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7-0159-02 平时观摩公开教学,大多以识字与写字(拼音)、阅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习作、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综合性学习内容居多,而以“词语盘点”作为公开教学观摩几乎没有。近日笔者在农村片区教研活动中,观摩了一节以“词语盘点”为内容的教学课例。 此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词语盘点”,因此,教者把课题定为“词语盘点四”。教学目标有三:第一,能正确读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会读会记“读读记记”中的词语。第二,通过各种形式练习,学习运用词语,并掌握记忆积累词语的方法。第三,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课内外积累。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运用词语。 教学过程如下:第一个步骤以游戏“逛超市”的形式激趣导入。 第二个步骤是“读读写写”:首先,读“商品名称”(34个词语);然后,辨“商品名称”:(一)说出容易认错的字。如,“上钩”的钩容易写成“钓”。(二)根据意思说出相关的词语。如,警告,劝告(告诫);请求对方答应(乞求)(有5题)(三)找出词语中的错字,订正在括号里。语文教学职称论文如,鱼腮(鳃);爱幕(慕);小心冀冀(翼)(有8题)(四)写一写。挑选几个难写的词语当场练习。接着,正确用“商品”: (一)选词填空。从“读读写写”中选出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的空白处。(二)回顾课文,选词复述。从“读读写写”中选择相关的词语复述课文。 第三个步骤是“读读记记”:首先,把“商品名称” (37个词语)读正确。有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然后,词语搭配练习。教师设计了7道试题,如,“( )的态度,( )的构思”等,从 “读读记记”中选出适宜的词语填入。 第四个步骤是“积累拓展”:学生说一说“AABB ABCC”型的词语。 第五个步骤是“小练笔”:出示几组词语,要求写一段话(也可选几个词语来写)。如,(皎洁 辉映 银光闪闪 素净 隐约 闪现 受用不尽 启示)。 第六个步骤是“课堂小结,谈收获”。 第七个步骤是“布置作业”。 咋一听,此课与众不同、让听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以至于有些老师对本节课大唱赞歌:该教师善于动脑、敢于创新,训练扎实。认为值得学习与推广。可笔者却不敢与之苟同。笔者认为这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高耗低效的课。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常有听到教师埋怨:“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紧张。”试想,教师们都如此这般地“创造性”使用教材,再多的课时也是枉然。在资源信息闭塞的农村,40分钟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何其的宝贵和重要。我们要向40分钟要质量,要反思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教师想上出有新意的课,想让学生多学点知识的敬业精神。 那么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何在? 我们权且撇开此课“教学目标表述不规范”、“教学内容过多”等细节不谈。就其目标定位而言,笔者认为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违背了编者的意图,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指南针,又是控制教学行为的方向盘,其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举足轻重,尤为重要。 本节课教者对目标的定位是:“通过各种形式练习,学习运用词语”,即把目标定位在“对词语的运用”上。此目标拔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加大了教学难度、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目标无法完成”的状况发生。 课题“词语盘点”的“盘点”是什么意思呢?“盘点”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清点(存货)。顾名思义“词语盘点” 就是“淸点词语”。如此看来,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旨在清点。 “词语盘点”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开始新设的内容,一直到六年级。近日,笔者仔细查阅了四——六年级每学期《教师教学用书》中关于“词语盘点”的描述,内容大致如下: “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quo;”。 “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quo;。其中,‘读读写写&quo;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quo;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quo;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主学习,每组课文后的‘词语盘点&quo;便于学生自查自测。”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编者为了便于学生复习巩固、自查自测、抄写、积累,便于教师听写检测,编排了“词语盘点”。 因此,此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能正确读写‘读读写写&quo;中的词语,会读会记‘读读记记&quo;中的词语,激发学生乐于课内外积累的兴趣”才是适宜的。即把目标定位在 “读、写、记”上,而非“理解、运用”上。 “读、写、记”是一种积累的过程。“积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事物)逐渐聚集。“积累词语”就是指词语聚集在一起。而“运用” 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运用词语”即根据词语的性质加以利用。积累是一种识记过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运用是一种理性思考,需要一定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运用”比“积累”的难度要大得多。 众所周知,当我们对某一事物进行运用的时候,一定是在充分认识、了解了该事物的性能并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而且随着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入,利用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如,人们对手机、电脑的使用。 诚然,“运用词语”也是相同的道理。我们想使词语充分发挥其效能(有利的作用)。只有在前期适当积累、对词语理解透彻的前提下才能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反观本节课,“词语盘点”里的词都是本单元课文里刚学的,学生对其认识、理解还很不到位,有的甚至连“读、写、认”都成问题,老师就急于让学生运用。这好比小孩学走路,还没学会走,就想学跑,最终是要摔跤的。 如,本节课在进行“( )的棉花、( )的兴奋”的训练时,学生一直答不到点上:“素净的棉花”“繁茂的棉花””激动的兴奋” ……学生胡乱猜测,答案离题万里,教者极力引导也无济于事(因为学生对运用的词语不理解),这可急坏了上课与听课的老师。为了扭转这尴尬的局面,执教老师只好使出杀手锏,百般无奈地说:“‘蓬松的棉花、异常的兴奋&quo;这么简单的搭配都不会吗?” 熟话说得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此尴尬的场面能怪学生吗?现如今的孩子大都聪明伶俐、表现欲强,就看老师如何引导。引导得好,海阔天空,引导不好,往往启而不发。