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语慧天下移动版

2024ŷޱ- ӭ&
栏目首页 > 教育知识 > 学校教育 >

新课程下教师提炼自身素养的有效策略

新课程下教师提炼自身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师德 (一)、提高对师德认识 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它体现着社会和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了: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教师——人之楷模,教师的行为必然会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育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倡导“敬业爱生、明理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教师道德规范,调动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引导教师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教师的职业道德无论在教育境界层次、教育理解层次,还是在从业态度层次与爱生层次不可能是完全整齐划一的。师德在赋予时代精神的同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认识: 1.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毫不动摇地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他的人生价值才能获得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他要有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精神。教师职业强烈的示范性,决定着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为教育学生刻苦求学,则要以身作则。我们见到许多老师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家访、备课、辅导差生,批改作业。可以说,对于责任心强的老师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下班,上班固然好好工作,下班常常又是上班的延续;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场所,校内是“工场”校外何尝不是“阵地”?因此,好教师要安教、乐教、善教,具有艰苦奋斗、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 教师职业还具有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性特点,有别于其他职业的社会职责,这是教师敬业爱岗精神的核心。教师在工作中要维系着学生的前途,着眼于祖国的未来,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教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和做人的道理。 2.关注和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师表形象的核心,也是高尚的道德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能动性决定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神圣的、崇高的,像严父,又像慈母。常言道:“严师出高徒”,“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教育需要真诚和爱心。师德是一种爱,要用激情点燃激情,用爱心唤醒爱心。老师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放下架子,善待学生,对学生的尊重、期待和信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以慈母般的爱去关心、感染和教育学生,让学生觉得可敬可佩,进而“亲其师,信其道”,这会让学生产生愉快、自信的情感体验,并转化为积极要求进步的内在动力。 教育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没有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都是一本独特的、非常耐读而且不易读懂的书,这就需要教师用智慧和理性去理解,找到帮助、教育儿童的适宜方法。作为一名教师,仅具备了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仍然是不够的,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要理智的,还应该懂得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用精神和人格魅力去赢得和唤醒学生的学习内趋力。教师应耐心听取和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歧视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教师应该“偏爱差生”,要给予更多的爱和欣赏,因为差生正是缺少爱和失去爱的结果。 3.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要给学生泉水,就要教会学生寻找水源的方法”。这是不同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从一个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演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这就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在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第二学历的学习、提高学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倡导奉献精神是师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身作则、严于利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社会对教师职业发展要求。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倡导奉献精神。教师以苦为乐,不计个人得失,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敬业、奉献为自己的生活守则。因为教师工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谋生手段,其工作量与工作时间很难准确估算;而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又决定了教师从事工作的艰苦性,他们经常不得不突破空间和时间的界限进行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和心血,教师的劳动特点从根本上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和因这种劳动所取得的报酬是难以相等的。但只要教师抱着促学生成才,使家长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心愿,就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当“桃李满天下”,自己亲手培育的幼苗成长为国家的栋梁,这就是我们教师辛勤耕耘的最大回报和最好安慰。陶行知认为最高尚的献身精神就在教师身上,它神圣、珍贵、强烈、持久,是因为它不与金钱发生因果关系。从陶行知的言行中让人悟到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不能拿商品经济等价交换规律去衡量我们的劳动。“一身粉尘,两袖青风”,“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就是教师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 5.增强团队意识是提升师德的重要环节 教育工作的特点之一是教师的个体劳动与教师群体效益相结合。教师个体劳动质量高,群体又能拧成一股绳,团队精神好,学校质量就高。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视教科研成果、课题研究等为个人财富,加以保密、封闭,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等,损害了教育的整体效益。