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了。 因为中国的播音主持教育可谓世界首创,绝无仅有。像中国传媒大学国际课程班就会明确地告诉学生,到国外只能选择相应的传播学或大众传媒等专业,因为国外没有播音与主持专业。一般外国的节目主持人也都是学新闻出身,特别是美国,如CNN等新闻节目主持人,大都是有着几十年新闻记者经历的资深记者。所以,当你再听说哪位央视著名主持人又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传播学或者新闻学而不是播音主持时,就不用再感到奇怪了。 纵观我国的教育事业,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烙刻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具有“中国特色”。而播音主持教育,又因为它只存在于我国,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新闻艺术语言课程,因此把其称为“中国式播音主持教育”就更贴切不过了。 中国式播音主持教育历史 最早于50年代,我国就曾举办了四期有关播音与主持的专业培训。后来在这个基础之上,1963年正式设立了中文播音专业。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当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人才需要;再者就是培养高层次的传媒人才。截止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三百多所学校,像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天津师大的国际女子学院等,都先后设立了播音主持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也就是原来赫赫有名的北京广播学院,1963年成立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播音系,也就是现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前身,这是中国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最早、而且影响最大的学校。在近50年的时间里,播音系已向全国各地广播电视机构和其他传媒机构输送各类毕业生2000多人,其中许多人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优秀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像《新闻联播》的李修平、康辉,《焦点访谈》的敬一丹,《第一时间》的欧阳夏丹,《正大综艺》的王雪纯,《SK状元榜》的徐春妮,《体育新闻》的宁辛,《中国电影报道》的涂经纬,《交换空间》的王小骞……这些深受人们喜爱的播音员、主持人,都是毕业于此。 中国式播音主持专业艺考 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就不得不提到艺考。艺考,是我国选拔艺术人才的特有考试制度,每年年初举行。大部分的院校一般在2月底开始报名,3月陆续进行专业考试和面试。2005年,国家在调整高校专业名目时把播音主持专业从新闻类专业调到了艺术类,由此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也加入到了艺考的行列。 一般来说,各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艺考内容大致相似。基本考查内容包括:普通话发音与吐字,语言表达、即兴评述,思维理解、形体礼仪等。考试形式分为两种。一、有稿件的。它可以再细分为文学类的作品和新闻类的作品。文学类要表现出情绪情感,而新闻性的作品或是社会知识性的作品则需要把内容说清楚。二、没有稿件的,比如讨论和即兴演讲等。这些是考查学生在没有稿件的情况下,现场组织语言的能力。 艺考考生先参加所报考院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拿到专业合格证后,参加高考并达到高考录取的分数线,按成绩先后排名择优录� U庵秩瞬叛“蔚闹贫韧淮嬖谟谖夜部沙浦�“中国式播音主持专业艺考”。 中国式播音主持教育的反思 事实上,“中国式播音主持教育”已经受到了外界不少的质疑,引发教育反思。 首先,院校的专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学养丰厚,业务方面也有相当的优势,但仍有许多毕业生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偏窄,后劲不足。而且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教学方式也主要是“单向式”、“灌输式”。 其次,节目主持人不是一个纯粹统一的职业,而是一个由不同职业构成的工种概念,大多数人却把这些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士看成纯粹的同一种人。常年播音主持教育的最大失误在于没有分门别类地培养电视节目主持人。 最后,播音主持,一般理解为播音与主持。播音员所需的技巧比较单一,主要是规范的语音、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播读新闻以及配音的技巧等,这些通过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基本都可以掌握。主持人应当具备新闻素养、知识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场面驾驭能力、艺术表现能力等,这些或是通过常年学习获取,或是在生活经历中积累,并不是几年主持人专业教育就能够提供满足的。 中国式播音主持教育的改革 的确,中国式播音主持教育也面临着改革的必要。 首先,播音可以作为一个专业独立存在,这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等院系的传统强项,基本上可以沿袭原来播音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培养学生吐字发音、播读新闻和配音的能力,给各级广播电视机构输送播音员和配音人员。 其次,主持这部分,我认为应该由一个专业分向新闻主持和娱乐主持两个不同方向。因为新闻主持人和娱乐主持人从本质上来说是“记者”和“艺人”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不应该放在一个专业用同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 另外,改革还应该开放更多的教育资源,拓宽教育平台,创新教育发展。既然学院派的传统教育存在误区与盲点,那就应该充分利用其他的社会资源去弥补不足,填补它的空缺。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教育培训机构。他们具有整合资源的优势,并拥有先进的市场运作经验,特别是在专业教育领域早就做到了“精”(精炼)、“准”(准确)“实”(实效)。 如西岸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在播音主持教育上,开创了两个“重视”。第一,重视课程的包容性。“学历+就业”的课程设计,包括学历知识与就业技能的内容。同时将知识的趣味性与技能的实用性发挥到最大。第二,加大对实践的重视程度,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一线聘请富有播音主持实践经验的资深教师授课;二是加强学生实践训练的环节和课时。 “中国式播音主持教育”的改革应当吸纳这些养分,吐故纳新,才能不断推动教育前进的步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