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大舞台,也是锻炼孩子口才的最佳环境。想要使孩子的口才在这个舞台上得到锻炼,就要想办法让孩子在众人面前多讲话。儿童教育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今天分享下怎样锻炼孩子口才?
而在学校里,哪种环境是孩子说话的最佳时机呢?毫无疑问,课堂发言就是再合适不过的机会了。生活中,很多孩子因为课堂上不敢发言而错过学习知识的机会,更重要的是错过了表达自己思想,锻炼口才的机会。小伟上小学五年级,平时话很少的他在课堂上更是沉默不语。上语文课的时候,老师很喜欢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其他同学都是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只有小伟,视“课堂发言”如避之不及的苦差,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即便是很简单的问题,小伟也不敢举手回答。小伟妈妈得知孩子在学校的这种情况后,颇为担心。于是与小伟交谈了几次,鼓励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但是,小伟仍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后来,小伟妈妈决定与老师合作,一起帮助小伟改变腼腆、胆小的性格。老师经常把小伟叫起来回答问题,起初,小伟只是能够答对老师的提问,但是常常紧张的语无伦次。老师鼓励他慢些说,把自己要表达的事情一点一点地说出来,当小伟回答完一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就带着全班为小伟鼓掌,这样大大地增加了小伟的自信心。渐渐地,小伟也开始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虽然有时候回答的逻辑性较差,但比以前,小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孩子像小伟一样性情懦弱,胆子很小,即使上课听懂了,也不敢站起来发言。这时就需要家长积极与老师沟通,让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对于内向的孩子,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其大胆发言。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孩子的失败,家长应和孩子一起,心平气和地分析原因,而不是一味责备。然而有些时候,孩子不愿意发言并非因为胆小,而是由于孩子多次举手却不被老师叫起来发言时,他们发言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或是在发言时,出现了错误被老师批评或同学嘲笑后变得胆怯起来,不愿意把自己暴露在公众面前。这两种心理都是正常的,父母应该了解,并帮孩子疏导。
希希的父母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幼儿园开始,就鼓励她多和小朋友说话,特别是在课堂上,如果老师提出了问题,要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经过几年的锻炼,上了小学的希希明显比同龄人胆子大,当众讲话的时候从来不怯场,并且口齿清晰。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却告诉希希的妈妈,最近希希上课没有以前那么积极了,很少举手回答问题。
回家后,妈妈问希希:“听老师说你最近不爱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能不能告诉妈妈为什么?”希希说:“每次我举手回答问题,老师都叫别人,而且我要是回答错了,老师还批评我,我才不要举手了呢。”妈妈听完后,给希希讲了很多道理,告诉她:“多发言才能让你的口才得到锻炼,也能促进你多思考,这样你才能掌握知识,取得好成绩。对于老师的批评,也许你会觉得很没有面子,但是,答错了才能暴露你的不足,通过老师的纠正和讲解,你才能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妈妈告诉你,积极发言对你的好处很多,而且你比那些不敢发言、不愿发言的同学棒多了!”
在父母的教育下,希希抛弃了“害怕回答错误,被老师批评”的顾虑,经常积极争取发言的机会,即使没被老师叫到,她也不觉得受冷落。上初中之后,她的口才果然不错,还经常参加辩论会、演讲比赛。
生活中确实是如此,我们能够发现,有的孩子常有极为出色的点子和想法,可常常被老师冷落,以至于不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了。有这样一个老师,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课堂上不用举手,直接发言。
新学期伊始,田老师负责带六年级三班,这个班与其他班级不同的是所有同学都是各班选出来的“尖子生”,田老师让他们进行自我介绍,但是面对有这么多新同学的班级,很多孩子都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没有一个人主动举手上台发言。直到田老师做完自我介绍后,班里仍然是一片沉默。于是田老师对大家说“这样吧,你们不用举手,直接在下面说吧。”
上课不用举手回答,对于所有孩子都是非常新鲜的。男孩子总是比较胆大、好奇,因此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就比较高。坐在后面的那个高高的男孩,一下子就喊出声:“我叫张强,原来在五(5)班,担任体育委员,我的爱好是踢足球。”同学们回过头,瞧瞧这第一位不举手回答的男孩,不知是羡慕还是吃惊。田老师则站在讲台上,朝他微笑着,用力拍拍手。其他同学见状,也跟着拍起手来。“我叫周小东,原来在五(4)班,是数学课代表。我喜欢唱歌。”说话的是个戴眼镜的富有灵气的男孩子。“我曾是五(7)班的英语课代表,叫戴小雅。我喜欢看书,也喜欢交朋友。”第三个发言的是个女同学。田老师见机赶紧说:“真勇敢!”
