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海外:来自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方式!作者:亲子教育圈_官方博客0-6岁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几年,也是最需要整个社会来支持的时间,这点在世界的不同国家都有着深刻的共识,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教育方式方法则是五彩缤纷的。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各国早期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结合自己的家庭和宝宝情况,给宝宝一个更幸福的童年生活吧! 韩国:幼儿园对父母个别约谈 在韩国,有些幼儿园多了个花样,就是约父母个别面谈。很多家长参加过家长会,平时有什么事也都是打电话跟老师说说,个别面谈是否就是个形式,走个过场? 家长按着约定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很热情,面谈的主题当然是孩子。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活动情况、日常饮食以及和小朋友的交往等等,还有幼儿的学习手册,老师都一一拿出来给家长看,对幼儿更是大大地称赞一番。另外,父母对幼儿园的期望和对老师的期望,老师也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很多家长发现面谈后,后期效果非常好。 第一,老师和家长关系感觉亲近了。第二,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面谈的时候,老师当着幼儿的面,把幼儿夸了一番后,幼儿每天去幼儿园都是蹦蹦跳跳的。 这种面谈在韩国也不是每个幼儿园都有的,很多也是大班的家长会,家长希望幼儿园都推广这种面谈形式。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是小商店 美国幼儿园的一间教室就像一间包罗万象的小商店,琳琅满目的物品拥挤在一起,但这些看似凌乱的房间却是有章可循的。它一般分为玩具部、绘画剪纸部、积木部、字谜画谜部、戏装部、厨房部、图书部。从这些部门的名字就可知道在这里干些什么。如在厨房部,孩子们就玩锅碗瓢盆、玩具蔬菜,或进行做饭游戏等。 美国幼儿园教育很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这是同美国幼儿园的教育观分不开的。美国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包括: *幼儿必须利用各种感官,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学习; *幼儿教师必须鼓励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中的物体、材料和人进行相互作用; *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适合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课程。 由此,美国幼儿园将教室的布置视为一种策略,认为教室的布置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区域:积木角、家庭角、桌面玩具角、艺术角、科学角、图书角。这些领域也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如音乐和运动活动、讲故事和班级会议等。最近,有的幼儿园还增加了计算机和烹调角。 *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隔开来。这样便于儿童清楚地选择活动区。与此同时,教师可纵观全局,心中有数。 *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被分隔开来,交通要道被用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材料是摆在矮的架子上的,这样儿童能够轻易地拿到它们。架子上有标签,干净、不杂乱,这样材料就很容易被看见、被选择、被取放。 *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可以教孩子分类,并把东西按序摆放。 *每一个领域的材料都很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 *不同的材料训练不同的感官,提供不同经验。 *各活动区的玩具架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幼儿很容易就能找到所需的物品,不会为找不到所需的物品感到不安。 *幼儿的美术作品贴在艺术角,与他们的水平视线高度一致,这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作品受到重视。 *教室的图书角温馨舒适,使他们能坐下来阅读或休息。 *各活动区的材料足够,以减少幼儿之间的争吵。 *幼儿三三两两地在一个活动区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相处,彼此信任。 在美国,幼儿在幼儿园基本上没有什么学习任务,但是他们每天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孩子在幼儿园里做得最多的事情是画画、剪纸和拼贴东西。他们画蜡笔画、油画、粘贴画,有时候就是在乱画。孩子们爱做的另一项工作是用剪刀剪纸。这里的小孩很小就被允许使用剪刀,他们很快就能熟练地剪各种图形。