因此,要增强教师的群体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在新形势下,抓凝聚力,弘扬正气,提倡以学校大局为重,以千方百计教好学生为重,反对保守封闭,反对不正当的竞争,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特别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更离不开“团队精神”,这既是工作特点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工作这盘棋中,发扬团队精神,重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照应,有机渗透,提倡工作中相互尊重,主动协作,经常沟通,有利于工作上协调,感情上融洽。既有利于教师群体的推进,也有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 6.健全教师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 教师劳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人,整个劳动过程都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心理特点与特殊需要。如自信心、进取心、毅力等深层素质,既是教师职业要求,更是健全教师完善人格必须具备的内在品格。未来的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而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深思熟虑,不冒进,不保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并且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胜任新课程实施对教育的需求,才能真正起到表率作用。 我们说教师要为人师表,主要是说教师的人格魅力。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管理机关,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可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健全教师完善的人格是师德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模范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自觉抵制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神圣称号,就应加强塑造教师的健全人格,同时要提倡教师的自我塑造,提升人格。而教师的内在品格的塑造,一要坚持修身养性,“吾日三省吾身”;二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三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让我们用爱心与理解和良好的师德召唤学生一起织就一个美丽的、希望的网,用这个网过滤掉沉渣污垢,留下积极、奋发、团结的因素,共同创造一个明朗纯净的学习环境。 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唯有不断追求,才能名符其实地对得起教师的称号,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二、树立教学的新理念 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牢固确立教书育人的思想。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刀切”教学形式与因材施教的矛盾;教师中心及教师权威主义、命令主义与学生主动精神的矛盾;系统地单一地传授灌输知识与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矛盾。好的教师不仅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底蕴,而且能审视和把握教学改革的方向,不仅能把知识灵活化,而且能在教学中真正体现科学和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性的统一。不仅能以民主的精神,以开放的态度、以合作的方式、以宽松的环境进行课堂管理,而且能让课堂真正成为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一)、强调师生互动的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所谓交往,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成为教育的阻力。可以说,通过交往,重建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时光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可以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也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 (二)、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性课堂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封闭导致僵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如何把新课程的价值追求和目标框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积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开放性课堂. 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育也必须回归生活世界,回归儿童的生活。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开放,从过程角度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人是未完成的非终极的存在,教育不应该把培养中的中点当作终点,以目标取代目的,否则就会阻隔人的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也不具有生成性。 总之,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三)、积极转变学与教的方式, 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中,并不是不要学生独立思考,相反,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担当起他所担任的角色,完成他所承担的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增强,这些品质是一种隐性的东西,但是它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 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成为本次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亮点。为什么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师讲课,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各不同,就是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点的差别。学生理解、学会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不是像填鸭般地被填塞,而是一种重构,在他已有知识、经验和观点上的重构。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中感受知识是怎样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头脑再是被看成知识的容器,而是知识和信息的处理和加工中心,学生应该懂得知识和信息怎样归类,怎样取舍,怎样加工整合生成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教师应转变自身的角色意识,努力成为是“平等的首席”。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我讲你听”“我教你学”,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中,师道尊严使学生的个性不能展现,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遏制。