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辅导目标简述
时间:2016-11-29 09:3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辅导目标简述 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其总体发展较平稳、稳定。这一特点具体表现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如他们开始出现了分化性的学习兴趣;对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更感兴趣等;在对自我的评价上,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他人的评价,开始独立地对自己评价,且开始偏重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年级是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 一、心理特点 (一)、一般心理特点 1、个性差别大:中年级的小学生是个体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由于成绩不良或某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不够重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2、情绪不稳定:中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差,难以释放心理压力,便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极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而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3、意志力下降:大约从中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其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所以,学生在意志特征上表现出一种自制力和坚持性的下降趋势。 (二)学习方面 从中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中年级课程似乎一下子变得难了,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两年之前,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然而到了中年级就没有那么简单了,稍有马虎,学习成绩就有可能落下来。当然,落后一段时间可以再追赶上去,但那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他们运用学习参考书,检索、查阅图书资料的方法很重要。 (三)交往方面 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但是还不能共同患难的阶段。他们对友谊的认识有了提高,但还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他们的择友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往往把学习的好坏当作衡量人的能力的标志。此时,学生的择友范围不仅限于同性,他们对异性同伴的关注开始增多,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改变。还有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学生之间分化并且形成了若干个同伴团体,出现了小团体中的领袖人物,并且在同伴接纳方面逐渐表现为受欢迎、被拒绝、受忽视和有争议的四种不同的社会地位。 两年级以前,在外面见到什么事或者自己做了什么事回家都要和大人讲,大人不听还不高兴,但是中年级学生发生了变化,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把在外面发生的事讲述给家长,有时自己经历的事也不告诉家长,显示出独立的个性。并且此时父母对他们的要求也从“听话”标准上升到“学习好,能力强”的标准,而对他们的照料和关注则比以前要减少许多,因此亲子之间的沟通通常被忽视,矛盾与代沟距离开始出现。 小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从完全崇拜到有自己的独立评价这一转折大约出现在中年级,这是小学生的道德判断开始出现可逆性的阶段,它必然影响到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 (四)生活方面 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身体发育很快,灵活性和协调性不够稳定,所以,皮肉受伤的事经常发生。中年级学生自己有选择和分析对比的经验,所以,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观衣着形象设计。这是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家长和教师应该注意引导,让他们学会正确打扮自己。 中年级学生不再依靠父母的带领娱乐,他们开始自己去安排各种休闲活动,有些学生还会自行购物,计划自己的周末活动等。 三、辅导目标 通过辅导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欣赏并悦纳自我,树立自信心;培养集中注意的能力、观察力和多角度思维能力,勤于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自我检查学习习惯;学会尊重、赞美、坦诚待人,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在班队活动中善与更多的同学交往,了解合作的意义,树立合作意识;认识情绪,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学会休闲,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总的辅导建议是:赋予已有活动方式以新的乐趣,适当加深活动的内涵,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情景模拟、角色体验、现场操作、智力游戏、兴趣展示、故事接力等新的活动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下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