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父母要做什么
时间:2016-09-23 15:3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我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说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你说东他往西,原本孝顺、听话的好孩子变成了整天和自己顶牛、对立的冤家。 其实,顶牛是孩子青春期情绪的必然反应,也称逆反心理。既然是生理和心理的必经阶段,父母大可不必过于惊恐。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正确方式就可以从容应对。 1溺爱型逆反 一位母亲曾在来信中向我讲述了她的困惑: 我的儿子名叫宇飞,上小学三年级。从宇飞出生起,我和他爸爸就没让他吃过一点儿苦,虽说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可不管我们自己怎么省吃俭用,都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我们常对宇飞说,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事情都不用他管。儿子很争气,从小学习成绩就好,我们一直以他为骄傲。可这段时间,我们发现孩子变了,变得越来越不懂事,还常和我们顶嘴。 儿子9岁生日那天,我们带他到商场买礼物。刚进商场,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赛车专柜前,挑了一辆300元的赛车。300元钱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小数目,而且家里已经有很多赛车,但我们不想扫孩子的兴,咬咬牙还是满足了他。正当我们付了钱要离开的时候,宇飞看到一个小朋友买了一辆更大更贵的赛车就不走了,非要再买一辆不可。我们当然拒绝了他,他不干了,大哭起来,还赖在地上打滚。看到周围人异样的目光,我和他爸爸觉得很丢人,拗不过他,只好赶快付了钱,拉着孩子逃离了商� � 从那以后,宇飞变得越来越任性,提的要求也越来越过分,稍不顺心就和我们大吵大闹。我真的很困惑,孩子为什么会变得这么自私、任性? 小宇飞的表现属于典型的溺爱型逆反。 现在城市中有很多“421家庭”,即家庭中有四个老人、一对父母和一个孩子。孩子是六个大人的生活重心,大人们对孩子宠爱有加,即使犯了错误,依然无原则地迁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错觉,认为无论对错,别人都会顺从。进而变得自私自利、蛮横无理。当孩子的错误倾向严重而父母想管教时,不良习惯已经养成,自然会出现不服管和与父母对抗的状况。 父亲如果意识到孩子的这种逆反是由于溺爱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纠正自身的问题做起。 首先,关爱但不溺爱。父母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孩子关爱是必要的,但绝不能无限纵容,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非常有道理:“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过分的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只关注自己,不体谅别人。 其次,满足要求要适度。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所有要求一概来者不拒,甚至预先准备好一切。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明智。它会让孩子误以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唾手可得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轻而易举的。因而丧失自立的愿望和能力。父母应该适当地延迟满足孩子的某些需求,尤其在物质方面,让他明白来之不易的道理,学会珍惜和尊重。 再者,敢对孩子说“不”。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父母要明确地拒绝,并告诉他拒绝的原因,否则他会利用父母情感上的弱点进行要挟。如果孩子在公共场合耍赖、哭闹,父母一定要态度坚决,绝对不能妥协。可以先低声劝告,如果孩子依然任性,父母要狠下心拔腿就走,在孩子看不见又必经的出口等他。当孩子发现自己耍赖并不起作用时,自然会自己爬起来。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就会明白,耍赖无济于事,父母做事是有原则的。 2受挫型逆反 青春期的孩子脆弱而又敏感学习上的困难,父母、老师的一句批评,同学之间的一点儿摩擦都可能影响他们的情绪,使他们灰心、沮丧,甚至觉得人格受到污辱,自尊心受到伤害。这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安慰和开导,就容易产生恐慌,从而用警惕、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对人充满戒备和敌意,也容易和父母发生争执。 