新课程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指导者、欣赏者,从而把传统文本主义的教学转变成活动式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变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小课堂拓展成大课堂。 教师应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并为学生参与活动创设有利条件。如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主题要求、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元化的主题活动;提供活动空间;提供活动组织形式等。 教师应成为学习过程的合作、参与者,有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如参与表演、讨论、歌舞等,教师放下了“权威”的架子,让学生感到亲切,把教师当成朋友,向教师敞开心扉,和谐民主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教师应成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有利于学生智性、感性发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发挥学生主体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体现在“激活”二字上。一是激活学生思维,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热点,巧妙设疑,通过讨论、辨析,拓展思维活动空间。二是激活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动手、动脑、动口,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评价调整和优化教学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处理好“放”和“收”的关系,即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但必须重视用正确的价值取向去引导,做到“放”“收”有度,使学生的智性和感性得到发展。 教师应成为学习过程的欣赏者,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点滴的智慧火花、情感火花、德性火花,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其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般来说,对各方面优秀的学生,教师会情不自禁地去欣赏,而对边缘的学生,教师就可能会忽视。然而,他们对教师的欣赏更敏感,更需要。所以教师更要多关注这部分学生。教师欣赏的眼光、欣赏的手势、欣赏的语言,将可以化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让他们获得自信,与其他学生一起共同发展。 (四)、重视发挥新课程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评价内容仍然过多注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过多地注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其基本内涵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二是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及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三是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四是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五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 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六是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新理念是新课程的灵魂,总之,我们应以发展为目标,深刻理解新的理念,切实落实新的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迎难而上,争取工作的主动性,超前性,以促进课改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反复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便是实现这一关键的根本性举措。教师的专业素质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三个发展水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水平发展是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条件。教师具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性。我国学者唐松林等人提出了三维一体的教师的教育素质结构,即教师素质包括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三方面,教师的教育素质结构是由以上三个维度组成的精神世界,其中认知结构起导向和支配作用,专业精神起动力作用,教育能力起保证作用,三者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制约、渗透的有机统一整体。因此,教师要面对和适应新课改,就必须使自己在具备专门学科的深厚知识、娴熟技能之基础上,逐步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锐的教育问题意识,过硬的教育科研能力,从而实现“作为教师我是学者!”、“作为教师我是专家!” (一)、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好的教师除了具有真善美的心灵,坚持公正和热爱教育的责任感,还应注意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质的完善,具有要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一般地说,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是因为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专家型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渊博,而且要精深,要内化到个体知识结构中去。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还要了解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信念等内容,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应具备比教学大纲的规定还多许多倍的知识。教学科目对他来说是科学的基础知识。”换言之,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得心应手地进行教学,做一个“专才”。同时,还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富于时代特点的思想信息和科技信息,从而达到既融会贯通本专业知识,又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扩大知识视野,努力做一个“全才”,成为学生心目中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应具有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交往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不同得能力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同发展水平,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研究风格。美国理科教师协会(NSTA)会长典白礼博土在他所著的《如何做一个中学理科教师》一书中,列举了识别理科教师素质的15个问题: (1)是否表现出相当的教学热忱? (2)能否用恰当的声调和动作表情吸引学生的注意? (3)能否使用教具进行教学? (4)能否把握简单的教学目标? (5)是否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6)是否有能力将复杂的内容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解释说明? (7)能否刺激学生思考? (8)是否只将课本草率教完了事而不管学生有没有了解? (9)能否沉着地应付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10)是否对教学有足够的自信? (11)能否动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技巧? (12)是否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和发问? (13)是否保持适当的教学进度? (14)能否在教授新内容之前给学生以适当的刺激来引发学习兴趣? (15)能否将重点放在主要概念的教学上,并在教学结束时能以事实举例? 