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语慧天下

当前位置: 栏目首页 > 教育知识 > 学校教育 >

小学数学中小学生探究习惯培养的研究

时间:2016-09-30 09:18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邹道亮的博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小学数学中小学生探究习惯培养的研究 东莞市东城区中心小学 邹道亮 一、关于小学生学习现象的思考 (一)关于
邹道亮的博客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小学数学中小学生探究习惯培养的研究 东莞市东城区中心小学 邹道亮 一、关于小学生学习现象的思考 (一)关于基础的思考 在面对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尤其是在成绩面前,最常听到的说法是“基础说”——“基础好”或“基础不行”等高度概括性的评价。成绩好,就是“基础好”;成绩不好,就是“基础不好”——那么,假如一个学生上一次考试得过高分,这次考试得了低分,接着的第三次考试是个“不高不低”的分数,能否还用“基础好坏”定论呢?学生当中出现成绩不稳定的情况是小学阶段非常普遍的现象,片面地以“基础” 一概而论是不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最终也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基础是什么?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课程标准的一些依据,我认为 “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基� ⒀胺椒ê脱跋肮摺U馊龇矫娲有『⒊錾鸵丫贾鸾パ刹⒎⒒幼饔茫有『⒖冀邮芙逃涂纪幌殖晌跋炱溲暗闹饕蛩亍H矫娌皇敲芏粤⒌模潜舜讼嗷ビ跋臁⑾嗷ブ圃迹⑶宜孀叛Я涞脑龀ず退暗闹兜南低承院涂砉愣鹊姆⒄梗胺椒ê拖肮咄怀龀晌跋煅澳芰Φ墓丶缘姆侵橇σ蛩亍N颐窃谂淖饕祷虿馐缘敝芯;嵊龅秸庋囊恍┣榭觯貉饽孔龃砹耍⒒垢氖焙颍惶疽簧�“哎呀!”,接着连眼睛也不转一下就做出来订正了,而且完全正确——不是知识、方法没掌握,而是没有经过认真审题、分析,盲目解答,使题目解答出错——没有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此外,计算时,抄错数字、符号、弄错计算步骤;解答应用题时,没把握住问题的一些关键字;等等,而造成错误的现象屡见不鲜——都是习惯性的错误,不是知识性错误和方法性错误。所有这些现象都体现为学生学习成绩不稳定性和学习习惯不稳定性。因此,我们在分析学生的学习现象时,不能以“贪快、马虎、不认真、懒惰、基础差”等组合定论,而应该从“知识基� ⒀胺椒ê脱跋肮�”等构成学习能力的智力基础和非智力基础去分析。 (二)关于“天性”的思考 小学生的脑海中常产生各种各样离奇古怪的想法,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敏锐的感受,他们常会好奇地提出一些疑问,或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孩子们的这些表现,恰恰是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等天性的表现。如果对他们敏锐的感受和强烈的探究欲望给予适当的指导,他们的表现往往会出人意料。正如大发明家爱迪生,当他成为影响整个世界的大发明家后,没有人再会笑话他小时候“孵蛋”的荒唐。但是,假如当初爱迪生的母亲对爱迪生的行为和表现也像他的老师、同学们那样采取歧视态度,而失去了培养的信心;或假如爱迪生因为周围人们的讥笑和歧视,放弃了自己各种奇思妙想和探究创造的欲望,而按人们的一般常识做个循规蹈矩的“乖孩子”,也许世界科学史上就不会有爱迪生这个响亮的名字了。学习和创新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关键在于创造性思维和意识、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习能力)从小得到培养和发展,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最终成才奠定良好的基� � (三)关于差异的思考 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学科之间存在学习差异,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似乎被教师们所容忍,而冠以“基� ⒅橇Α⑺嘉⑻�”等难以把握和改变的客观不同的抽象和深奥结论。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我认为其实不然。正常的学生在正常情况下,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学科之间出现差异,不仅仅是基础知识差异的体现,更多是学生赖以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差异。例如:(也是学生当中常常可见的)有的学生非常聪明也很勤奋,可是学习成绩并不见得很突出;有的学生并不是很聪明但善于学习,学习成绩却很突出;有的学生思维反应偏慢但很刻苦,学习成绩也会很好;有的学生在低年级成绩很好,上到高年级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了;有的学生在低年级成绩很差,上到高年级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有的学生语文成绩很突出,其它课的学习表现却不怎么样;……象学生这样的种种情况,如果用“基� ⒅橇Α⑺嘉⑻�”等概念根本就难以解释,就算能——解释起来也很勉强,并且难以有效地转化。究其原因,症结还是在于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相对知识的发展有缺失或平衡发展。掌握造成差异的根源所在,“对症下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平衡发展,他们最终才能学会学习,才能自主学习,才能善于学习,才能学有成效,全面发展。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思考,我认为——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只有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得到良好的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才能体现。而习惯培养的优劣,对学习能力和效果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关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思考 善于学习,就是善于发现并设法解决问题。对比各种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更能体现到学习能力诸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综合运用和影响。“探究行为”则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quo;……。”按照他的观点,数学的教学,教师应创设探究的情境与机会,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 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如同数学家发现新的数学定律般的探究活动,通过自主的探索、研究,把数学知识“再创造”出来。研究性学习,是贯彻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创造性思维、学习情感和习惯的最理想的途径之一。 三、培养探究习惯的实践体会 教学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学生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学习能力去独立自主地进行新的学习。