这些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很好地做到手脑并用,互相促进。 在幼儿园里,孩子要做力所能及的事,要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洗手、吃饭、倒剩饭、摆放玩具等都是自己去做。另外,如果一个孩子因和别的孩子争吵而来找老师,老师问明原因后教师会对他说:“你去对他说出你的想法。”这个孩子就会很认真地过去对另一个说:“That is not ok.I don’t like you do that(那样不好,我不喜欢你那么做)。”一般问题也就解决了。稍复杂的问题,老师会出来主持公道。 美国的幼儿园从来没有给孩子戴小红花、插小红旗等等的评比活动。幼儿园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优秀的、平等的,没有什么优劣之分。老师也是时时在向孩子们灌输这样的观念。一次,一个孩子用橡皮泥做了个玩具对老师说:“看,我做的比安妮做的好。”老师马上纠正他:“不是比她的好,而是你做的和她做的有不同的地方。”孩子坚持说:“我认为我的就是比她的好。”老师也更加严肃地纠正道:“不对,我认为你们两个做的东西有不同之处,各有各的特点。”老师不想让孩子那么小就背负着人为划分出来的好坏高低的思想压力,如果孩子因此而形成自高自大或自暴自弃的心理,那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极为不好的。 幼儿园是孩子的乐园。在这里一切都是宽松自由的:爱玩什么玩什么,午觉睡多睡少没人管,吃饭爱拿多少拿多少。但是这不意味着孩子们可以为所欲为。如果孩子犯了错误,他也将受到惩罚。比如一个孩子打人、说话不礼貌、在屋内大声喊叫等,老师就会把他抱走或让他自己走到一个椅子旁边坐下来反省,几分钟后老师解除他的处罚后他才能恢复玩耍的自由。这种处罚方式不是伤害孩子的肉体,而是让他体验被限制的滋味,反省自己的过错,从而珍惜遵守纪律带来的自由。 英国:随处可见的“LOVE” 英国的教育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与他们幼儿教育打下的根基密不可分。 能歌善舞的宝宝 复活节前,我随大学唱诗班从格拉斯哥驱车北上苏格兰高地巡访幼儿园,一路上我们参观了市区幼儿园、城镇幼儿园、乡村幼儿园和人烟稀少的山区幼儿园。所到之处,都受到幼儿园师生的热烈欢迎。唱诗班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目:一首首激情振奋的音乐,一个个精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游戏,使小朋友们陶醉在无限欢乐之中。当锣鼓敲响,吉它弹起,风笛吹鸣,孩子们欢快地和大人们一起跳起热情奔放的苏格兰民间舞蹈。那悠扬的歌声,动人的舞姿,真让人惊讶,这些孩子如何从小练就了能歌善舞的本领!他们可不是人们想像中中规中矩的小绅士小淑女! 认识“LOVE” 不论是哪个幼儿园,当你步入主厅或教室时,映入眼帘的是醒目大字“LOVE”(爱)。几天来,我在幼儿园里所体会到最多的是爱的涵义。从孩子们说“对不起”、“我来帮你”、“非常感谢”、“我能做”、“我不介意”、“你碰疼了吗”、“不要哭,我们爱你”、“华人、非洲人、印巴人,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心被天真无邪的爱所感动。 我问一位老师,“孩子们怎能知道这么多的爱?”她告诉我:幼儿园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爱,我们就应给予他们最多的爱。不只是父母爱他们,老师爱他们,还有社区志愿者来爱他们,尤其是教会以各种方式来关爱他们。比如,教会的牧师常来看望他们,“唱诗班”来与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少儿组”来与他们一同交流,“爱心组”来为他们准备野餐等等。孩子们在被爱的过程中学会了爱。幼儿园以爱为教育中心,从小就栽培孩子互爱的理念,铸造孩子自信的人格,锻炼孩子社交的技能。这为他们长大后具备互尊互爱、公正刚毅、温和恩慈等优良品格奠定了坚实基� � 德国:强制入学+严谨的教育目标 在德国,大部分幼儿园由教会、福利机构以及城市社团来管理,有些幼儿园也由企业和协会负责。幼教人员的中心任务是给孩子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创造一种学习氛围,让他们将来能够发展成为有责任感的社会成员。幼儿园教育应对家庭教育起到辅助补充作用,帮助消除儿童发育缺陷,给他们提供各种广泛的教育、发展和培训的机会。 政府对幼儿教育高投入 在德国,幼儿教育机构可以分为州立、私人或教会举办等几种类型。所有幼教机构的运作经费绝大部分由国家提供。政府在制定教育收费时,考虑到了不同家庭的收入以及各家庭的幼儿人数情况。家长将个人收入的3%交给区教育行政部门,就可以送孩子入园。 德国法律规定,必须给 3~6岁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德国3~6岁的幼儿入园率能够达到90%。德国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幼教的行政法规,对幼儿园的设置予以规划、调控,对幼儿园的规模、招生数及工作人员的数量予以监管。另外,他们还要提供幼儿园的经费预算上交议会,为议会下拨经费时提供依据。 幼儿园的环境 走进德国的幼儿园,给人最强烈的感受是到了一个有一大群孩子的家庭里,安全卫生、舒适温馨而丰富多彩。幼儿在这里干着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显得很愉快。德国幼儿园的门面一般都很小,从外看很难发现这是一所幼儿园,但推门进去,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一个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幼儿园一般都是两层楼的建筑,室外有大片的活动场地。