一位母亲曾给我讲过她儿子的情况: 我的儿子名叫贤文,是个非常出色的孩子,他是少先队大队长,年年都是三好学生,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他在家里也非常懂事,常帮我做家务,和我特别亲。 但自从孩子上了初中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变得不爱说话,脾气也非常古怪。 一天我下班回家,习惯性地问了句:“作业做完了吗?”没想到我这随口一问却让他急了,“什么时候写作业我自己知道!不用你操心� � 这还只是开始。此后不久的一天,他很晚才回家,我担心地问他去哪儿了,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他没好气地说:“晚又怎么样?不用你管� 蔽页跃乜醋哦樱醯盟苣吧� 几天以后,我和孩子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那天我回家看到贤文在看动画片,就说:“怎么总看电视?多大了还看动画片?作业写完了再看� 彼底啪退媸职训缭窗蔚簟2涣纤诘匾幌麓由撤⑸咸鹄矗蠛鸬溃骸安迳系缭矗 薄安恍砜矗 蔽液芮坑病!拔揖筒恍矗 蔽腋耍吲氐勺潘2涣纤钩骞辞赖缭聪撸榧敝挛掖蛄怂欢猓峁榈囊簧っ哦ァ� 之后,贤文的脾气越来越大,我都不知道怎么和他说话了。一批评他,他就说:“随你怎么说,反正我就这样了。” 我该怎么办呢? 后来我了解到,贤文就读的中学是全市的重点中学,到了这个强手如林的新环境,他已不再是数一数二的好学生,成绩只能排班级十名左右,而且一直当大队长的他,最近在班干部竞选中失败了。这使得贤文越来越失落、自卑,而父母、老师也没有察觉到他情绪的变化。内心的压力无处宣泄,他变得越来越急躁,稍不顺心就和父母对着干。 对待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和关注。对于孩子的急躁情绪,父母千万要冷静,以柔克刚才是上策。建议父母努力做到: 首先,关注孩子的情绪。虽然孩子自认为已经长大独立,很多话不愿和父母说,但他的内心往往非常脆弱,一旦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就会背负起巨大的心理压力,如同一只惊弓之鸟。尤其在面临转学、升学时,环境的变化、学习方法的改变、竞争压力的加大,都可能使孩子无法适应新情况。父母最应该关心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他的情绪,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能有效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其次,倾听是一种爱。教育孩子不但需要用嘴巴,更需要用耳朵。当发现孩子情绪反常时,父母要寻找适当的时机与孩子谈心,以亲切友善的态度倾听他的心声。对于受到挫折的孩子,最好的帮助是让他宣泄,让他在父母关切的倾听中,把事情的经过和心中的委屈充分倾诉出来。做到这一步,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另一半在于父母的分析和引导。充分诉说后,孩子一般会产生寻求帮助的心理期待,这是教育的黄金时机,父母的分析和引导不可完全迎合孩子,而要实事求是、合情合理,这是教子成功的关键。 再者,永远不把孩子称为“坏孩子”。有的孩子只因学习成绩不好或比较顽皮,就被老师、同学冠以“坏孩子”的称谓,这对孩子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孩子一旦背上这个黑名,很容易自暴自弃,长期受到这种歧视会使他内心充满挫败感,非常不利于他的成长。当父母发现孩子被称为“坏孩子”时,应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不但要共同为孩子正名,还要为孩子创造成功的体验,多给孩子表扬和鼓励。如果某一学校确实不适合孩子的发展,父母要对孩子负起责任,为孩子选择适合的学校。 3压抑型逆反 孩子顶牛实际上是在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虽然这种方式很极端,但很真实。父母应该从中解读出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然而,中国父母最怕孩子反抗,对孩子最常说的就是“听话”,殊不知孩子“听话”背后可能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太听话的儿童可能是问题儿童。 “听话”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看似风平浪静,而问题却恰恰掩盖在未说出的“话”中。孩子全盘接受父母的安排,从不违抗父母的意愿,但不反抗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他们只是把矛盾埋藏在心里。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越来越渴望成为自己的主人,往往会因此不顾一切地反抗父母的独断专行,激烈的代际冲突难以避免。 俊才是某医科大学的学生,在进行完4年学习刚进入实习阶段的那年,却被家人送到了省脑院。致病原因很古怪,只不过是在实习的医院看到了一具尸体而昏倒,实际上,到他这次发病为止,他已经是第三次昏倒了。 