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主知识体系的缺失 王晓春 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不得不写几句话。盼望真正关心中华民族命运的老师们,在这个问题上有所思考,有所建树。 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准确地说是没有适应现代社会的知识体系),当然会活得很尴尬,很不自在。西方之外的所有国家都遇到了这个问题,你腰杆挺得再直,也得用人家的话语体系来发言、甚至思考。就好像我不管民族自尊心强到何种程度,到体检的时候还得用西医的办法量血压、测血糖、照B超,而不会去找中医,因为中医说的我听着玄乎。也就是说,人家有更严密更清晰的知识体系,我没有办法。我还知道我去医院时坐的汽车也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我也没办法。我只能安慰自己说,好在火药和指南针是咱们发明的,不过这总有点阿Q精神的味道。 面对自主知识体系的缺失,有几种对策呢? 一种是索性投降,完全采用西方的知识体系。日本差不多是这么做的(脱亚入欧),苏联戈尔巴乔夫也想这么做,我国的自由主义者也想这么做。日本还算成功,但近些年也不大对劲;戈尔巴乔夫失败了,俄国人好像更喜欢普京;至于中国的自由主义者,从胡适开始就始终得不到多数民众的支持。像中国、俄罗斯这么大的块头,有这么深广的文化传统,想要全盘西化,我觉得不大可能。 第二种是回头看,到老祖宗那里去找自己的知识体系。我国的新儒家们想走这条路。他们也很能闹腾一气,前些日子居然鼓动得把孔子像弄得天安门广场去了,但是后来又悄悄搬到院子里去了,可见反对的人也是不少。新儒家民族自立的精神是可敬的,但是这条路恐怕难以走通,用老祖宗的模糊笼统的语言解释今日社会,总是隔靴搔痒。 第三种是不管它什么知识不知识,体系不体系,哪个眼前对我有用和就用它几句,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这办法在战术上有利,但是长远看,问题比较大。用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或可在实践中取得一些成绩,到一定时候也可以把实践经验“上升”成理论,但是这样形成的知识体系只能跟在实践的屁股后面爬行,就谈不到前瞻性和指导性了。这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是短期行为。 第四种是努力创造自己独立的知识体系。这太难了,可是再难也得做,属于千秋大业。回顾历史,你恐怕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最有自主性和理论勇气的是毛泽东。他不但希望中国人在政治上军事上站起来,而且试图创造一个既不同于洋人又不同于古人的的知识体系,让中国人在文化上也彻底站起来。我不说你们那些话,我有自己的一套语言(革命语言)。毛泽东的探索遭遇不少失败,也出了一些麻烦,但是我觉得,毛泽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自力更生”的路子并不错,与鲁迅的“拿来主义”同样有骨气。而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独立性、自主性,不是增加了,而是减少了,尤其知识分子,媚官的,崇洋的,复古的,拜金的,比比皆是,弄得老百姓越来越看不起文人了。有些知识分子在个人行为方面,显得很独立,但在知识体系的独立性方面就差多了。觉得自己站起来了,其实灵魂深处还是跪着,跪在洋人面前,或者祖宗面前 以上说的是我国知识体系的大背景。我所感兴趣的和有可能出点力的,只是教育领域。教育领域目前走的是什么路?我感觉基本上是上述第三种,一条机会主义的路。没什么明确的理论,也没有准谱,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往前推着走。不时从外国弄一些名词来舞弄一番,与校园里的实际生活几乎不搭界。校园里真正静悄悄地坚定地运行着的,是官僚主义、管理主义、训练主义、科举主义的大杂烩,近些年又添了许多铜臭。 有志气有出息的中国教育者,应该努力进行理论探索,看看能不能用几代人的时间,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教育知识体系,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非同小可。我不知结果会如何,但我认为应该试一试。 2011,9,2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