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活动量都很大,胆子也很大,爬高上梯,一点也不含糊。老师只是站在远处观察,不怎么干涉。 活动室内墙上贴的、挂的都是幼儿自己的作品,看上去有些零乱,但对幼儿来讲很亲切。大盆大盆的绿色植物随意放在橱柜上。桌子上,给活动室带来不少绿意和生机。 幼儿园内的混龄编班 在德国,“幼儿园”这个概念与我们的有所不同。德国幼儿园招收0~10岁的儿童,包括0~3岁的婴幼儿。3~6岁的幼儿和6~10岁的小学生。一个班内,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他们一般将年龄不同的孩子分成不同的组,每组有不同的老师负责。。幼儿园里也招收上了小学的儿童,就像中国的“小饭桌”一样。中午小学生放学后,到幼儿园来用餐,下午放学后,到幼儿园来做作业,做完作业可以在幼儿园玩足球等游戏。通常幼儿园每个班墙上都有一张表格,记录着每位小学生放学时间、所在学校、联系电话等,便于班上老师对他们进行管理。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混龄编班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以及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他们认为:大小孩子在一起,大孩子会感到很骄傲,同时知道要去爱护小弟弟、小妹妹,而小孩子也可以向大孩子学到很多东西。 教育活动的组织 德国幼教工作者认为对孩子们来讲最重要的是玩,通过玩来教他们,老师只是一个观察者、帮助者,要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天性。这一点在德国幼儿园的实践中表现得尤为彻底。 德国幼儿园是以小组和个别活动为主的,至于进行什么活动,幼儿自己决定,可以画画,听故事,可以去娃娃家,可以到户外玩。对于午餐和午睡,老师也很尊重幼儿的意愿。比如,有的幼儿园提供三个午餐时间――中午12:00.下午1:00、下午2:00,由幼儿自己决定何时用餐。另外,幼儿园提供专门的地方供幼儿睡觉,每人一块海绵睡垫,老幼儿躺下去20~30分钟仍未睡着,他就可以起来出去玩。 学前班幼儿教育规定 难道德国幼儿园老师就是天天带幼儿玩?一份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学前班幼儿教育规定的资料显示,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主要有: (1)要培养幼儿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有主见,不是老师怎么说,别的幼儿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 (2)要培养幼儿敢于说,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克服个别幼儿的害怕心理。 (3)要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如认识信箱,他可以把要寄的信放进去;认识电话亭,可以用来打电话。 (4)培养幼儿手工劳动的能力,如写字、拿针等,可以锻炼幼儿的手,训练幼儿四肢的技能。 (5)教幼儿认识厚薄,认识颜色,学认l~10的数字,认识具体的国家,认识不同材料制品。 (6)对幼儿进行音乐方面的训练,学唱歌、跳舞、培养节奏感。 (7)培养幼儿熟悉马路上的交通规则,知道如何过马路、看红绿灯。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德国幼教界很重视幼儿独立性似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只不过他们的培养方式是玩,通过玩来教会孩子。 瑞典:不能打骂孩子 瑞典法律规定,父母不能打骂孩子。 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婴儿出生不久就开始进行比较多的户外活动。婴儿基本上不抱在怀里,在家放在床上,出门放在小车上,会走的自己走,哭也不抱。许多公共汽车都有供婴幼儿坐的小坐椅。公共汽车的中间部位有专供停放婴儿车的空间和供父母看护小孩子时坐的坐位。小孩从不与父母同床共枕。一般4-5岁以后,孩子就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了。这样做,对婴儿而言,可以自由伸展四肢,有助于血液循环和肢体发育,还可以增强独立能力,不撒娇,不依赖成人,提高身体和心理素质。为确保交通安全,父母不能怀抱孩子坐在小汽车的前排坐位。 婴幼儿很少吃或不吃零食,尤其不吃加了各种添加剂的食品。孩子从不穿开裆裤。 具有高度环保意识的瑞典人,除了注意避免城市噪声对人类的威胁外,还高度重视玩具噪声对孩子的影响。 同成人一样,孩子们也十分喜爱户外活动。幼儿在房前屋后的花园草地上滑滑板、荡秋千、做游戏。每到周末,孩子们常常随父母到湖边、海边露营,到森林和田野远足。 新西兰:不一样的“玩儿” 对于孩子们来说,在幼儿园主要就是玩。跟家里不同的玩法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取代的是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们,幼儿园的玩具比家里多,老师和小朋友没有爸爸妈妈好使唤,如此而已吧。我想,如果有人跟我说有小朋友在家念叨着要上幼儿园是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我一定会笑翻一个跟头。 很多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后总会很牵挂,不知道孩子们在幼儿园里都干些什么?