由上可见,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要重视在职学习,注意日积月累。教师要逐步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多订阅和浏览一些物理杂志、教学期刊和理论书籍。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阅读经典,注意积累读书卡片或用电脑汇集资料,积极参与专题沙龙,交流专业学习的收获,从而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二)、教师要有与新课程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技能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启发、引导学生,而且要求教师具备扎实而全面的基本教学技能。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在教师的职业成长中,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教师一般要具备以下几种基本教学技能。 1、科学思维与表达能力 教师的思维要准确,讲课语言发音要准确,吐字清晰,讲解要 条理清楚,简练、通俗、生动,有启发性和感染力。语言表达,是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教师主要是通过口头表达与学生交流、解惑答疑。如不善表达,讲不出来,岂不是“茶壶里煮饺子”,要教好学生恐怕很难。何况有些教师本来就知识平平、再加语无伦次,表达混乱.要教好学生恐怕更难。对教师来说最起码的要求是:一要说得准确,条理清楚,不颠三倒四,逻辑混乱。既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也不能说来道去不得要领、没有主旨、越说越糊涂。二要说得简明,言简意赅,让学生在脑中形成清晰、正确的深刻印象,话并不在繁、浅显易懂为佳。三要说得生动,富有感染力,语言要可亲可信、巧说为妙,切忌枯燥呆板,更不得故弄玄虚。四要说普通话,语言要规范,要合乎语法和逻辑。 2、书面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这里所说的“写”含有写字和写文章两方面的内容。写字对教师尤为重要,很多人非常重视板书,粉笔字写得工整美观。板书安排主次分明、条理清楚,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有的人写得潦草马虎、歪歪扭扭、板书安排杂乱无章,更有甚者,常常出现笔画顺序错误,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写好字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必备条件。首先要把字写正确,不写错别字。第二要把字写工整,点是点、横是横、竖是竖、一笔一面认真地书写。第三整体安排要整齐美观,字要正、行要直,大小一般,行距一样。说到写文章,作为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都要研究教学理论.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所有这些都寓不开写。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总结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3、口头阅读能力 读,这里的读是指朗读,认得宇的人不见得个个会读。“读”是教师应有的基本曲,有的教师以读代讲,把教材读得有情有趣、有板有眼、声情并茂,叫人陶醉。但也有的教师读书少情没趣、有气无力、让人着急。读,非一日之功,首先要读得正确,不可少一字、加一字,不可颠倒字词.不可读错句子。第二要读得通畅、自如。第三要读出抑扬钡挫,该轻则轻、该重则重,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顿则顿,该停则停,不可高低一样一个语调读到底。第四要读出感情,要读出文章的情、理、意来。 4、科学提问能力 提问,教学过程是多边互动的活动过程。一是教师的讲、读、写、问,二是学生的思考、学习的回答。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许多教师精心钻研课堂提问,恰当地运用提问完成教学任务,有的问题切中要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的问题浅显明了,起到了化难为易的作用;有的问题内涵丰富,起到了概括要点的作用;有的问题含蓄有趣,起到了发人深思的作用。总之,问题提得好,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但也有的教师不重视提问,上课时为问而问,没有确切的答案。一堂课问什么、如何问、什么时间问、先问什么后问什么,都应依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随意乱问,很难有好的效果。 5、善于倾听能力 倾听,听懂别人说话是一种能力。由于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年纪小,知识欠缺、语言也不够丰富,在回答教师提问或发表意见时词不达意、词义含糊、说不清的现象常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听学生说话的能力,能从学生不达意的词中听出真意,从含糊的话语中听出他的主旨。有的要给予补充、有的要给予概括、有的要给予引伸、有的要给予升华,从而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概念、学懂知识。如果教师不善听、不会听,就会抹掉学生表达中的闪光点,有的会误解学生的意思,有时听不懂学生的意思,势必出现肯定失当、批评有误,使学生不能准确地掌握知识。 6、讲授能力 讲授,是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描绘、叙述事实、解释、论证概念,都需要"讲"。讲,要运用语言。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形式,又是启发学生,影响学生的手段。语言技巧的差异,将对教育效果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成为教师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语言应准确、鲜明、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时还借助表情和气势,以态势助语言。运用语言要有科学性,概念要准确、要有很强的逻辑性,有内在的逻辑力量,才能够摄取听众。运用语言还要有艺术性,说话要清楚、明白、易懂、形象鲜明,表达要生动、活泼、有趣味.流畅贯通、才能够感染听众。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语言的趣味性。听一个好的教师讲课.无疑是一种艺术享受。反之,一个教师语言干瘪、索然无味,听了令人昏昏欲睡,即使所讲的内容很重要,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运用教学语言的大师。 课堂教学是“教”和“学”两方面交流的过程,从“讲”字说,要“讲”好课,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知识条件,要对教材内容掌握深透,还要对所授一课与整个教材各部分的纵横关系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使讲授左右逢源、妙趣横生、随手拈来皆妙处、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又要求一个教师具备一定“口才”,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口齿要清楚,普通话要流畅。 “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手段,“授”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使之成为由此达彼的桥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出来”,还要引导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学进去”。有的教师讲起课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学生也往往听得欣然有趣,如坠五里烟云;但课堂上兴致勃勃.