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语慧天下移动版

2024ŷޱ- ӭ&
栏目首页 > 教育知识 > 学校教育 >

中小学教师培训之我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江泽民同志在全教会上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我们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承担着庄严的职责”。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投入大量的人才物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级分批的培训,旨在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效果,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笔者提出以下几个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把基地建设与培训职责相结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我国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教师教育新体系的重大举措。为了扎扎实实做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教师进修学校应首先把学校的硬件建设搞上去,要有本地区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充足的教育资源,利用这些设备和资源为广大教师服务。其次,要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文件,更新教育观念,全面理解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对促进教育改革、增强民族素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强化其对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服务的理念。再次,要精心组织一支关心基础教育、熟悉基础教育、学术造诣高的教师队伍,而且要通过各种方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充实、提高、完善其自身的终身教育理论、教师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充分发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示范作用。另外,要组织专人深入普教第一线,调查了解中小学教师目前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急中小学教师之所急,想中小学教师之所想,不断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模式,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把培训基地所有的软、硬件建设与全力做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职责有机结合起来,使之逐步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此方能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落到实处。
二、把学习理论与交流研讨相结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基础教育师资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要求越来越高,可是,中小学教师长期站在教学第一线,为莘莘学子终日辛劳地耕耘着,却无暇深造充实自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是终身的而不是短期行为。因此,作为负责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县教师进修学校,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不仅要提高其理论水平,更要帮助、启发他们如何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其研究能力,在“能力”上下功夫。既要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更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在理论教学中把目标确定在介绍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学科前沿上,强调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拓展其专业知识;在实践教学中把重点定位在研究教学方法与教育创新上,以创新求质量,增强其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而且要把上述教学方式不折不扣地落实在教学的全过程,强化案例教学的示范性,重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有关专题讨论和研究,充分交流教学经验,深入探讨教学方法。使中小学教师通过任课教师的专题讲授,开阔视野,了解本学科目前发展的前沿方向,提高其创新能力。
三、把传授知识与师德教育相结合
我们都知道,教师如果才疏学浅,或者没有真才实学,就会误人子弟;同样,有才无德就会把学生引到歧途,比不学无术更坏。所以,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既要有专业知识,教材教法,新的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内容,更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德教育和教师职业规范教育。把师德教育放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首位,并贯穿在培训的全过程之中。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形势专题报告、德育工作研究和先进者的典型事例分析等形式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与道德素养。同时要以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实事求是的学术品德教育和团结拼搏的团队精神教育为重点,帮助中小学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增强其以身立教、率先垂范的自觉性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把学历教育同全员培训相结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任务非常重。对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打破单一模式,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就我县而言,前一阶段的继续教育主要是对学历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学历达标教育,而且这种教育多以离职脱产的方式完成。实质上,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不仅包括学历性教育,更包含着一种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的学术性教育。因此,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既要注重发展学历教育,使大批不合格教师通过正规的继续教育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同时又要不失时机地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培训和进修活动,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要求,力求使继续教育分类推进,使中小学教师全员得到培训和提高。
五、建立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同其它工作一样,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也要建立激励机制,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教师既是继续教育的对象,又是继续教育的主体。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需要和积极程度,关系着继续教育发展的成败。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详细政策、规定和目标,鼓励各个层次的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进修和培训,只要达到一定的要求,都要给予奖励,在晋职、待遇方面给予兑现;对教师进修中的实际困难,按相关规定给予解决,帮助教师积极参与继续教育。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既把接受继续教育当作应尽的义务,同时又作为自己应享有的权利。
六、调整培训内容
课程改革以来,新的理念层出不穷,“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理念已深入课堂。那么,教师进修是否也应作相应的改革呢?随着对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理解,对教师进修的内容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1、变知识传授为观念更新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因为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民办教师知识水平的相对缺陷,教师的培训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在学历进修上下功夫。随着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中小学教师知识水平已经不再是制约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相反,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成了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又成了教师培训的重点,培训内容如:微机的使用、课件的制作、音乐、书法、绘画、普通话等等。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观念的更新又成了培训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新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等成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点内容。