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其中,关键因素是学习的习惯。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知识的活动中,更应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引导和培养。我在课题研究中,侧重对学生的探究习惯的培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有如下的心得: (一)对数学课堂教学观念的思考和实践 课程改革,就是要做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必须在“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力、情感、个性等都得到发展”。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在课题研究的实验中,我们体会到,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一基本观念,实现教学中学生主体学习地位的回归和发挥。应该做到“六让”: (1)让课堂教学从“师本”回归“生本”。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显而易见是占着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脱离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就会失去学习的方向;或者教师不预先设计好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师认为应说的每一句话),一节课就无法顺利进行。课堂成为教师充分展现口才和自我的场所,而学生顺理成章地成为忠实的接收器。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师本成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体现,而早已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只成为教师心中一种含糊的观念。要突破“师本”的束缚,体现学生为主体,就必须淡化“教师是传授者”的角色观,重新建立起“教师是设计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下,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研究性的“做数学”的活动,去获取新知,并从中学会和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使课堂教学实现“生本”的回归。 (2)让学习内容回归生活。 传统教材是“一本正经”行天下,忽略了时代的发展及学区、地域不同所造成的学生差异,并且有“繁、难、偏、旧”等因素的存在,而造成学科的教学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起来倍感困难。其实,数学是源自大众生活的一门科学,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发展。要引导学生多观察、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学生学会和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体验、情感,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仅仅可以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传授了知识、思想,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引发了探究行为,培养了学习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生活资源,才能让学习回归生活。 (3)让教学过程活动化。 活动化,就是把课堂教学设计为由活动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探索、体验、获得知识。做法是:依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特点,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不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分析、讨论、合作、交流、实践、游戏等活动去自主发现学习的“做数学”的活动化的过程。并充分使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活起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状态,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活动产生和保持强烈的参与兴趣和探究欲望。 (4)让组织纪律与教学的矛盾在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中无声的化解。 与此同时,我们把解决课堂纪律的问题与课堂教学活动化的问题有机结合进行研究。我们认为:学生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纪律问题,这就使得课堂纪律的组织问题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时关注的焦点。教师因此对学生的训斥或口头命令学生要如何如何地去守纪律,这样的处理方法绝对是违背《课标》的理念和基本要求的。那么,如何做才能妥善的处理好课堂纪律的组织问题,使课堂教学受学生违纪的干扰影响降到最低,使师生能轻松获取理想的教学效率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如果学生总是处于乏味地听讲或练习的状态,疲劳会导致违纪出现;如果学生有了无事可做的时间或机会,就会有人违纪;个性强的学生如果挨了教师当堂的批评,逆反心理会再次引发违纪。通过对比研究和实践,我们总结了一个经验:课堂教学要做到“四要”:要以适当的方式调节学生的身心状态;要以适当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和时段里都在参与学习(有事可做、没空闲的机会);要以适当的方式让个性不同的学生保持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状态;要以适当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参与积极性。而要实现这些,最好的途径就是使教学过程活动化,使学生始终参与到以个体探究活动和合作探究活动交互的自主学习活动中,把课堂纪律的组织问题在活动组织当中无声地化解。 (5)让研究性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活动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设计者和参与者”。这一角色观决定教学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学生能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心理状态及习惯去独立自主地进行新的学习。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小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是十分敏锐的,他们的思想和思想有时连大人都不可思议。事实告诉人们:不要老是持“小孩不教是不会的”这样一个观念,多观察他们的生活,把握并加以引导他们生活表现出来的一个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或做法,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去探索个究竟,会有成年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孩子们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思维,他们是可以发明创新的,关键在于作为成年人的家长、教师是否肯定了他们生活中种种想法,是否有鼓励的语言及行动、知识、能力和习惯各方面的培养和指导。