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良好的课堂语言艺术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运用富有艺术情趣和魅力的教学语言,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
课堂教学语言在形式上,要讲究语调、声调、音量等几个方面,因为声音是影响教师语言魅力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在师范大学就应该训练自己的声音,让它协调、美妙、悦耳、动听。在教学工作中除了讲解的内容精深之外,提高课堂语言表达外在形式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首先,要讲究语调,也就是说话的腔调,注意高低抑扬和轻重缓急的调配和变化。在一段文章或一句话里,哪儿该轻,哪儿该重;哪儿该缓,哪儿该急;哪儿该抑,哪儿该扬,教师都要反复训练,准确把握,成竹在胸,否则从头到尾一个音,不但不能很好地讲授教材的要旨,更激不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其次,讲究声调训练,也就是说话声音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讲课时的声音太尖或太低或太嘶哑都会影响听众的倾听效果,过尖的声调会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如芒在背,让学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会吓坏学生;太低的声音,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声音嘶哑,更令学生反感。所以,教师要设法训练自己的声调,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协调、美妙、悦耳、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传授知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声调的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为了嘹亮地来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再次,讲究音量控制,也就是声音的大和小。课堂上,有的教师声音大如洪钟,每每心情不畅,更是雷霆万钧;有的教师声音小如蚊虫低吟。过大的声音震耳发聩,容易导致学生的听觉疲劳;过小的声音让学生听不清楚,实在令人费解。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控制好自己的音量开关,做到声音洪亮、圆润、饱满,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视、听神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最后,要控制好语速,也就是说话的快慢程度。有的教师说话快,语速则快,学生还未反应过来,一句话已完;有的教师说话慢,语速则慢,拖声曳气,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左耳不进、右耳不出”,使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握好说话的速度,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快慢结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传达无限的信息。
最后,要注意停顿。如果一句话停顿不当,意思千差万别。同时,停顿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考,确定次重点。教师停顿愈多,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愈大。如果教师采取满堂灌,停顿少,则学生思考的余地荡然无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哪里该停,该怎样停,一定要心中有数,做到停顿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其实是一门很大的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艺术的表现力很大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
所以要想做一名出色的、有成就感的、令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必须设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艺术的表现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养,讲求恰当的表达方式,力求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幽默,富有粘性、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