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环境,师生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心理学家认为幼儿一般都能在1-6岁的时间里,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习得母语。语言习得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到幼儿的语言发展。一旦幼儿的语言发展受到不良因素的阻碍,就会给他的生活、学习带来不便,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如果不及时进行弥补,很有可能形成语言障碍、沟通障碍、学习障碍等异常问题,对其一生的生活学习造成影响。 案例:城城是个可爱的小男孩,今年3岁多了。他是在上学期来我们班的。虽然还是小班的孩子,但都非常活泼可爱,都能用简单的话语和老师同伴聊天,可是城城却“默默无闻”,总是看着别的孩子玩闹。有时候,看到其他小朋友积极参与构建游戏,玩得真开心,他也会走过去一起玩。我也来到他的身边,想看个究竟,城城到底有没有和别的孩子进行语言。城城就这样默默游戏着。 可见,城城在语言发展上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我对此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 一、幼儿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 根据笔者经历及探索归纳为两方面即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先从学校因素进行分析: (一)学校因素 1.幼儿发音不清楚时幼儿教师急于纠正,却使幼儿丧失了说话的勇气 幼儿语言器官及其功能还不够完善,有个别字词的发音很难掌握,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当听到幼儿吐字发音不准确时,有的幼儿教师急于纠正幼儿的发音错误,严加教育纠正,幼儿反而不能很好得改正,同时也丧失了说话的勇气和信心。在之后的语言发展中,幼儿对语言产生恐惧退缩的心理,害怕让自己发言,生怕出错遭到批评,这样恶性循环,幼儿语言发展迟缓是在所难免了。 2.当幼儿答错问题时马上予以否定,使得幼儿的语言发展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上课时答错问题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站起来紧张地忘了想说什么;有的是被老教师叫起来,但自己没想好;有的是误解了教师的问题。当幼儿答错问题时,有的幼儿教师马上予以否定,而没有分析幼儿答错的情况及原因,直接予以否定却没有加以引导。这样的教学会使得幼儿不敢说,敢说但一旦说错也不知道错在哪里,或者说知道错在哪儿却不知道怎么改正。长此以往,幼儿在接受语言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反而丧失了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 .当幼儿不专心时强求其统一 幼儿年龄还小,思维集中的时间较成人来讲短很多。上课时,有的幼儿会脱离集体,注意力不集中,这与其年龄特点是分不开的。但除了这些特点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比如幼儿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对此活动不感兴趣等。教师如果忽视了这些情况,当幼儿不专心时加以当场批评教育或强求其专心,幼儿就会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也就会不积极地发言或参加一些课堂游戏活动,这样对幼儿语言的锻炼和语言的交流都起到了不利的影响。 4.对语言能力强的幼儿不及时的表扬,使得幼儿语言能力的下降 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发展水平略高些,因此会比较喜欢参与课堂的游戏或回答环节,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当此类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时,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表扬,幼儿的积极性会有所削减,若长时间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表扬,幼儿就会开始对语言学习变得冷漠,以至语言发展的缓慢或不能达到理想的发展水平。 5.教师忽视不爱说话的幼儿 有的幼儿在幼儿园不爱说话,在课堂上也是一言不发,其实心里是知道想说什么。这样的幼儿大多性格比较内向,胆子小,怕出丑。教师如果忽视了此类幼儿的存在,没有积极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习惯,此类幼儿的语言得不到机会去锻炼,那么其语言发展也会比较迟缓,对其性格发展也是不利的。 6.教师没有提供丰富的语言运用和学习的机会 教师在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在自然的生活环境中,幼儿更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有的幼儿在教学活动中语言表达能力很差,但在日常生活中却语言流利,口齿清楚。在幼儿的自然生活环境中,教师若不注意提供语言交流或表达的机会,就错失了发展幼儿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课堂上,教师若只重视教给幼儿多少知识内容,而不注重幼儿的独立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发,这样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家庭因素 1.家长没有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宽松的家庭语言环境。 家庭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开始,家长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启蒙老师。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的关系,宽松的家庭氛围可以促使幼儿愿意与大人说话,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有的家庭,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只顾自己工作,很少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或者孩子是有祖父母带领,而祖父母由于自身知识水平的有限,缺少对孩子正确的语言教育,更有甚者,家庭出现家庭暴力,严重影响了孩子语言的发展,使得孩子不愿和大人说话,胆子小,口齿不清楚。 2.家长自身的语言不文明,不规范,直接影响到了孩子的语言发展 在家里,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因为孩子学习语言,首先是听家长的话,然后模仿家长的话,因此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语言。有的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有限,导致普通话不规范;或者有的家长素质低,说话不文明,他们的孩子大多也会跟着学习他们的语言,时常出现普通话不规范,粗话脏话的现象,这是言传身教的结果。 3.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不善于倾听孩子的谈话 多与孩子交流既可以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也是给孩子创造语言表达机会的重要途径。所谓交流,是家长和孩子的交谈,因此谈话的内容应该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而良好的情绪气氛有利于孩子使用语言。有的父母并没有重视到这方面的付出,很少会安排时间来和孩子交谈,对孩子的要求及想法无动于衷,或者不愿意耐心得听孩子把话讲完。这样孩子感受不到温馨和放松,也不愿意把发生的事情及自己的想法要求透露给家长,长此以往,孩子的话少了,语言表达发展得不到锻炼,性格也变得叛逆,冷漠了。 4.家长的过度溺爱 现在家庭普遍经济条件改善了,有的家庭更是达到了小康水平。家里独生子很是普遍,有的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过分得溺爱,幼儿不需要开口,各种各样的需求就能得到满足。当幼儿开始会说一点点话的时候,父母便很明白了解孩子的需求,经常是幼儿一个手势或一个词,家长就可以马上办到,帮幼儿完成心愿。这样的话,幼儿便没有动力去把话说完整。