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是指说话时正确处理语流的“中断”与“连接”的分寸比例,给行进中的语音以必要间歇的技巧。它的主要作用是体现语言层次的清晰度,被称为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
在古代,由于没有标点符号,人们常常把文言文中的虚词作为判断声音停顿的依据。也就是说文言文中的“之、乎、者、也”等虚词实际肩负着现代标点符号的作用。古人诵读文章时,把文句需要停顿的地方称为“句读”,“句”是指语意完整的一句话末尾处的停顿,“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稍微停顿的地方。由于古人常在书中停顿的地方加一些圈点做标记,所以标注“句读”也称为“断句”。
20世纪初,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具有现代意义的标点符号才登上历史舞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诵读。现在我们看到的古文中的标点符号都是后人根据文意加上去的。当时人们把声音的停顿技巧称之为顿歇、问歇、顿挫等,这些概念至今还在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才把根据文意以及文中的标点符号而作出的声音中断、休止技巧约定俗成地称为“停顿”。停顿其实就是由古代“句读”演变而来的现代称呼。《新华字典》将它解释为“说话时语音的间歇”。但作为一种艺术技巧,这个定义显然还存在一定不足,尚缺乏明晰的指导性。
20世纪90年代,《中国播音学》提出了“停连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的新观点。“在有声语言表达过程中,声音中断、休止的地方就是停顿;反之,那些不中断、不休止的地方就是连接。”“停连”的优点在于借用文字语言的“标点符号”形象地说明白了停顿在有声语言中的基本作用,缺点是把“停顿”和“连接”都看做标点符号,那么满篇皆是标点符号的有声语言也就没有语言层次的清晰度可言了,况且把二者放在一起,还会给人一种重复、割裂之感,使用起来甚觉不便。
辩证地看,停顿本身理应包含着声音的中断和连接这两个方面,声音间歇之后自然是语流的连接问题,无需再单独把“连接”拿出来和停顿并列。何况所谓的连接”实质是有声语言在停顿调节之下产生的速度节奏问题,更不应该和“停顿”混淆在一起。人们不满意“停顿”,是因为概念的阐释角度、严密程度有问题。故本书只对停顿的内涵做了必要的修正与改良(参见本节开头)。从方便使用的角度看,有声语言还是采用停顿概念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