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创设情境与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分析、讨论、合作、交流、实践等研究性学习活动,把数学知识“再创造”出来,可以减少和避免许多繁杂的教学负担和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学习情感和习惯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 (6)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课堂得到必要的指导和充分的发展。 师生关系回归平等,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是构建和实现师生关系平等的基� N以谑导蟹⑾郑航淌υ诳翁媒萄е腥绻茏龅匠浞肿鹬匮难氨硐郑鹬孛恳桓鲅姆⒄棺刺斡胙难盎疃钥砣莺湍托亩源肮讨谐鱿值奈侍饣蚶眩脱黄鹨院献鞯淖刺薪涣鳎耘笥训纳矸萁薪恍模�“人本”的观念给予每一个学生必要的引导,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发展的状态。小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奇思妙想、对事物敏锐的感受等等,都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创造宽松融洽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表达每一个感受或想法,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尽情的展露、最充分的尊重和最必要的引导,利于学生个性和学习的发展。我们同时发现:这样做,学生往往有许多意外表现,使课堂教学过程中泛起点点喜人的星光。 (二)对培养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个体探究意识的思考与实践 意识是习惯养成和保持的基� 0镏魅诽骄垦暗哪康暮鸵庖澹醚咨硖逖樘骄垦暗淖饔煤鸵庖澹し⒀灾魈骄渴侍獾男巳ぃ桥嘌骄肯肮叩钠趸H绾问寡难盎疃凶跃跞ヌ骄垦埃也扇×巳缦碌囊己图だ胧� 1、明目的、知意义。 a、学期开始,向学生说明探究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探究学习对学习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去探究学习。同时,让善于自主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学生现身说法,谈探究学习的体会。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初步明确了探究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b、在组织有效的探究学习活动后,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的办法,进一步帮助每一个学生整理体会,加深其对探究学习活动的认识。问卷如下: 学 习 情 况 a.通过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后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想方设法或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解决了 b. 通过对学习内容发现问题后通过与老师同学得到解决 c. 是通过对老师同学发现问题并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学后感 a.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而且感到解决问题都不再困难 b. 没有不明白的地方,但解决问题仍感到有困难 c.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且解决问题感到还很困难 学习信心 a.有 b.一般 c.没感觉 实验中,任教班级(六年级)共102名学生,开学时(刚接手)即对学生进行调查,都选择了A项的学生仅占21.7%,大部分学生选择了B项或BC项。开学后,经过指导和动员,学生明确了探究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且有了几次探究学习的学习体验,再次进行情况调查,选择了A项或 B项的学生占了81.4%。调查表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情况有了明显的转变,帮助学生明确探究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必要的。根据两次答卷情况,及时与学生总结经验,进一步鼓励探究学习。针对选有A项或B项的学生,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及时与他们个别谈体会、找原因,正确引导与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探究学习的信心。 2、激兴趣。 学生对探究学习有了认识和体会,还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探究学习兴趣,调动起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我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作业和单元自测的设计中,都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创造竞争的情境和成功的机会,激励他们知难而进、积极进取,在克服困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设计有一定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并创设合作交流的探究学习氛围。启发、诱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让中下生回答较易的问题,难度大的由优生回答,做到人人参与。遇到学生答不出或答错时,耐心启发、诱导、并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加以解决。帮助、表扬和鼓励“三结合”,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自己会学、自己能学,增强了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探究学习兴趣,形成心理上的良性循环。 3、导方法、促能力、养习惯。 要使学生的学习摆脱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使他们的学习行为自觉、得法、有效,必须教给方法,让他们具备善于自学的能力。我着重从五个方面指导学生: (1)了解教材编排的特点和规律。 沿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和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在编排上都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每个课例都基本围绕“引起——导入——思考解决——做一做——练习”五个环节编排内容,有机渗透了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因素。同时,设计编排上图文并茂,用颜色区别、指示出重难点,讲述与质疑并存。让学生了解、认识教材这些编排规律和设计特点,探究学习活动有了指引,学生就能抓住重难点去探究学习,自主展开探究活动,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的本质就在于突破了习惯上的限制,实现了质的发展。