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复初教育问题系列谈之七十 重视教师的呼声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斯霞老师几次对我讲过,她和全国人大代表一道去农村看到农村学校的代课教师,工资非常微薄,生活非常清苦。她和人大代表们把这些问题在全国人代会上提了出来,希望引起重视。二十年过去了,他们在教师资格审查中都被清退了,他们在网上反映年龄50~60岁了,找不到工作、生活没有着落,成为“被教育遗忘的角落”。应该说,在农村师资缺乏的时代,他们对农村教育是作出过贡献的,不应该忘记他们,希望有关部门予以关注。 第二个群体是广大的退休老教师。许多人都是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人才,有很高的教学水平或在科研上作出很大贡献的专家学者,他们大多已是年逾70~90岁的老人,身患多种疾病,或是心脏搭桥,装起搏器,或是患高血压、脑血栓,甚至患有癌症,老伴成了植物人,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必须请保姆照顾。他们的工资一半只有两、三千元,年龄越高,退休越早的退休工资越低,还不到学历相同、工龄相同的部队退休干部的一半,甚至也不到比他晚十几年毕业的学生,在国家机关当公务员的退休工资的一半。这些退休老教师在支付保姆的工资、医药费之后,每月实际生活费只有很少几百元。在高校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有的老教师弯腰驼背,几十年来身上一直穿的还是文革时期的四个口袋的蓝布制服,几十年就没有看到他们穿过(也就没有买过)什么新衣服。早晨8~9点钟,在学校门口能看到一位一位退休老教师吃力的登着自行车带着一包从校外早市买来的便宜蔬菜,因为校内副食店2~3元、3~5元一斤的蔬菜实在吃不起。他们说这两三年米、面、油、肉食、蔬菜都上涨了一两倍多。自己的工资除保姆费、医药费外几乎都用在饭菜上了。为了保证农民的生活,农产品上涨是应该的,但退休教师的工资却没有怎么上调。统计局发布人民的生活指数上涨的数字是按食品、服装、家电等多项统计计算出来的,这数字同教师实际生活水平的情况不符合,因为我们往往一年也不买一件新衣服、五六年也不购置一件新家电,对退休教师来说,米、面、有蔬菜上涨的指数就是他们生活指数上涨的指数。退休教师还说:我们都是音乐、戏剧的爱好者,音乐堂的音乐会、戏剧演出我们都很想看,但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票价实在是天价,看一场演出我一个月就别吃饭了。他们说,现在许多商� ⒆舻甓疾皇俏颐强模颐遣蝗ス洌膊蝗ハ肴タ矗艿匠惺裁幢阋寺虻闶裁淳筒淮砹恕K撬担诵萁淌Τ晌鞘猩钏降牡筒悖械纳踔琳钤谄独呱弦膊晃� 当然有部分教师退休后能回聘几年,或退休后还能做一些著述或研究工作,或被聘为顾问等等,因此有一些额外收入,但这只占退休教师的很小一部分,不具有代表性。 第三个群体是在职的教师,农村在职小学教师工资开始只有一千多元,工作了十几年的涨到两千多元,斯霞母校斯民小学的校长对我说,农村小学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太少、教师工资太低,因此水平高的有经验的老教师留不住,高水平的教师请不来,师范院校的优秀生不愿意到农村小学任教。农村小学老师工资待遇低已成为提高农村基础教学质量的最大障碍。 城市学校教师工资待遇比农村稍好一些。有人说,在学校里在职教师拿的钱可多了,有的人办班、当家教一个月可以拿多少多少钱。不可否认,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这只是一部分,而且只限于英语、数理化、音乐、美术这些课程的一部分教师,拿很高灰色收入的毕竟是极少数。在职教师对我说,他们面临三大问题:第一是住房,20多岁毕业后当老师,没有房子怎么结婚生孩子。许多老师的孩子都很大了还住在筒子楼里,租房子吧,一年也要两、三万元,买两限房吧,也不能到四五十岁升到高级职称,一辈子只住50~60平米的房子里。要想买大一些的商品房,一万多一平方米的商品房要一百多万、两百多万,教师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买不起。难道面积大一点的商品房就永远没有教师的份?中青年教师只能指望当家教多挣一点钱,存在银行里做“房子”的梦。做梦之外事实问题是孩子一天天大起来,把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要花多少钱?然后就是自己和孩子的医疗费用,从医疗改革方案来看还只能等到2020年。他们说,房子、教育、医疗是横在在职教师面前的三座大山。在这三座大山面前,在职教师的购买能力并不大。许多教师反映,教师法规定,教师工资达到同级公务员的水平,但这一条一直没有落实。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是“同国际接轨”。银行、证监、保险公司的工资强调同国际接轨,国资委下属的企业老总的工资年薪基本工资近五十万,银行老总年薪一百五十万,理由是要同国际接轨。但教师的工资呢?可能是最不接轨的就是教师和企业职工的工资了,同国际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加强内需的十条经济措施,教师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拥护。教师们说,我们都有很强烈的购买需要,但是却很少或几乎没有什么购买力,老师们希望政府出手快出重拳尽快提高教师工资改善教师生活。他们把这些增加的费用都会投入市场,国家很快就会把这些投入的资金收回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