医科大学的学生接触病人、死人是常事,为什么一具尸体会导致他出现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其中的原因竟是他对父亲压抑许久的情绪和积怨所致。 俊才高考那年以600多分的高分填报了这所医科大学,但这并非他所愿。俊才小时候由奶奶一手带大,从小性格内向、心慈胆小的俊才,连杀鸡都怕,每每乡里邻居杀年猪,他都躲得远远的,就是听到猪死前的一两声惨叫,都会整晚整晚都睡不着觉,但是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在家也是一个乖孩子,得到周围很多人的喜欢。 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自初中起,俊才的学校换了一个又一个,尽管小俊才有诸多的不适应,但他仍然勉强自己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他希望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文学家的梦想,因为从初中开始,他写的文章就经常在校报发表,高中后,他无意间写的文章和日记投出去,还能刊登三五篇。 可到了高二时,一件事把他的梦想击得粉碎。俊才的母亲是土生土长、老实巴交的农民,父亲却是一个极有抱负的乡镇医生。在祖母突发脑溢血即将去世的那一刻,父亲把不知内情的俊才叫到病危的祖母前说一定要送他去读医科大学,他找不到办法,就让自己的儿子找到治脑溢血的办法,然后拉着俊才跪下,要他当着即将去世的祖母发誓。 为了安慰临终老人,俊才违心地发了誓。本以为这只是父亲的一时冲动,谁知父亲在他报考志愿时,真的要他填写医科大学,俊才不同意,父亲就一次又一次的胁迫他,最终,拗不过父亲的俊才只好违心填报了医科大学。 但自从报了医科大学那天开始,俊才就开始怕开学,但终究无法逃避。面对良好的学习环境,俊才的脑海里却总是晃动着祖母去世前,父亲逼他发誓的样子。他的学习兴趣总是提高不上来,一涉及针灸、手术等与人体相关的接触,他就惶惶不安,因为他从小就害怕这些。 同学们见他总是一脸愁容,几次接触后也就不大主动跟他来往了。俊才凭借着自己难以想象的意志扛过了4年,但是从大二开始就长期失眠,噩梦不断。后来,他不再去教室,并想重新读高三考其他的学校,他给父母写信,说他尽了所有的努力,但仍然做不到,如果不重读,他会疯的。但是父亲知道了这件事仍然让他坚持下去。 回去重读父母坚决反对,想离校出走又怕父母伤心,这时的俊才已经濒临崩溃,白天他胡思乱想,晚上才出去吃顿饭,他甚至会在夜里出门散步时不知不觉走到了河里。第二天又不知不觉的跑到姨妈家,见到姨妈就一连声地问:“妈妈去哪里了?”后又产生了祖母在睡觉的臆想。他3次跑回家里,有时候衣冠不整,有时候自言自语,每次回家都对父母不理睬,而父母却以为他是在赌气。而在这之后便出现了他在尸体面前晕倒的情况。 俊才醒来后再也认不出父母,并且开始追打父母。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望着真正疯了的儿子,彻底放弃了当初逼迫儿子从医的凌云之志。父亲只想着让儿子实现他没能力实现的愿望,却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摘编自《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作者:阮梅,孙云晓 引发这场悲剧的正是因为孩子压抑已久的不满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教训呢? 第一,选择是孩子的权利。父母遇到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时,一定要和孩子商量,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决定,更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上面案例中的父亲,从未问起过孩子的真实意愿,想当然地替孩子作主,为孩子设计成长道路,不知不觉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第二,民主型家庭成才率高。父母应给孩子比较自由的发展空间,时常与孩子讨论对各种事情的看法,不断肯定孩子的各种努力,鼓励孩子走向成功。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高,自信心、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容易练就敢想敢问敢干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别在孩子面前扮演“全能”角色。有的父母为了树立权威,让孩子从小绝对服从于自己的决定;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出错,于是事事包办,几乎像个超人。其实,父母这样做又累又不明智。对于青春期孩子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理解和尊重。 4叛逆型逆反 情绪不稳定、冲动、叛逆、动荡不安是青春期孩子典型的情绪特征。 