教材的编排,是受编者的主流意识限制的,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的局限性。如果教学仅仅停留在教材书面材料的要求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必然限制在教材反映的思维范围内。但是,如果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突破教材既定的思维模式,主动去探讨和发现新问题、新方法,就能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突破,实现质的飞跃,达到创新思维。如:小学一年级第一册数学课《9加几的加法》。教材编排了一道例题 9+6=http://www.4wwj.com/?。教材先是直观展示了一幅图:左边9个〇,右边6个〇,从右边6个〇中分一个〇移到左边,得到左边有10个〇,与右边剩下的5个〇合起来,就得到了9+6=15。这是10以内数加法中的“看大数拆小数”的思维模式,也是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方法。但是,算法并不是单一的。如果按照教材这种思路完成教学,学生的思路就停留在例题“看大数拆小数”的思维模式中。老师对教学进行了这样的处理:完成了例题教学后,引导学生讨论:你有不同的算法吗?学生围绕提示进行积极的探讨交流后,很快得到了一种新的算法:从左边9个〇中分出4个〇移到右边,合成10个〇,10个〇与左边余下的5个〇合起来就得到9+6=15。这是不同于例题思路的思路,学生的思维由此得到了突破和拓展,实现了思维创新。这个例子表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渗透探究意识的培养,对帮助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和发展创新思维有积极的意义。 (3)培养学生圈点、勾画、批注、标记和操作的学习习惯。 要求学生在探究学习时,边看书边理解边动笔,把重点知识、关键词语、解题方法或不懂的例题、难理解的词句、想导的问题,用圈点、勾画、批注、标记等几种方式划批出来。课文中有图解指引的或可以借助某些方式、途径辅助解决的,要求学生动手按图操作或画一画、摆一摆、比一比等。通过这些方式对学习内容及问题进行自主的思考,既强化了对学习内容的分析与理解,又积累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经过操作、阅读、分析、理解,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个概念的关键字词“都”、“相同的数”、“零除外”划批出来,引起注意和思考,再通过自主的探究方式去分析和理解。通过这样的学习行为,学生学起来有章可循、有趣味,且哪些懂了,哪些还不懂,做到了心中有数,更便于对问题和探究方向的自我把握。 (4)在探究学习中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质疑问难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习方法中极重要的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对新知大胆质疑问难的习惯,不仅会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去理解知识,而且能从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我的做法是:a、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深入理解新知,不仅运用好圈点、勾画、标记等划批方法,还要对难理解、不理解的知识提出疑问,记录下来;b、每节新课前,先让学生质疑问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其价值,必要时把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板书出来。通过这样,强化学生学习时质疑问难的意识;c、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积极思维,通过操作、讨论、分析、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去破疑解难。如:“分数的意义”。学生质疑:什么是单位“1”?为什么要“平均分”?带着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学中师生共同研究,人人参与,通过操作、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解决疑难。在“质疑——解疑”中,让学生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这样,既提高了学习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了兴趣。 (5)教给比较的方法,培养发现新知识点和问题的能力。 比较是学习数学普遍运用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去发掘新旧知识或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住的知识点去发现和思考,对学生学习连贯性大、系统性强的知识有积极的作用,利于提高学生的针对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质量。我是用“先扶后放”的办法去指导学生的。如:在教学了第十一册第一课“分数乘以整数”后,布置学生自学第二课“一个数乘以分数”,要求学生把两课书的知识进行比较,解决三个小问题:(1)两道算式各有什么区别?(2)意义有什么不同?(3)计算方法一样吗?教学第2课后,及时与学生一起总结运用比较的方法去学习的情况,使学生对如何运用和用好比较的方法去学习、去发现新知识点,有了明确的认识。接着,放手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独立去学 “分数乘法”第3课的内容。新课后又及时总结经验,加深认识,鼓励运用。几节课后,学生已能熟练运用,探究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6)鼓励在探究学习中创新求异。 探究学习不仅仅要求学生弄清书本知识,还要允许学生突破书本限制,思考与例题有别的思路及解法。只要学生的想法是有道理的,课堂上均给予让其发表意见的机会,并充分肯定和鼓励,助长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求异的探讨风气。例如:一年级的练习题: 看图列式: 学生对图意有多种表达意向和列算式的方法,允许学生发挥自主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激发创新求异的愿望和思维活动。这样,不仅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为教学增加了活性空间,同时使学习活动增添了乐趣,使学生增强自信,促进探究学习习惯的养成。 (7)对抽象的、难理解的课例,精心设计提纲,指引探究活动。 教材中抽象的、难理解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感到吃力甚至困难。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设计提纲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有效的方法。如: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设计如下提纲:(1)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各一个,并找出和标记长、宽、高(或棱);(2)自己量一量、比一比、算一算,看能发现什么?通过提纲指引,帮助学生理顺思维,引起对重难点的注意,使学生能轻松自主的把握探究知识的方向,减轻了学习的难度、消除了学习习中觉得困难的心理负担,调动起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就能轻松地完成学习,并保障了学习质量。 (三)教学活动中培养探究习惯的方式方法的思考与实践 1、激活数学知识,让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活动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数学知识乍看显得“枯燥”、“死板”。