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语慧天下移动版

2024ŷޱ- ӭ&
栏目首页 > 教育知识 > 教育综合 >

浅析青少年上网问题及对策

20多年前, 邓爷爷在上海市展览馆观看了极为生动的计算机操作表演时曾经说过:“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那是小平同志对整个中国的计算机普及教育的嘱托。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更是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扩展了青少年的信息量,开拓了视野,增加了许多课外知识;另一方面,孩子迷上网络,不懂自制,造成学习一落千丈,甚至有的小孩因此患上了“网络综合征”。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  
1、可以开阔青少年的视野,拓宽求知途径,促进学业。 
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谁勤于在这座金山上耕耘劳动,谁就会有所得。青少年可以从中最快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会更多课堂外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网还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在网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么问题,你也尽可以随时通过E-mail请求老师的指导。而且互联网上的交互式学习、丰富的三维图形展示、语言解说等多媒体内容,使得学习变得轻松、有趣,这是任何教科书都不可能具备的。尤其是名师坐堂的网站中“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一个个分类细致合理的栏目,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2、满足了青少年对外交流的需要。 
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服这个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以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3、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健康的发展。  
积极健康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有益的。人在青少年时期,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由于现实世界以及个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局限性,使青少年追求完善的个性发展成为一种暂时不能完成的理想。网络游戏所提供的虚拟世界迎合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客观真实世界合理的弥补,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压力。在网络游戏中,游戏者可以进行感情宣泄、思想交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和正常的心理状态。 
4、使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为了青少年学习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上网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5、促进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 
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交互性和平等性。网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青少年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要的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经过自身的判断融合形成自己的观点。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他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广阔的虚拟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他们可能会遇到现实世界中没有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需要自己独立解决。这种生存方式无疑将大大促进青少年独立意识的发展,有助于培养他们成长为能够胜任多种角色的社会新成员。 
二、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  
1、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大多数青少年在网上娱乐的多,学习的少。“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成了他们的上网选择,而利用网络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较少。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2、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谬论、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特别是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得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道德观念淡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初二学生黎某,今年14岁,上网成瘾半年多,有时候逃学。老师知道后,立即进行家访。通过与其母亲交流得知:黎某从小身体健康,没有得过什么大病。小学学习很好,成绩优秀,但是考上中学后因为功课较多,放松了学习。尤其是暑假期间,黎某跟别人学会了上网。随着兴趣的增加,上网时间逐渐加长,有时候,甚至忘了吃饭和睡觉。他最喜欢玩游戏。开学以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减少,已经严重影响学习。父母加以阻止,并要求他减少上网时间。刚开始一周还能坚持,以后又故态重演,甚至作业不能完成。所以在黎某上网时间过长时,父亲强硬制止,他异常不满,以摔东西、绝食来抗议,最终以父母妥协而告终。以后上网时间更长,父母的阻止丝毫不起作用,甚至发展到父亲阻止而引来双方动手。而且他脾气暴躁、不与父母沟通,有严重的逆反心理。 
3、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有消极的影响。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网上交际主要依靠于抽象的数字、符号,青少年终日沉迷于这种人和机对话的模式,会对社会适应行为和能力受到影响,更有甚者,有些青少年还可能患上“网络社交障碍症”;在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交往的对象、身份都不确定,这就减弱了青少年的社会角色的获得能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自由性,很容易导致人们行为的普遍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甚至导致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4、使青少年犯罪现象增多。 
网络引发了青少年的安全焦虑。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识别是非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网