课下所得者甚少,不能不说是教师忽略了“授”这一环节,忽略了“教”和“学”这一对矛盾中“学”的一方,忽略了“教”和“学”由此达彼的有机结合,要把一个教学班(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调动起来,把学生的思维和实践活动调动起来,以达到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目的,没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是难以奏效的。 8、良好的板书能力 板,是指板书,是最简易的视觉交流渠道,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板面布局得当、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一节课末,利用板书做小结、回顾该课内容,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补益。有的教师板书无计划,写也不讲格局,一节课下来弄得一身粉笔末,既不利于学生记笔记,又不能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许多教师在教案中列有“板书安排”—项,看来是很有必要的。板书,还牵涉到书法和画图.一个教师粉笔字的好坏.似乎无关大局.但是也还是讲究一点为好,特别是对年纪小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往往在记笔记的同时,也学习着教师的“书法”,甚至连惜别字也学了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书法”的优劣影响教师的威信。 9、探究活动的组织能力 探究活动组织,是指演示或示范表演。如语文和外语的示范朗读,理化的演示实验等,还包括教具和电化教育手段的运用。理科教师的演示实验和文科教师的示范朗读应该说是一种“身教”。教师在演示中的规范化操作,就是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技能技巧的过程;教师在实验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用,就是对学生形成科学态度的一种熏陶。文科教师的示范朗读,既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又为学生做出了仿效的榜样。演,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感性认识,增强课堂教学直观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演,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变“死课”为“活课”。“演”的好坏有时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成败,而对某些科目(如理化等)的某些课时来说,有时还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掌握“演”的基本功,其重要性也是很明了的。 四、积累厚实的文化底蕴 教师是以人为劳动对象的非常特殊的一种职业。只有拥有爱满天下的襟怀、丰富的文化涵养和宽阔的智力背景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李政道博士说过这么一句话:“科学和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这个硬币就是文化。”由此可以看出,教师文化素养是指教师经过较长时间培育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从事教育工作所专门需要的涵养,它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水平,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历水平。随着新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人们冷静地发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只有化成教师的教育行动才能得以真正奏效。而实施新课程,教师缺什么?毋庸质疑,教师的文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文化素养的缺失将导致课堂的僵化,课程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一)、实施新课程,教师正缺什么? 1、文化的缺失将导致课堂的僵化。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文化冲突与变革。文化的缺失将导致课堂的僵化,课程改革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应该是有较深文化底蕴的智者,教师由于文化缺失而面临的危机与尴尬:视野不宽——教书乏招,搬教参,对答案;底蕴不厚——创新乏力,学生要质疑,一问三不知,学生想探究,总是和稀泥;修养不足——育人乏术,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情趣不多——生活乏味,心灵缺乏阳光,难与学生交往沟通。 2、教师文化素养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水平,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历水平。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的文化底子是少不了的。技能学到一招只有一招,只要文化底蕴在,就有可能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如果包含了文化素养的提升,则是十分有利的。教师文化素养是教师的学识水平、知识视野、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审美能力、气质品位、价值取向、人格修养等的总和。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注重教师的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不可能从外面灌输进去,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直截了当地教给我们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智慧是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的,其长势就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所谓文化底蕴就是对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的广度与深度。简单的说就是学识的修养与人格的修养。但是,教师的文化素养是难以“培训”和“灌输”的,靠的是日积月累的“浸润”和“孕育”。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帮助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系统地阅读、批判性地阅读。唯其如此,我们所期望的教育智慧才有可能因了这肥沃土壤的滋润,而真正地从我们心底萌发、生长。 (二)、新课程需要教师具备哪些素养? 通常来说,教师素养包含三个层面,即文化底蕴、教育追求、教育智慧。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都只能从我们内心生长出来,其长势如何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从事的是开发人类智力资源的事业,要让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始终如一地维持对学习的热情,需要教师源源不断地带给学生永不停歇的精神力量。演员,靠演技征服观众;球员,靠球技留住球迷。广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其综合素养高低,关乎所导演出来的课堂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教师的人文底蕴会感染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现代教育需要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上知天文,下识地理”、风趣幽默的老师,现代课堂不欢迎循规蹈矩、照本宣科、密不透风。其实教师与学生自身就蕴涵着丰富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教师的人格会影响学生的健康人格的形成,教师的视野、文化底蕴等也影响着学生的视野。 教师应该是一个思想者,教师应该诗意地工作着!从教师终身发展需要出发,立足校本,创设适合教师学习成长的氛围,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致力于教师真正获得自主发展空间和心灵的解放,打造一片教师发展的学习高地,让教师在“明智夯实求美融合”的健康学术氛围,修炼内功,个性彰显。”