原因在于:书本知识都是前人创造的、是现成的。如果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区域性及其对实际生活的经验及感受,而一味照本宣科,教学必然会愈枯燥、死板,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就会越来越低,甚至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负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状况及教学目标的需要,很有必要在不脱离教学目标及要求的前提下,重组教材或依据教材重新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教学材料(尤其以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基础及技能为材料来源)及教学思路,并充分使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让信息技术与学科充分整合,强化探究活动的途径和兴趣,使要传授的数学知识“活起来”、更贴近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为主,对知识进行“创造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第九册《梯形的面积》时,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重新组织了教材:教师课前发给学生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分别画出两个相同的任意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并标明和量出它们的各边和高的长度,剪出来。上课时教师要求学生以这些梯形为操作材料,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取任意两个梯形,能拼成学过的哪些图形?(2)比较一下梯形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联系,得到一些怎样的规律?(3)根据这个梯形与拼成图形的关系,怎样求出它的面积?教师把这些问题设计成表格,让学生边操作探索、边填写记录。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愿望。学生用不同的拼法共同合作探究,结果发现了求梯形面积的不同情况,并归纳总结出了求梯形面积的公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适时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整理知识,加深理解。整个公式推导过程,学生完成没有依赖课本,而是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创造”了梯形的面积公式。从而说明,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理、调整,运用好教学媒体和资源,可以激活数学知识,给学生的自主探索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无限制地拓展了学生自主发挥的思维空间,锻炼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的广度和深度,培养了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 2、让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产生探究数学奥妙的浓厚兴趣。 数学源自生活,现实生活不能没有数学。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引用具体的现实生活实例作为教学资源,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体验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是端正学生数学学习观念所必需的,更重要的是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播撒探究数学奥妙的种子。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时,如何处理好“四舍五入法”的产生、作用及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牢记,并且学起来更主动、更有趣味、有体会呢?我充分研究了教材,思考了多种方案,最后决定不采用教材既定的的教学材料,而重新设计了一道学生熟知并已有一定经验的实际生活问题,作为教学的关键材料。一上课,我就出示了这道讨论题:如果你到市场购物,售货员用计算机算出你应付款4.354元,你怎样付款才能使这笔交易令双方满意呢?4.355元呢?4.356呢?学生一展开讨论,很快就发现困难所在:人民币的面值里面无法给付 “0.004元”、 “0.005元”、 “0.006元”。怎么办呢?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子就激发了,热烈地展开了讨论。最后,学生们一致认为:0.004元不够1分钱,如果付给1分,则自己的损失过大,因此不能给付;0.005元是半分钱,考虑到商家在交易中付出的劳动更多,应该付给1分;0.006元超过半分钱,如果不付给1分,则商家的损失过大,因此也应该给付。学生的讨论结果完全正确,也正是解决“四舍五入法”的产生、作用及方法所需要的基本的主观认识基� U馐保淌σ蚴评迹佳芙岢�“四舍五入法”的产生、意义及方法:“四舍五入法”的产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四舍五入法”的产生解决了实际生活中利益分配的矛盾;“四舍五入法”的方法是小于5的部分舍去、大于4的部分要向前一位进1。因为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及小数乘法已经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最充分的调动,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内心充分体验了探究学习的成功,并且从中深刻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及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加深了对数学的认识。这些体验和认识,必然成为学生学好数学、探究数学奥妙的不竭动力,直接影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及习惯的效果。 3、让学生在开放性思维状态下体验和感悟数学的“无限”,树立探究“无限”的意识。 教材中所提供的学习材料,对学生的思维空间带有一定的既定性。更大的思维空间,仅从教材提供的材料是体现不出来的,这是教材编写的一个局限性,恰恰又是数学之所以“死板”的一个原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必须突破这一限制,适时地、大胆地挖掘教材的广度与深度,为学生创设解放思维的机会和情境。 如上面所例举的《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设计。要求学生用任意的两个梯形去拼,这样就解放了学生拼的操作规则与思维的空间;再要求学生探究所拼成的图形与梯形的联系与规律 —— 因为拼成的学过的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关系与规律就产生了若干种不同的情况,为学生的思维及认识提供了更大的范围;最后在探究梯形面积怎样求时,学生根据三种不同的情况,归纳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使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得到了调动。整个探究的过程突破了教材的限制,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体验了数学方法的“无限”与“有限”。 