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即可造就天才 人们认为,数学头脑,音乐才能,或者良好口才都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从生物学角度讲,它存在于我们的基因当中。不过美国遗传学作家戴维.申克希望大家换个思路想问题。 他加入先天与后天之争,认为人们过高估计了遗传素质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自身潜力。他说:“我们对伟大成就的决定因素抱有严重误解。我们的基因不会使我们沦为平庸凡俗之辈。” 人们把他的新书《每个人身上的天才》与加拿大通俗社会学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的作品相提并论。申克在这本书里阐述了一种新近形成的观点:我们的DNA远非固定不变的设计图,其实不断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 先天和后天的基因是不断交互作用的:遗传基因可能有效,可能无效,也可能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这要视周围的环境而定,并不像人们一度认为的那样,到了下一代就变成一片空白。实验胚胎学领域的研究日益表明,我们生活中的环境体验会给我们的基因组留下印记,然后传到子女身上。 申克认为,如果能把握这些环境影响,我们就可以逾越所谓的固有局限。他以音乐才能为例。他说:“许多人对我说,‘我天生就没有音乐细胞&quo;或者‘我是个音乐天才&quo;。事实上,没有谁生来就是天才。所有人生来都具有音乐音调方面的潜质。” 他说,在讲声调语言(比如汉语)的国家,人们的音调往往很准。由于声调在日常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人们驾轻就熟。 一种看似很有理的观点认为,某些民族在特定体育活动中具有遗传优势。如今,连这种理论都受到质疑。申克认为,肯尼亚马拉松选手的成功要归结于固有的长跑传统,因为许多肯尼亚儿童从7岁起,每天就要长跑8至10公里。 他说,在田径界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世界其他国家怎样才能消除肯尼亚人在长跑方面的优势?答案是:给他们买校车。 就连坚韧和勤奋个性特征都是可以塑造出来的。他以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沃尔特.米舍尔的一个经典研究项目为例。该项目考察了儿童的自制能力。 在试验中,4岁的儿童可以有两个选择:要么马上得到一块果浆软糖,要么再等候15分钟后得到两块果浆软糖。有1/3的孩子选择马上得到一块,有1/3的孩子等了几分钟,还是没有抵制住诱惑,还有1/3的孩子耐心等待并得到两块软糖。 米舍尔把这些儿童的表现与他们18岁时的评估考试成绩加以比较后发现,与选择马上得到一块糖的孩子相比,等待15分钟的孩子的分数要高出210分。 一些人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有些孩子天生具有极强的自制力,所以注定会更加出色。后续研究表明,大人可以教孩子知道,推迟满足欲望可以得到好处。申克说,所有家长都可以从中汲取经验。“每当我们知道一些东西是可教的,我们就可以改进教育手段,从政策层面上进行调整。” 他说,取得辉煌成就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对自我限制的认知。“大家对天赋有一种流行看法。当你看到了不起的人物,比如球星贝克汉姆,你就会觉的自己的能力与他们相去甚远,自己肯定达不到他们的水平。” 并非所有人都接受申克的观点。爱丁堡大学的温迪.约翰逊是从事智力与遗传学研究的知名学者。她说:“这种认为所有人都具有内在天赋的观点非常有诱人。不过,这完全是一种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如何创造天赋,也不知道如何激发天赋。” 约翰逊教授同意,人们的潜力往往超出他们的想象,比如在数学方面。不过,那与天才完全是两回事。“我们可以向所有的12年级学生讲授微积分。天才不是会计算导数,而是像牛顿和莱布尼茨那样发明微积分。” 申克承认,他取这个书名是为了抓人眼球。不过,他说基本论点是正确的。“我并不是说所有人都无所不能,但是,如果他们在内心里并不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就无法成就任何伟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