这几个同学率先发言后,其他同学也开始你一言,我一言,叽叽喳喳地说起来了。声音似乎有些“嘈杂”。但孩子们的脸上个个喜气洋洋,一改刚才的平静,拘束,彼此就好像在和朋友说话一样。班中的气氛融洽了,连那些腼腆的学生见机也开始细声细语地说起自己来。说得好,大家热烈拍手;说得可笑,大家哄堂大笑。连下课的铃声也没有听见。
第一次尝试让学生不举手回答问题,田老师感觉到把学生的激情给调动起来了,而且效果不错。以后的课,田老师也总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对于这样的课堂,孩子们也是乐在其中。像田老师那样让孩子们尝试不举手直接发言,就是允许课堂上的学生在兴奋紧张的思维中,把疑问、把答案、把一切在求知欲驱使下的思维活动在情不自禁中脱口“喊”出来,不必受传统课堂纪律的“压抑”,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即时思维,这样,能更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所以,家长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在课堂上也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敢于说话。也许一开始,孩子的回答不是那么流利,那么有条理,但是只要孩子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这对于口才的锻炼,无异于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当然,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的老师已经能够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来回答问题。因此,父母平常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回答问题,如何面对老师的突然提问,这样才能使口才得到提高。
1仔细观察,搜集答案。
一般来说,老师通常不会问很难的问题,所以,首先自己的心里不要过于紧张。
想要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就要学会注意观察,例如黑板上写了什么,或者幻灯片放到哪一页,或者自己的笔记,很可能就能顺利找到提问的答案。孩子还可以在头脑中搜索老师刚才的声音信息,一般情况下,老师都是针对刚才重复或者正在使用的知识点提问。
2态度平和,沉着思考。
态度平和地回答问题,这是孩子必须学会的。因为,多数情况下,老师的提问不会用很难的题目来为难孩子。这时,先不用着急回答,可以在老师提问后沉默一会儿,并表现出正在思考的状态。如果老师说,没想好就先坐下,你就估计一下自己离说出答案还有多远,要是不远了,你就可以说:“我马上就想到了。”要是确实没想好,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说:“老师,我还没有想好。”
3.寻求提示,获得启发。
如果觉得这个问题有一点思路,但还没有完全想好解题思路,那么,可以先跟老师说出自己的想法,请老师给予提示点拨。经过老师的启发,孩子往往就能够顺利地回答出问题。
4.反踢皮球,争取时间。
孩子可以巧妙地反问老师,为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问老师一句:“您能重复一下刚才的问题吗?我没听清楚。”一般情况下,老师都会重复一遍问题。你一定要充分把握老师复述问题的机会,分析问句的重音,揣摩老师提问的语气,有时也能迅速地找到答案。
5.巧找台阶,顺势下台。
当你经过千思百想也无法找到答案的时候,不妨承认自己回答不上来。不过,这个时候尽量不要表现的理所当然,而是可以选择委婉的方式来承认,比如,可以诚恳地对老师说:“老师,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好,等我仔细查一下资料再解答可以吗?”老师会聪明地听懂你的话中话,请你先坐下思考。
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语言的世界里自由的遨游。”父母和老师都要鼓励孩子多说话,多争取发言的机会,使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听众侃侃而谈,相信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