上恐吓、网上欺诈、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现象发生,一旦遇到,往往惶恐不安,无所适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又常常使青少年成为受害者。由于青少年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网络犯罪不断上升。 
三、帮助青少年脱离网瘾的有效对策 
青少年网迷是网络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对网络中优秀部分和糟粕部分缺少应有的判断,对网络缺少自制力,很容易沉迷于网络。因此,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1、从青少年自身角度出发, 加强情操的陶冶。 
青少年自身心理品质尚未定型,自我控制力较差,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难以自拔。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区分游戏虚幻世界与现实世界,不把上网玩游戏作为逃避生活问题和调适消极情绪的主要工具。对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困惑,要积极与外部沟通,寻求父母、老师、朋友的外部支持。此外,青少年应加强自身情操的陶冶,树立坚定正确的奋斗目标,以此为动力培养自己的控制力与忍耐力。同时还应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养成良好上网习惯,避免游戏成瘾症发生。 
2、注重家庭教育,加强与子女的沟通。 
据最近的调查表明,现在我国家庭的电脑拥有量为25.77,经常上网的占48%,其中大部分是青少年学生。家长中懂电脑的微乎其微,有些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电脑,更别说是上网了,面对学生上网出现的问题,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首先,家长要懂得电脑网络知识,要对学生上网进行有效地监督。家长不能只顾提供孩子上网所必须的硬件和费用,还应该跟孩子交流,了解他们浏览的主要网站,多关心他们在网上究竟做了些什么。要教育孩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地帮助自己的学业,要谨慎上网,拒绝色情、少玩网络游戏。同时家长要做好孩子网络的引路人,正确引导孩子上网。 
其次,是要关心孩子的心理。青少年精力充沛、争强好胜、表现欲强、想象力丰富,喜欢追求刺激。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还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多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正确认识网络的利弊,避免他们沉迷于网络。 
最后,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多与孩子平等交流,给予他们合理的关爱。专制暴君方式和放任自由的教育方式都会让孩子感觉不到[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 ]家庭的温暖。应建立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也给孩子一个与大人平等交流的机会。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同时,对一些上网成瘾的孩子,家长可以早作判断,采用积极的措施制止。 
3、建设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首先,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学校要开设好信息技术课、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和知识的学习,增强网络是非辨别能力,让青少年学会上网、上好网。 
其次,开办网络特色班。 指导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积极引导孩子从网络中吸收有益的知识,使之无暇理会也不愿去理会网络中无益的东西;积极开展各种有关网络的活动,例如,网页设计大赛、网络文明征文、创办网络手抄报、网络绘画等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最后,还要建立现代教育观念,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对于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他们的个性、价值观、情商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应当给学生“网民”提供“影响”和“引导”,而不是一味提供“说教”或“灌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心理生活为中心。因为大多数青少年之所以上网成瘾,是由于他们自我发育不成熟、人格不健全。玩游戏、聊天、上黄色网站就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而想得到释放和满足的有效手段,在这种“虚拟的世界”中实现他们对权力、财富、性幻想的满足,并逐步代替现实中的有效行为。开展网络心理教育应立足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心理自主性、行为自律性与主体发展性,塑造与完善学生“网民”现代化的、真善美和谐统一的“网络社会人格”。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能自我管理,并塑造健康的人格。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却不沉迷网络。 
4、需要社会各行业的积极配合。 
首先,社会各个部门应关心青少年成长,研究青少年人格心理发展的特点,增加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设施,多方面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要。 
其次,行业主管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网络的管理,提高监管水平。对网络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总体布局、科学调控和系统测评,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提高网络管理科学化水平,使网络产业健康、有序、规范地发展。 
最后,网络游戏的制作者、运营者也应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素质。网络游戏生产及运营企业是文化的加工和传播者,理应坚持先进文化导向,积极促进网络文明的建设,使相关企业履行社会义务的行为转变为自觉的和自发的行动,真正促进对中华文明的发扬与传承,促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网络游戏用户的成长和成熟。 
总之,上网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二者都不可忽略。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青少年的年龄注定他们将成为明天的建设者,他们肩上担负的是托起未来的重任,他们的任务是跟上时代的脚步,及时掌握科学技术;他们对新生事物既充满好奇,又缺乏自制力。因此,他们上网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正确引导,让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发挥其有利的一面。 
更多教育管理文章,请访问中国教师站教育论文频道。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2024ŷޱ- ӭ& 2024ŷޱ- 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