“一个教师,本身就代表一种文化,给学生以熏染,影响滋润在学生成长的每个细节,善待学生,尽快使自己优雅起来!”这些有灵性的感悟,一定会让老师从心底萌发深刻的责任感,产生思想的共鸣和情感的互动。高品位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全面丰富了教师的精神世界,形成广阔的大教育观和更执著的教育信念。 优秀教师的四大支柱,一般是包括: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因为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一个老师在课堂,不管他上语文课,数学课,还是其他什么课,他的讲解,他的自我展示,都折射出教师自己的文化厚度,还有思想的高度。我们就需要用丰富教师的这种素养,使教师具备这种素养来应付课堂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各种复杂的情况。教师对生命,对学生,最终都要反映教师背后的这种素养。因为,文化底蕴深厚,才能够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开发课程;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所谓"运用之妙",这是一个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运用得好不好,关键取决于你的精神修养、心灵修养。 (三)、文化底蕴——在自身的积淀中丰厚 文化底蕴就是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文化含量。它决定着我们对人类精神成就的分享程度,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理解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的层次和品味。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因素,承担着培养人才、传播与创造文化的神圣职责,是知识的象征、智慧的化身。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教育事业赋予我们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也是我们站稳脚跟、求生存、谋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不被时代淘汰、不使自己贬值的行业资本。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至于照本宣科、捉襟见肘;教育学生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浅出、不至于就事论事、简单粗暴,与人交往就能豁达开朗、从善如流,做到诙谐幽默、妙语联珠、启迪心智、不至于腹中空空、语言干瘪。现在人们把教师说成是水龙头,是潺潺不息的清泉,就是说教师应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1、以学习来改善生活方式是提升教师文化素养重要途径。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最重要的途径在于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这话高度地概括学习与思考的辩证统——关系。事实上,善于观察与反思,是人走向成熟的开始。要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还要向孩子学习……这种学习靠的不是显性的培训和灌输,而是一种内隐的、浸润式的滋长和孕育。由此看来,我们还应该多关注一点教师的生存状态,多给教师一点人文关怀,多给教师留点思想的时间和空间,多让教师浸润一点文化的氛围。正如袁振国先生所说:“应该使教育过程成为实现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塑造他们的高尚人格,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丰富自己的情感,放射智慧的光辉,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一种真正的教师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下,教师自己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 2、了解本土文化,积淀一定的本土文化底蕴。 积淀一定的本土文化底蕴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也是增强本土竞争实力的需要。当前,在许多年青教师对本土文化的缺乏已是毋庸争辯的事实,本土文化也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课堂上,本为最具开放性的教学变得很理论,课堂少了生气,学生少了兴趣。这是教学观念的迷失,也是一个教师人文素质不健全的表现! 曾听到一位年青教师的自嘲:“我怀揣着滚烫时代理念,高擎教学改革大旗,一路追寻,一路茫然。”我们深知,越是本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本土文化”因其“本土”而显其吸引力和生命力——千年承传,生生不息,装点在民族文化大花园中。 作为教师,应该了解本土文化,向本土文化学习,这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基� <堑靡晃皇怂倒� 哪一位名人的人生底版上,不涂满了家乡水土的本色? 哪一位名人的气质血液里,不洋溢着家乡水土的神韵? 哪一位名人的情感魂灵中,不激荡着家乡水土的风骨? 本土文化越厚实,越能育名人孕英才。教师应吸纳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优秀文化成果,具有丰厚的本土文化底蕴,用文化精髓来熏陶浸染,构筑学生精神家园,比任何说教手段更具感染力。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充分挖掘、积极宣传发展本土文化,这是发展本土文化的需要。从一定意义上讲,今后区域间的竞争,就是一种文化亲和力的竞争。本土文化体现了本土人文环境的特色,它的魅力无穷,潜力无限。教师应该为营造良好的本土人文生态环境出力,增强本土的竞争实力,以推进当地社会的全面发展。 3、日积月累——充实知识仓库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它充实着思想江河,读书不是为了明天上课,而是出自本能的需要,出自对知识的渴求”。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通过博览群书,拜读古今中外教育名著,可以与大师对话,与大师心灵相通。“行万里路,读百卷书,交百人友”,教师只有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教育是“制造”人的特殊的“产业”,只有知识渊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对于教师,读书是提高文化内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在一些教师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就是学校统一发下来的学习资料,其它什么也找不到。读书的热情、读书的习惯和读书的需要直接决定学校的文化品位,决定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教师不仅要读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也要阅读一些报刊、图书等等。鲁迅先生曾说过:“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写作。”让我们继续努力“以书交友,与书为友”,共同营造出富有“富源”特色的书香校园,为富源的发展与腾飞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4、不断锤炼——提高语言素养 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音质上就高一筹。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教师应加强教学语言的锤炼。不少教师将生活语言混同教学语言。生活语言不够严谨,缺乏韵律,缺乏美感。而教学语言应该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它能够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泛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每一个中学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2024ŷޱ- ӭ& 2024ŷޱ- 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