2、变介绍教材为给教材答疑
以往的进修,主讲教师常常认真地分析教材,难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教学中注意什么等。其实,这些内容往往和教学参考书相同,之所以教研员如此“苦口婆心”地再讲一遍,还是传统的观念在作怪,把教师当成被动接受的个体,没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填鸭式地重复,这种做法自然达不到好的效果。现在,在教师们认真阅读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的基础上,主讲教师针对教师在阅读教科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不仅省时、高效,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
3、变分析授课框架为关注授课细节
课程改革初期,进修内容多是分析一堂课的整体框架,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对课的框架、模式都很快掌握了,但很多课都出现了“形似神不似”的现象,感觉整堂课都浮在形式化的表面上,没有深入学生的学习实质中去。针对这种情况,主讲教师把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具体问题和困惑的地方做了一一记录,制作了系列反思录,然后组织教师们进行讨论,由于这些问题就是发生在教师的每堂课中,每个人都有切实的感受,大家的讨论异常热烈。
4、变“梦想课堂”为“平民课堂”
到学校听课,特别是听公开课、示范课,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更好地体现新理念,是所授课更成功,让听课领导和教师更满意。学校所有的媒体、教具、学具、资料的准备都要为这节课服务。这样考虑并没有错,但却忽略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最后,一节成功的课,往往浓缩了好几位教师的心血,如,计算机教师制作课件,美术教师绘画卡片,其他教师帮助制作实验材料等。由于区里各学校条件参差不齐,有的实现了“班班通”或有“网络教室”等,有的则还没有达到,对公开课的学习可望不可及。因此,公开课应是一般学校能接受的,才具有推广价值,才更解渴。
七、改革培训方法
好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培训活动的高效、快捷,在培训方法上可以做以下尝试。
1、多种渠道、多管齐下,建立立体化教研网
进校教师为了给教师们搭建他们之间互相沟通和与进校教师沟通的渠道,采用了三种交流形式:①集中面授式 ②分片面授式 ③公共邮箱。
当有新的理念介绍、突出的问题比较集中、专题讲座等共性问题时,一般采用集中面授的进修形式;当有研讨课、校本教材、校本教研等内容时,一般采用分片面授的形式,当还有其它问题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公共邮箱进行。几种形式都是双向交流,中小学一线教师为进校教师提供丰富、真实的一线问题,进校教师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在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完善课改理念。
2、多维互动,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为了尽快改变一言堂式的进修形式,集中进修时采用互动形式,让教师们讲授有关内容、讨论、评析相关案例。我们进校的马老师,在我县第二批骨干教师培训讲授《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时,就采用这种方法:上午,安排县第一实验小学的三名骨干教师按课改要求,分别讲了五年级的阅读课,二年级的说话课,一年级的拼音课。下午,组织全体学员进行讨论、讲评。讨论、讲评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涉及了“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涉及了新的语文教学法。这样,既学习了有关新课程教学法的内容,有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效果非常好。又如,在本学期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时,我在讲授完《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后,布置了这样的作业:按新课改要求,写一篇语文教案,体现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案打印后通过网络邮寄给我,阅后点评,然后再集中邮寄给学员。这样,每个学员交了一篇教案,却得到了35篇(35名学员)。学员就可以从这35篇教案中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之后,我在采取跟踪听课的方法,亲自到学校、到课堂听课,督促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起到了非常的效果。
3、关注农村教师的个别差异
目前农村教育一直被青年教师少、师资不足、教学设施落后等现状所困扰。有相当多的教师为“民转公”,有相当多的小学教师包班教学(一个班一名教师,该年级所有的学科均由此教师来承担)。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年来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甘守清贫,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地坚守着教育岗位,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不可否认,他们中有很多教师教学水平有限,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对新课改有抵触情绪,接受新事物慢,还在走传统教育的老路。个别教师尽管教了30多年,却一直只能任教一、二年级的课程,中高年级的教学已经力不从心。
面对这样一个有着太多个体差异的特殊群体,我们载开展培训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适当降低培训要求,开展分层、分级培训,因材培训。先重点加强课堂教学的培训,循序渐进,逐步展开,不好高骛远。
二是开展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满足教师需求,提高教师的积极性。①要改变培训主讲人一言堂,受训人员只是被动地听、记的僵化模式;建立培训教师引导、学员参与探究的新型培训模式。②多采用讨论式、问题诊断式、个案分析式、优质课展示、现场观摩等方式进行,侧重受训教师的参与和体验。③实践观摩活动,即组织受训教师到新课程实验成效较好的学校去观摩、听课、评课,实地学习新课程教师教学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集思广益。④进校教师坚持跟踪指导,长期服务,对个别基础差的教师要实行“一帮一”辅导或者组织骨干教师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及时帮助教师解决新课程实验中的困惑。
三是开展广泛的教材教研培训。让教师及时明白教材编写的意图,教材的重难点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到对教材心中有数。
四是重视并组织好校本培训。首先组织好骨干教师的培训,让学校有相当的业务“明白人”,然后在其带领下,根据各自实际,扎实开展培训活动。在校本培训开展的过程中,结合学校实际,进校教师要帮助学校确立几个重点的校本教研内容,并做好跟踪指导和督查,提高培训效果。
五是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教下乡,定期帮扶,向农村学校传递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帮助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最终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六是将通用基本功和学科基本功的训练贯穿于培训的始终,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水平。
4、直面教育实践
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就应该了解教师的需求,对症下药开展培训工作。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广大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困惑,需要通过培训加以解决。为此,我建议培训部门要创新培训形式,做到理论和实践对接,使培训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在教学实践中大显身手。在培训过程中,培训部门除了请专家为教师们开设讲座,深入介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外,还应该在实践层面上加大培训力度:
首先,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和教材编写者,解答一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老师们“拨开迷雾见青天”。
其次,安排多种多样的教学观摩活动。比如,让在新课改中做出较大成绩的骨干教师上公开课,展示自己在课堂组织方面的经验和技巧,供培训教师学习和借鉴;又如,请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开展说课活动,结合具体案例,谈自己对教材的处理,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开拓培训教师的思路;再如,选取课改过程中的优秀、经典教案,进行讨论、点评,并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使培训教师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素质。教学观摩活动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深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方式,在以后的教师培训中应该不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
教师继续教育的对象是广大的一线教师,只有倾听一线教师的心声,采取教师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调动授课教师和参培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说明:此文于2007年获得唐山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2024ŷޱ- ӭ& 2024ŷޱ- 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