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教育公平还是教育效率的角度,学前教育都应该受到优先的重视。与高中生相比,幼儿是个更为弱势的群体,理应受到善待,正如一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照顾。 当前,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优先发展和投资教育正在形成一种风气。政府越来越愿意为教育花钱,教育越来越有钱,这种情况前所未有。随着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政府的钱如何花,成为现实问题。 广东省从2007年秋季起,农村义务教育学费、杂费和课本费全免,成为在全国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省份。与此同时,广东省还花费120亿元为高校负债埋单。但这笔钱花得是否恰当,颇值得探究。 重庆市的做法更符合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一是花费20亿元偿还义务教育“普九”欠债。二是实行农村教师津贴,以弥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机制之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收入有所降低的问题。三是一举解决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从1万名代课教师中招聘8000名公办教师,未通过考试落聘的代课教师将按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助。 在一些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经济发达地区,提出了扩大免费教育阶段的命题,例如珠海率先实行从小学到高中12年全免费。目前不少地方实行12年免费教育的设计,基本都是向上延伸,即在高中阶段实行免费。但是,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考量,其实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即向下延伸,优先发展和普及学前3年教育。 与高中相比,学前教育、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显然被极大地忽视了,成为当前我国各级教育中最为薄弱的阶段。2005年,全国近6000万3-6岁的儿童,只有2179万人入园就读,入园率仅为36.3%,在9个人口大国中,分别低于墨西哥和巴西39个和18个百分点。学前一年幼儿的入学率也只有六成多。我国幼儿教育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重,一直在1.2%—1.3%的水平。这一比例在巴西是5.1%,墨西哥是8.9%,泰国是16.4%。 无论从教育公平还是教育效率的角度,学前教育都应该受到优先重视。与高中生相比,幼儿是个更为弱势的群体,理应受到善待,正如一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照顾。同时,与高中生相比,幼儿是数量更为众多的群体,按照优先面向大多数人的原则,应当优先重视幼儿教育。而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已经显示,一般而言教育阶段越低,教育的社会效益越高。1999年OECD的研究报告,称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是“从投资中获益最多的教育阶段”。这与我们关于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2001年,我国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确立了“适龄儿童基本能接受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提出“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时要体现‘儿童优先’原则。”但根据目前的规划,2010年我国3-6岁儿童的入园率只能达到55%。这显然并不符合“适龄儿童基本能接受学前教育”的目标。在政府有钱之后,扩大教育公共服务的方向,应当是努力弥补那些“短板”,追求各类教育的均衡和协调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新一轮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如果能够按照“儿童优先”的原则,提升幼儿教育的地位,将其纳入公共服务的范围,优先普及和发展幼儿教育,应当是可以媲美高中教育免费的同样重要的教育政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