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马东:幸运的是我把说话变成了工作!!
时间:2017-06-23 09:47 来源:未知 作者:追风liu 点击:次
“变化”是《奇葩说》进入第四季后带给观众的最直观感受。初创三名导师之一的高晓松因事务繁忙而离开,罗振宇和张泉灵加入。马东自己也下场辩论,把“议长”的位置交给了何炅。
作为节目的缔造者,马东将这种变化视作一种必然。在他看来,节目制造者与观众的节目观有天然的不同。观众认为一个节目第二季不过是第一季的延续,但是对于做节目的人来说,第二季和第一季就不是同一个节目。
“如果第二季和第一季还完全一样、不思改变的话,就离死不远了。因为没有任何人能永远hold住高潮……”说完这句,马东愣了一下,随即道歉:“对不起,我又污了。”但他还是把自己的后半句话说完:“你只能变花样。”
这个在《奇葩说》里随时可以抖出“污力满满”包袱的说话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被公认为一个有分寸、照顾对方感受的人——也即是人们爱说的“情商高”。一个著名的例子产生于米未传媒出品制作的另一档娱乐节目《饭局的诱惑》。在狼人杀环节,马东屡屡把搭档侯佩岑欺骗得心灰意冷。在一次录制前,马东私下里问制作人,自己在游戏里总是欺负佩岑,网友有没有意见?制作人回答说有点。马东说,那我知道了。
游戏开始后,马东抽到狼人,在侯佩岑的好人阵营即将告负之时,“狼人”马东选择“自杀”。战果揭晓,侯佩岑感动到热泪盈眶。
这种“高情商”的为人行事逻辑也对应到了马东的说话风格上。马东对于“会说话”这件事的自我认知是:一、否认自己是一个具有说话天赋的人,二、离蔡康永更近,而离高晓松很远。
在马东眼里,后者在说话这件事上是“天生的惊才绝艳”。他看过《晓松奇谈》的录制:没有稿子,一把扇子,对着镜头说一小时,用十几个故事和例子,一个深邃复杂的问题被高晓松拆解了,也没有给后期留下太多剪辑余地。
“这才叫会说话的人,我觉得只有他和于丹能做到。这源于一颗强大的心脏和一种独特的能力,博闻强记,同时有一种天然的语言逻辑和天然的条理性。”于丹是马东在央视主持《文化访谈录》和《汉字英雄》时合作过的嘉宾。在录制一期主题是昆曲的节目前,于丹事先问马东,录制时能不能不打断她?马东因而就像学生一样坐在旁边,领略了对方“一分钟不多、一分钟不少、没有错字、没有停顿”的即席发言,并深感“太让人绝望了”。
在马东眼里,同为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之一”,蔡康永与高晓松、于丹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类型。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在于善聆听。马东觉得现在人们所谓的“会说话”的人,很大程度上也包含了像蔡康永一样会倾听的人。在蔡康永的身上,马东更欣赏的是他在能言善辩之外流露的“弦外之音”——讨论一个问题时,始终有自己的精神底色。
马东认为《蔡康永的说话之道》是很好的说话范本,尤其同意蔡康永在书中所提出的对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认真对待。“即便是做《康熙来了》那么‘没心没肺’、高度娱乐化的节目,他依然保持了一种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体现为对人的关怀,但同时又保持独立。”
马东用“心向往之”表达自己的这种欣赏。“但你知道你内心向往一个人,没事去请人家吃个饭,也很唐突。如果刚好有一个工作机会,能够请到他,那当然最好。”《奇葩说》就是这个水到渠成的机会。
《奇葩说》起意于马东与高晓松的一次酒后“争论”,跟高晓松争论他没指望会赢。天南海北地扯了一通,高晓松感慨,“哎,像咱们这样的‘大喷子’弄一个辩论节目挺好的。”马东觉得,“大喷子”这样的称呼足以显示中国社会文化对“会说话”这件事一贯的负向评价。“我们觉得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口若悬河……都不是好词。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基因所决定的,这是农业文化的特点。农业文化对商人是天然抵触的,什么人能说会道?商人。”
身为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之子,在少年时代,父亲刻意切断了马东通过“能说会道”抛头露面的机会。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出国大潮中的一员,马东在澳大利亚接受高等教育,他切身感受到了东西方对于说话能力截然不同的倚重程度。在国外,当一个大学生不知道该选什么课之时,选演讲总不会有什么错,“因为表达能力是会贯穿你一生的基础需求”。
90年代初,马东在南半球看到了台湾综艺主持人胡瓜的《金曲龙虎榜》。这一节目让他对主持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觉得胡瓜是一个自我意识没那么强的人,节目中他更多的是在适应来访者并为其铺路。”马东觉得这种反应力和“防守型”的说话方式,他也可以做到。因此他放弃自己的工作,回到国内进军主持界。时间过去近三十年,在创立米未传媒之后,马东特意飞了一趟台湾,用一顿台菜的时间说服胡瓜来参加米未传媒出品制作的《饭局的诱惑》。
去澳大利亚读书,马东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科技公司工作,算起来马东当了10年“IT男”。这段经历投射到《奇葩说》节目中,最直接的影响是他习惯性地用自己的理科背景去思考判断一些辩题,因此“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一开始被他认定为“扯淡的基础脑洞题”。在总制片人李楠楠近乎耍赖的坚持之下,这个辩题在《奇葩说》第三季亮相,效果奇好。录制完,马东立刻向李楠楠道歉。“这也说明,《奇葩说》是一个人文领域的事,多扯淡的事在这都能讲出花来。”
在《奇葩说》火爆之后,有人用“进则吴宗宪,退则王伟忠”来评价身兼内容制造与主持两大重任的马东。实际上,从湖南卫视辗转至中央电视台、爱奇艺,马东一直策划与主持并行,身兼吴宗宪与王伟忠两人的角色。
在央视制作《挑战主持人》时,他幕后做策划,现场控流程。他在节目中不使用台本,全靠“现挂”。他对节目录制的要求是“准直播”——播出时长55分钟,录制时间不超过1小时10分钟。一旦在现场意识到素材后期无法利用,他就向前推进流程。后来这一要求延续到《奇葩说》之中。在前三季担任“议长”之时,他曾经两次叫停了陷于胶着状态的辩论。他将这种控场能力视为自己的工作习惯。“其实对于这个工作来说,‘会说话’并没那么重要。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本事,大约只说明我这个人适合干这个。”
而在台下,作为常被拿来与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对比的节目制造者,马东呈现的是完全不同的工作风格。比起让小S都敬畏三分的“暴君”王伟忠,跟马东一起工作要轻松很多。与平均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员工相处,他的身上既有老式曲艺人“传帮带”的师徒感,也有西方价值体系中的平等与绅士。讨论辩题,在黑板上每人写一个,然后就开始互相据理力争,“谁都有权否定”。
但在公司,CEO马东显然也有自己的“特权”:当他觉得自己想不清楚一件事时,就召集人开会。“开会的时候也不用大家说,大家都坐在那听,我通过跟大家说那个事就把事情说清楚了。”他对此解释为自己是用“说话”组织思维的人。“你如果让我付诸文字,让我在电脑上打出来,我是很难提供比面对面交流更多的信息量的。我是通过说话来思考的人。”说完马东笑了:“幸运的是,我把这个变成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