他们时刻希望通过自己另类的言行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他们喜欢对任何事情都采取批判、否定的态度,尤其面对父母的管教,他们会用尖锐、刻薄的反驳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如果父母在同伴或异性面前管教他们,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加强烈。有些孩子还彼此较着劲,“我在我们家特有地位,我爸我妈管不了我� 背晌芏嗪⒆釉谕槊媲翱湟淖时尽:⒆拥闹种止忠毂硐挚此撇豢伤家椋词乔啻浩诘奶氐悖改敢斫夂涂砣荩惨Щ嵊Χ浴� 我们看看范女士的经历,她的做法非常值得广大父母学习: 星期六早上,儿子起床后来吃早饭,可是他上身赤膊,下身只穿了一条短裤衩。我老公一看就有点儿生气,冷着脸说:“天还不热,干吗只穿短裤,难看死了,快去穿上外套。”儿子一听就跳了起来,“我就喜欢这么穿,不冷,很舒服� 崩瞎绷耍担骸澳阏庑∽釉趺锤改傅幕耙痪涠疾惶俊痹鸨傅挠锲飨约又亓恕6诱呛熳帕常槐叨遄沤磐ド戏考淅镒撸槐卟环亟泻埃骸拔掖掖忝欠乘懒恕J裁炊家埽揖兔坏愣杂陕穑俊� 听了这样的话,我们都感觉到做父母的威信受到了挑战。老公首先脸色一沉,有些火了,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也会跳起来追上去教训儿子一顿。可是理智告诉我,一时的冲动只能发泄心中的不满,只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使他越来越叛逆,孩子不但没教育好,反而使他与父母敌对。于是我急忙阻止了老公,说:“他总算还是听话的,你看他不是上去穿了嘛,等他下来,我会跟他说说的。” 儿子穿好衣服下来了,我马上轻松地说:“看我们家的小伙子,穿好衣服的样子就是不一样,比较有教养了,比刚才好看多了,不再像一条光溜溜的泥鳅了。”儿子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看到他情绪已经稳定,就对他说:“刚才你跺脚的样子真的不好看,你是小大人了,要像个样子了。爸爸、妈妈觉得你伤了我们的心,我们好心让你去穿衣服,一是为了你的身体健康着想,二是认为你长大了,只穿短裤权感觉别扭,不好看,不文明。也许我和你爸爸说话口气生硬了点儿,但你也应读懂得爸爸、妈妈的心呀。”看他在听着,并无反感情绪,我接着说:“妈妈前几天心情不好,为了点儿小事与你爸不开心,你还开导过妈妈,告诉我不必为这些小事伤了家庭的和气。妈妈觉得你说得有道理,就听你的,没再和爸爸闹别扭了。今天爸爸、妈妈要你穿外套是不是很小的一件事?你发那么大的脾气,难道就没伤和气吗?”儿子听了,明显觉得自己有过错,于是说:“你们有道理,我也听。” 就这样,一场本来有点儿火药味的家庭冲突就在开心的交流中得到了解决。 谁家有个青春期的孩子,似乎有了一颗不定时炸弹,稍不留神,就会把全家炸得鸡飞狗跳。范女士之所以明智,是因为她用轻柔之手拆除了引线,而不是引爆炸弹。当孩子出现一些“不称父母心”的表现时,父母应该在当“法官”前,先给孩子当“律师”,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他这么做的理由,有哪些值得理解的地方,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引导孩子进行心理梳导,让他们主动认识事情的对与错。 好的亲子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但关系好不等于没有冲突,实际上,冲突也是一种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如《关键教养报告》所评论,青春期与父母适度冲突的孩子,比完全没有冲突或频频冲突的孩子更会自己调节。冲突是相互倾听和认识,其价值是相互理解和接纳,关键在于要把握冲突合理化解。(孙云晓教育感悟1179) 顶牛的孩子身上往往有很突出的优点,如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等,如果引导得好,可以发展成为良好的品质,如自强、坚毅、讲道理等。当孩子顶牛时,父母不宜和孩子斗气,更不必强争高低,不妨先主动挂出免战牌,大度地一笑,或优雅地摆摆手,这种低姿态反而可能给孩子深刻的触动。 如果能与孩子敞开心扉谈一谈是最好的,但很多父母焦虑地发现,虽然自己做好了倾听孩子心声的准备,孩子依然很少说话,甚至总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即使是这样,父母也切忌唠叨,唠叨在孩子那里只能成为青春期的噪音。如果必要,父母可以适时地给孩子写封信或发手机微信、短信,推心置腹地分析,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提醒一句,写了信不必去催问看了没有,也不必询问他有什么想法。信,孩子肯定会看,看了之后即使不说,也会悄悄地消化。 顶牛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只要父母积极引导,一定能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心理的叛逆期。 摘自孙云晓《亲子关系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密码》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问题孩子的教育 看看专家怎样支招
- 下一篇:家庭中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