长久下去,幼儿的语言水平往往停留在低水平,得不到提高。 二、幼儿语言发展迟缓的解决策略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认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如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呢?我们也可以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的改善来分析。 (一)幼儿园 1.多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计划得带领幼儿直接观察事物,给幼儿多创造观察 的条件,引起幼儿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加游园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树木,花草的变化来感受秋天的气息。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幼儿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查找,积极得发言。教师还可布置课后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诉述秋天来了,花儿草儿的变化等。这样,幼儿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同时语言水平也潜移默化得提高了。 2.多听 培养幼儿的习惯,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 常会感受到一点就是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当教师绘声绘色得讲故事的时候,幼儿都会那么得全神贯注。根据这一点,教师可以让幼儿多看一些色彩丰富的图片故事,让幼儿边翻看边听故事。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时,将幼儿带到了幻想中的通话世界。幼儿就会一遍一遍得倾听。但是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就得在教学上花心思了。教师要采用多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方法,指导幼儿倾听,让幼儿慢慢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多说 良好的语言水平,说是关键的一步。幼儿园课堂是对幼儿进行说话训练的主要阵地。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水平,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有的幼儿喜欢发言、积极发言,可有的幼儿却不愿意积极发言,其语言水平也得不到训练。教师教学应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发展,调动幼儿发言的积极性。这时候教师需要在上课时多与幼儿互动,多照顾一些内向的幼儿,让每个幼儿都可以各抒己见。教师还应该善于利用幼儿来园、饭后、游戏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得与个别幼儿进行交谈,给幼儿创设一个说的环境,让幼儿练习说话,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4.多练 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巩固很重要。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多练也非常得重要。幼儿正确的发音,清楚的吐字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掌握。这就得让幼儿反复多加练习,逐渐掌握。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多练的环境。让幼儿在多练的过程中,掌握句子的结构,词语的用法。幼儿学习语言,主要靠模仿。教师要结合实际,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扩大并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二)家庭 家庭在幼儿语言发展中占着先天的优势。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全面配合,幼儿语言教育亦是如此。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家庭特点,发挥家庭优势,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就成了事关重要的问题。以下几点是笔者根据亲身实践的一些体会: 1.家长要注意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语言发展观 幼儿语言教育和语言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乐于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学会正 确得表达自己,语言得体,喜欢听故事,喜欢看图书,学会讲普通话。家长要注意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语言发展观。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过于着急。家长应理解幼儿语言的能力,能用一些幼儿可以理解的词汇来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同时利用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2.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家庭语言环境,积极与幼儿进行沟通 幼儿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民主,便会更加得 愿意与人交流。家庭本身所具有的亲情和和谐,更能创造出一个和谐的语言环境。幼儿可以在快乐的语言交流中,感受生活的乐趣。这就需要家长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来和幼儿进行交流,可以通过讲故事、提问幼儿在园的新鲜事或问幼儿的愿望等方式进行。经常的交流可以提高幼儿的说话兴趣,增加幼儿说话的机会,促进其语言发展能力。幼儿从想说、愿意说、喜欢说、到会说,慢慢进步。 3.提高家长自身语言水平与修养,然后来影响幼儿 言传身教一直是一个经典的古训。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语言水平和语言修养,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语言水平和修养。幼儿很多的说话习惯很大程度上受成人的影响。所以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做到口齿清楚、语言流利、表情丰富、态度亲切。在跟幼儿的交流中,特别要注重表达清楚得体,同时积极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 4.搭建一个交往平台,拓展幼儿的交往空间 幼儿的语言学习,离不开交流实践。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沟通。幼儿在社 会生活中,不光要学会和家长交流,也需要和同龄人或陌生人交流。家长应从小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鼓励幼儿走出家庭,拓展交往空间。幼儿在与外界的交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发展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而幼儿年龄较小,社交的机会比较少,这就需要家长的创造机会了。在交往过程中,家长要学会倾听幼儿的愿望,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引导幼儿体验不用的语言表达,让幼儿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感受真善美的人间真情。 总之,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的全面配合。只要家长和教师有这份心,同时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积极实践,持之以恒,一定可以帮助幼儿和谐得发展语言。 (责任编辑:风格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