再如:在教学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在一分钟内写出尽可能多的等于 1/2 的分数:1/2 =( )。这道题的答案是无限的,具有极明显的开放性。学生写出了之后,教师问学生:还可以写出多少个?学生发现:等于1/2 的分数是写不完的。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把写出的分数按分母从小到大的顺序用等号排列起来,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对教材进行了重新设计,把握住教学材料丰富的极限思想,一个 1/2 =( )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完全的开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愿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由发挥,并且没有停留在课本的要求上,而是进一步深入合作探究,通过手、眼、耳、脑的充分感受、验证比较,不仅仅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还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促进了探究学习能力。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数量上感悟到与1/2 相等的分数“写不完”,有“无限多个”,并在“无限”当中存在着无限的数学规律。使学生在体会“无限”之中树立探究“无限”的意识。 4、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增强独立、自主地探究学习的信心。 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更多的以个体活动为主。学生能否在学习活动中独立、自主地探究?怎样探究?都在心理上影响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直接影响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探究学习的方法,还要创设多种多样的运用机会,帮助学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如:操作(等分、裁剪、拼拆等);画图;分类;转化;类比、联想;归纳、质疑;等等。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各种颜色不同、大小相等、图形各异的纸片,让学生探究分数的意义,学生就必须会等分、裁剪、拼摆等操作技巧,还要运用到分类、比较、归纳、质疑等思维方法。又例如:几何教学中,学生要能独立地进行画、剪、割补、拼拆、测量等探究知识所必需的操作技巧,才能主动地获得几何图形的概念和关系。如前面所例举的《梯形的面积》一课。总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独立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探究学习的技能、方法。这样,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才有事可做、有路可走、有法可想,才不会感到困难,从而增强了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 5、让预习活动和课外活动也“探究”起来,创设更多自主探究学习的锻炼机会。 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是教师设计、引导进行的,仅仅靠课堂教学这种主、客体共存的教学状态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是不足够的。研究表明这样一种明显的规律:你听见——你会忘记;你看见——你会记住;你做了——你学会。数学的学习,强调:“做数学”。习惯的养成也同样,要在“做”中养成。因此,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完全独立地制定探究学习的计划、自主地运用探究方法去探究学习”的机会。课前预习和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好机会。 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课前,教师这样布置学生预习:请你用有别于课本上的方式或图形去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相信学生,他们的表现往往会出人意料。学生在预习活动中运用探究的方法去预习,不仅可以提高预习的质量,锻炼与提高自主独立探究的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独立“再创造”数学知识的机会和体验,促进了探究学习意识的强化与习惯的养成。 除了预习活动也应探究起来之外,还可以适当创设和利用课外的机会,调动学生个人或学习兴趣小组的积极性,进行探究活动。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的课前,布置这样的一道兴趣题给学生:给你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弯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探究活动中产生了异见,然后发现答案有四种不同的情况:6和4、7和3、8和2、9和1(5和5成正方形)。此外,安排一些课前的调查、实际活动(如调查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情况、查找相关的资料、研究有一定专题的数据资料等),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探究意识及习惯的好机会。学生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既体验了探究学习的乐趣,又强化了探究意识与习惯。 6、让每个学生及时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强化探究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探究学习的过程是让学生自主地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充满思考、富有趣味的情境,让每个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探究学习既新奇又安全,在探究学习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有多少、取得的成绩大小如何,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任何努力都得到了尊重和保护,自己也能像数学家一样创造性地发现数学规律、原理,产生成就感。 学生的个性是多元化的,兴趣也是多向性的,他们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有敏感而独特的体验。多留意他们生活中表现,捉住机会加以启发指导,能使他们思维和能力以及促成思维和能力得以最大发挥的学习习惯得到锻炼和发展。我们教育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要使每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独立自主地长足发展。教是为了不再用教。一句话:授之予“渔”,以习养之。 (本课题研究成果2004年4月通过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专家组鉴定)
文章来源: 免费上网卡:www.cengwangqi.net 发布,转载须注明出处;
[转载]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复习资料
IGSPP:[3]课程模式
寻找方法,快乐学习
荣格心理学的治疗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