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关于名人口才锻炼的例子和语句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种流派、各种思主要是靠口语来表达的。通过这些表达,人们才知道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各家思想;也是在他们的互相探讨、辩论中,我们才认识了各种学派的精髓。齐国的淳于髡是个很有本事的人,邹忌当了相国,他很不服气,想来想去,便主动上门找邹忌交流思想。淳于髡说:“我有个志向,愿在相国面前披露,不知可否?”

  “只管讲来,我洗耳恭听。”邹忌说道。

淳于髡说:“儿离不开娘,妻离不开夫

   邹忌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不敢离开君王步

  淳于髡说:“削棘木为车轴,再涂上一层猪油,特别滑溜而且坚固耐用。如果把它安在方眼里,那么就会运转不灵

  邹忌答道:“承蒙您的教诲,我不敢不顺着人情去做事。”

  淳于髡说:“弓干虽用胶胶住,有时也会脱节;众多的河流奔向海洋,最终要汇在一起。”邹忌说:“是的,我不敢不亲附万民。”淳于髡说:“狐狸皮袄虽破,也不能用黄狗皮去补漏洞

  邹忌说:“您说得很对,在择用贤才的时候,不能让那些不怎么样的人混在其间。”

  淳于髡说:“车的辐条和车葫芦头如果分寸不合,就不能成为一辆车;琴瑟的弦如果不分粗细缓急,就不能奏出悦耳的音律。”

13.jpg

  邹忌说:“我恭敬承命,今后一定要修明法令来监督那些贪官污吏,使他们不得危害百姓淳于髡再也无话可说,再三拜谢而退。出来后他即对人说:“我暗示相国五条微言大义,他都逐条应答如流,确是高才,我望尘莫及啊!”这次思想交流,除可看出他们彼此的说话水平外,对他们双方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对淳于髡来说,通过交流,他从不服到服,到恭敬;对邹忌来说,通过交流,他知道了群众的意见虚心采纳以施政,使齐国富强。

  历朝历代留给我们那些耳熟能详的劝谏、讽喻之辞,有些虽还谈不上平等的思想交流,但对听者说来,能引起其思想的波动,交流也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召公谏厉王弭谤”、“魏征死谏唐太宗”、“钱唐死谏朱元璋”等等。

16.jpg

  列宁是一个善于接触群众,经常与群众进行思想交流的人。前苏联历史学家、党的活动家普·凯尔任采夫的《列宁传》记载了这么一段:1921年列宁来到高尔基城的一个小乡村,“列宁走进了草房……然后他开始和农民谈话。他们先是像朋友间那样风趣地谈日常琐事。当他们已经这样打趣了半小时左右时,当他们把那些话题诸如粮食、巡逻队、跑单帮的和投机商人谈完了的时候——他们在列宁面前拿这些事情说笑,列宁听了他们叙述的这些欺骗行为也笑。这一切,作为题材,对他都是有用的——这时,伊里奇就势站起来开始清楚地用通俗的语言把新经济政策告诉给农民。农民用心听,他们之所以倾听,是因为他们看到这个人确是为他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未来、一个幸福的生活’。列宁在同农民的思想交流中,一方面了解了农民的要求、希望,另一方面把新经济政策传递给了农民,调动起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