虽然也会收到我们老师每天写的Report,但毕竟是很简单的。有家长问我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干什么?我的回答是:“Have fun。”洋人家长往往就一脸欣慰地说:“That’s cool。”中国家长一般就有点紧张:“啊?光玩啊??” 我今天并不是要引用些什么蒙特梭利或者华德福教育体系里所说明的这个年纪的小孩子“玩”的重要性,而只是想简单介绍下我们幼儿园的内容和一天的程序。 基本上玩的活动场所分室内iide和室外outside。不同年纪的班配备的玩具不同。早上孩子们来了之后可以自由选择室内和室外玩。9点半左右会有morning tea上午茶,上午茶之前会有10分钟的Mat time。(这个Mat time就是把小孩子聚拢了坐在地上,老师主要做的事情是利用不同教具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来进行简单的字母、数字、歌曲、动作的教学)。上午茶时间之后又是玩,室内室外自己� J彝饣嵊谢荩锴Вㄔ埃晨樱茫郏恃遥埽竟こ荡玻衲景澹殖担滞瞥担衾踩Γ颍痔ィ景宓鹊龋夷谕ǔ7治猣amily corner(过家家用的,所有用具从烤箱冰箱到茶杯蔬菜面包,从帽子到衣服,从小洋娃娃到儿童推车都有),有book corner(小图书馆),block corner(各种不同的积木),有puzzle拼图玩具,七巧板玩具,有不同basket装的各种类型大小的车类玩具,医用玩具,五金玩具等等,当然,都是塑料和木头的。还有自然角,上面放有各种天然制品,包括贝壳,火山石头,鹅卵石,树叶,干花,树皮等等等,还有科学角,各种镜,放大镜,多棱镜,万花筒,望远镜,手机样板,键盘等等。 室内老师和室外老师还都要负责各自范围内的ART WORK,就是让小朋友们尝试不同方式不同工具的画画和手工制作,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这话真的不假:)。画画所用的颜料都是可水洗的,虽然我们给小孩子都带上专门画画用的围裙,但经常还是有小朋友会把手上脸上都弄得一塌糊涂。这一点上亚裔孩子的表现都很有趣,好象他们家长的教育方式约好了似的,几乎90%亚裔孩子在绘画时都会很小心的保护自己身上的干净程度,洋人孩子的手和脸倒是每次自由创作之后都是五颜六色的,他们还都乐呵呵的,不象亚裔孩子着急的就把手伸过来表示很yucky:) 然后是午餐时间。午餐时间之前是第二次的十分钟Mat time。 然后是午睡时间。通常两小时。 然后是十分钟Mat time或者Music & Movement time。 然后在三点半左右是下午茶。(各个中心在下午的时间安排上略有不同) 然后还是玩,直到孩子们陆续的被家长接走。 法国:娃太多,两岁就送幼儿园! 法国是欧洲著名的“三高”国家:出生率高(在欧洲,它仅次于爱尔兰)、妇女就业率高、离婚率高。 在法国,关于“妇女如何将家庭和事业相统一”的问题可不是说一说就算了的,法国人正在实践着这一提法。比如说,巴黎家庭局为此专门建立了一个日托班,用来照看女雇员的孩子,每天下午6点才下班。 在法国,家庭状况好的父母可以为他们的小宝宝请一个保姆。这些保姆受到过专业培训,孩子两个半月的时候就可以送到保姆那里。另外,大约有1/3的两岁的法国孩子被送到幼儿园。 很多法国孩子到了3岁,都会自豪地宣布“我要上学了”,也就是去被他们称为Ecole maternelle(学前班)的地方。这里有固定的课程和学时,每个班都有一个教师和一个保育员。上午的时间主要是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午餐后孩子们要一起睡午觉,下午起床后要按照教学计划练习读写和计算。在法国,即使不工作的妈妈,也愿意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和学前班去。 挪威:主张教育家庭优先,一年哺乳假! 照顾小孩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里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的规定非常详细,堪称为楷模。父母在生完孩子之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一年的哺乳假期,拿80%的工资,一种是休息42周,拿全额工资。国家的资助和社会的认同使得保证妇女权益的平等和孩子受照顾机会的均等成为可能。在那里,国家在家庭保护方面建立了一整套的体系。 与此同时,挪威还有一些社区招聘日托保育员作为补充。小孩子大多数在日托班呆一整天。无论是男保育员还是女保育员,都拥有良好的大学教育背景。在挪威,人们同样看重照料和教育这两件事。幼儿园的教师分配通常是:3岁以下孩子所在幼儿园的师生配比是1:4,7岁以下的是1:7。 俄罗斯:国家色彩逐渐减弱 在苏联时代,幼儿园曾经是国家非常重视的环节。它被看作是培养接班人的重要园地,孩子几乎得到全天候的呵护。苏联解体之后,幼儿园的国家色彩越来越淡。大多数幼儿园由企业或者地方政府资助,只有特别贫困的家庭才能享受到免费入园。 在莫斯科,也出现了一些带游泳池和芭蕾课程的豪华幼儿园,或者私立的华德福幼儿园。大多数幼儿园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上小学做准备,使孩子们能够接受读、写和计算的课程以及课堂纪律训练。许多孩子也会上音乐课和艺术课,甚至还有外语课程。有的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们只穿着短裤到冰天雪地里锻炼。她们让孩子们用凉水浇自己,用雪擦身体。 幼儿园的师生配比是2个教师和1个保育员照顾20个孩子。有的小学会有自己的附属幼儿园,这些老师会陪伴着孩子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当然,在一些破落的地区,幼儿园的老师还要负责更多的健康方面的问题。 [图文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