本节课由于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笔者认为,“运用词语”这一教学目标拔高了对学生的要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笔者还认为,本节课中“理解词语”这一教学目标的制定也不适宜,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对“理解词语”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第二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第三学段:“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以及“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由此可见,理解词语应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新理念已深入每位教师心中。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孤立、机械地理解词语的教学形式,因其片面性,缺乏科学性,而被新课程改革所淘汰。本节课正是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孤立、机械地理解词语,所以,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 本节课的上课模式给教学质量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在此不必多说。大家迫切想知道的是关于“词语盘点”这一内容到底该如何处理才是妥当的?(《教师教学用书》对其未作具体的课时安排) 笔者认为,对“词语盘点”的教学可以这样处理:教者不必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只须围绕“读、写、记”的教学目标,按照《教师教学用书》“教材说明”中的建议进行处理即可。方法如下:一是利用上课或课余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查自测;或同伴之间互相检测。二是在课堂上,教师对其进行听写检测。三是作为课文预习的内容。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词语盘点”中与本课有关的词语,进行课前认读和理解。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不受时间、形式的限制,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同时运用,或交替使用。 在对本节课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应如何处理的思考之余,同时也引发了笔者的另一番思考:对于识字与写字(拼音)、阅读(精读文章 略读文章)、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几方面内容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如何准确把握? 笔者认为,教师们应努力做到以下“三有”:第一,心中要有总目标。即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核心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二,脑中要有阶段(学段)目标。教师对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内容在低、中、高年级分别要达到什么要求,要了然于胸。第三,眼中要有课时目标。当某一教学内容要具体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时候,教师对这个内容具体要上多少个课时,每个课时要完成哪些任务,要做到胸有成竹。 总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既要有整体观念又要有局部意识;既要牢记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心中又要有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教师既要深入研究教材,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着想,这样设定的目标才不会偏离轨道,才会科学有效。 笔者希望每位教师都能做到“牢牢把握课标精神、用心领会编者意图、科学使用教材”! (上接132页) 了很好的微型仪器:取一细铁丝用铁锤将其一端砸成小勺,制成小剂量的燃烧匙,集气瓶采用医用青霉素。这套微型仪器做实验,药品用量少,现象明显,做到因陋就简。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使学生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5 微型化学实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过去的一般常规实验,由于试剂用量多,仪器复杂,操作不方便,往往部分实验只能分组或由教师演示或看录像。做实验无非是验证一些性质或一些实验结果,而这些性质或结果其实教师已经讲过。实验材料、实验用具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实验步骤是设计好的,学生都是按教师指令进行实验。学生做实验仅凭好动的天性,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询问。学生实验纯粹是单向传输的操作模仿式教学,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改为微型化学实验后,由于仪器微型化、操作简便、安全、经济省时,给实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鉴此,我们改分组实验为单人操作实验,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对实验的要求,仪器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很快的掌握,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能进行自我分析、自我鉴定、自我总结。单人操作不仅能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能正确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学生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以及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做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实验模式,使其成为化学教育中集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为一体,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然,微型化学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有的微型化学仪器与常规仪器相差甚远,学生拿到仪器不知用来做什么实验。况且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还是常规仪器,考试时出现的实验装置大多是常规仪器,因而教师和学生还是觉得常规仪器容易接受。另外,微型仪器虽然价格低廉(塑料微型仪器仅几元一套),所需试剂也仅为常规用量的1/1000~1/10,但由于中学实验室原来配有一些常规仪器,放弃常规仪器,购买微型仪器需要一定资金,许多学校往往不能接受,因而在中学阶段化学实验微型化进展程度不是很大。 综上所述,微型化学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简单微缩,也不是对常规实验的补充,更不是与常规实验的对立,它是在环保思想下预防化学污染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学微型化学实验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节约了药品,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益处。因此中学阶段应大力提倡微型化学实验。 参考文献: [1]杨星.点滴投影实验[J].化学教学,2000.1. [2]钟秀倩.微型化学实验和绿色教育[J].环境教育,1999.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