的目光有了交流,他们才愿意在你的带领下共同进退、呼应并接受你的意愿。为了能与观众有目光交流,朗诵者最好把朗诵材料背下来。如果准备得仓促,一时背不下来,不得已要看的话,眼睛也不能老盯着材料,时不时地也得看看观众,进行目光交流。
诗歌分析
1.有些朗诵者声音铿锵有力,但从他空泛的目光里却暴露了感情和视象的空白。因此对作品有了真实的感情体验后,还得善于通过眼神去传达视像、传达感情。比如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
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并不长,但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任志远在朗诵其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热泪盈眶,声情并茂深深地感染了观众,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正是目光与其他技巧的恰当运用,才给这段朗诵增添了动人的色彩。
2.朗诵者应与观众有目光的交流,但不是说要目不转睛地盯着观众。一般来说,叙事性的作品朗诵者与观众目光交流较多,而抒情描写性的文字朗诵者与观众交流较少,甚至没有直接交流。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朗诵提示:朗诵这首诗时,为了表现北国风光的壮丽、宏伟,朗诵者可以身临其境般地在视像中出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以及“长城內外”、“大河上下”的壮阔景象。这时应该昂起头,把目光投向远方,引导观众去感受诗人所创造的磅礴气魄。同样的例子很多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凡及视像高远,意境旷达之处都可这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