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小熊拔牙》表演

戏剧语言包括角色对话、独白、旁白、提示语等。儿童戏剧主要通过角色对话塑造戏剧形象、演绎情节、表达主题,因为服务对象主要是儿童,必须符合儿童的发展水平因此,儿童戏剧角色之间的对话要浅近易懂、富有儿童情趣和动作性,要符合儿童口语习惯。

作为编剧,要擅长写儿童看得懂的语言,不需要过度美化。儿童期的思维形象具体,对事物的感知以感性经验为主。语言往往要求朴实、浅显、口语化、生活化,同时要生动活泼、动作感强、充满童趣,通过产生视觉感受的动作性语言使得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有形化。

140.png

因此,在儿童戏剧文学中,不应该有大段抒情性或叙事性的内心独白,也没有大段的纯理性对白。如柯岩的童话剧《小熊拔牙》中,熊妈妈和小熊有这样一段对话:

儿童剧《小熊拔牙》

妈妈我是狗熊妈妈。

小熊我是狗熊娃娃。

妈妈我长得又胖又大。

小熊我就像我妈妈。

妈妈妈妈要去上班。

小熊小熊在家玩耍。

妈妈不对,

你要先洗脸…小熊嗯嗯…

好吧,洗一下。

妈妈不对,你还要刷牙

小熊嗯嗯,好吧,刷一下。

妈妈不对,要好好刷。

还有…小熊还有,

还有…什么也没有啦!

妈妈不对,想想吧!

不自己拿饼干,不自己拿

小熊好啦,好啦,都知道了!

不许拿饼干,不许吃甜瓜,

不许抓糖球,还不许打架

从这段对话看,熊妈妈和小熊的对话全是生活化、儿童化了的语言。“妈”、“娃”、“大”“耍”、“下”、“牙”、“啦”、“拿”、“架”等是押“a”韵,而且一韵到底。另外,人物台词句式简短,表达浅白,这段对话将一个贪吃甜食、不爱洗脸刷牙的小熊形象生动呈现在小观众面前,也为后面小熊吃多了甜食牙疼而去拔牙的剧情做了铺垫。

鲜明的动作性也是儿童戏剧语言的一大特点。儿童通过能产生舞台视觉感的动作性语言,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变化、人物经历、命运以及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如小熊刷牙这一段的台词:

小熊先唱个小熊歌:

1234,哇呀呀呀,呀。

再跳个小熊舞:

5432,蹦蹦蹦,哒。

哎呀,答应过妈妈洗脸呀。

先洗洗小熊眼,再擦擦熊嘴巴:

熊鼻子抹一抹,熊耳朵拉两拉;

熊头发梳三下,嗯,就不爱刷牙。

那一那就不刷吧!

小熊的这段台词具有高度动作化的特点,通过“唱”、“跳”、“洗”、“擦”、“抹”、“拉”、“梳”、“刷”等动词的连用,把小熊活泼、顽皮、马虎、任性等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符合儿童通过感性经验认识事物的思维特点。


官方微信二维码

扫描上方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