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时间:2017-03-30 12:1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问题行为极其重要的表现之一,它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而且还会使行为发出者本人得到较多来自环境的否定态度,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长。本文从意向性和攻击的方式、动机、诱因等几个方面对幼儿攻击行为进行分类,分析了生物因素和社会、教育环境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幼儿矫正策略主要有:认知改变、榜样示范、学会交往、培养爱心和家园合作等。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灵活运用帮助幼儿逐步矫正不良行为。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认知改变;榜样示范;学会交往;培养爱心 幼儿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或语言的攻击表现。攻击性行为是消极的问题行为,它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而且还会使行为发出者本人得到较多来自环境的否定态度,不利于其健康的成长。大量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小朋友会对其拒绝态度,一般会说:“我不爱跟他玩,因为他老是打人。”“我不喜欢XX。因为他欺负别人,把人家弄哭了。”而且由于他爱惹事生非,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故而也不易受老师的欢迎,可想而知,孩子在这种消极、否定的环境中成长。久而久之,各方面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限制,更要引起注意的是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不及时加以干预、矫治,那么幼儿期攻击性行为严重的儿童将来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攻击性行为的分类 攻击性行为从意向性上可以分为目的性攻击(给别人造成痛苦使自己获得快乐。如:嘲笑、揪女孩儿的辫子等)和手段性攻击(并不想伤害别人,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引起的攻击。如:抢玩具、上楼时推挤等);从方式上可以分为身体攻击(打人、推人、抢东西)和语言攻击(起外号、嘲弄别人);从攻击性行为的频率上又可以分为习惯性攻击和偶发性攻击;从攻击的动机、诱因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无意识的攻击 这类现象多出现在一些低龄幼儿中间,幼儿年龄小,是非观念模糊,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在被攻击对象有所反应(哭、报告老师、还击)时不知所措,慌了手脚。在实习的班上,我班的君君把文文的羽绒服剪了个洞,并把里面的羽绒抽出来玩,第二天文文的妈妈来向老师反映情况,君君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 2.精力过于旺盛,行为控制能力差 有一个叫聪聪的孩子是个令人头疼的小家伙,他的精力出奇的旺盛,每天蹦上蹦下,总是不停地制造一些小麻烦,一会儿打你一下,一会儿推他一把,经常有幼儿哭哭啼啼的来“告状”,教育他时道理都懂,并且保证下次不犯,却总是“屡教不改”,刚虚心接受了批评,一眨眼就忘得干干净净,真是让人上透脑筋。 不同幼儿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幼儿精力旺盛,正常的活动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自己找途径宣泄,消耗多余的精力,这类幼儿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就算明明知道是不对的,会别人造成伤害,却还是无法控制。 3.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弱 美术活动中拉拉向玲玲借黑水彩笔,玲玲因为正在使用就没有借,拉拉伸手就抢,还把玲玲的画撕烂了;建构区里几个小朋友在搭高楼,强强走过来要求一起玩,大家没同意,他就把刚搭好的楼房推到把玩具扔了满地。 由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幼儿在入园很少有跟同龄人相处的经验。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独立交往的重要场所之一。有些幼儿自私、霸道、自我中心意识强,造成他们在和同伴交往时缺乏合作(争抢、强行加入、欺负弱小等),从而遭到同伴拒绝或受到同伴的排斥,引起报复性的攻击。 4.有意引起大家的注意 有一次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大家都听得专心,这时可可突然哭了起来,原来是丫丫拉她的衣服,拽她的辫子,见大家看着自己,可可更得意了,还扭动着身子做起了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其实孩子经常会借助各种手段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尤其是一些表现平平,很少受人关注的孩子,在他们内心有着自我表现的欲望,希望以此来引起大家对自己的关心,提醒大家对自己的存在。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的遗传也是导致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影响因素,父母性子急,脾气暴躁的幼儿容易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对其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但是生物因素对幼儿的影响并不是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 2.环境影响 生理特征只是符合影响因素的一部分,它们总是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因素综合起来作用。并且往往必须通过环境、文化教育的因素才能体现其影响。 (1)社会环境的因素。由于政府重视住房建设,是成千上万户家庭居住环境不同程度的得到了改善。虽然,家庭居住条件的改善,是儿童的生活环境优化,有利于他们学习和休息。但由于同邻居伙伴交往明显减少,不利于儿童社会化、不利于儿童扩大生活氛围,增长知识。例如,由于当今家庭向核心化、小型化发展,儿童的交往环境大大受到限制,电视减少了儿童在家庭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儿童电视片中的孙悟空、奥特曼等成了孩子崇拜的偶像,儿童对电视节目不加选择,缺乏指导,往往会形成“电视儿童”,电视节目的一些暴力行为成了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大大地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教育环境的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不是天生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是顺着他继续增高地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地优良分子。倘使培养的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移、态度成了不易变。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教育场所,抚养者的教育态度与方法,极大的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比如,“难带型”的婴儿,其攻击性行为并不直接由其气质类型所导致,而是由于该类型婴儿的某些特点,使抚养者在教养过程中往往更多地采用规则,要求等控制手段,使得该类型幼儿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特征,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倾向。另外,幼儿园教师教养方式是否恰当,也是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直接因素。有的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行为上,他们对幼儿过失性行为往往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很少做细致的分析,长把它一概归为思想品德问题,极少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研究。矫正技术、技能也十分贫乏,往往采用否定性的口语来矫正幼儿的言行,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幼儿,从反面对幼儿进行限制和干涉的较多,正面教育和引导的不够。可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与其环境教育的某些因素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更多地从环境中去认识它,去寻找原因并积极加以矫治。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1.认知改变 认知改变就是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认识。我们可以在未形成攻击性行为向全体幼儿进行宣传,或者通过大家讨论、交流来使幼儿明辨是非,知道打人、抢东西等行为是不对的,会伤害到别人。发生攻击行为后在针对个人进行个别强化教育,通过反复教育达到教育目的。 另外,也可以通过心理位移来引导幼儿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体察他人情绪,理解他人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产生利他的思想,减少攻击行为。体验西方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天性需要在环境条件下能发展成现实的人格或心理品质。如果环境不对的,小朋友、老师和家长不喜欢,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 N耍箍梢酝ü巧陌缪莸韧揪叮嗯乓恍┣榫熬纾媚切┕セ鞅鹑说挠锥硌荼还セ鞯慕巧胨乔咨硖寤岜槐鹑似鄹旱耐纯喔惺埽煤⒆尤鲜兜剿硕怨セ餍孕形牟宦蛊涠宰约旱墓セ餍孕形穸ǖ那樾鳎佣际约旱男形屯橛押孟啻Α� 2.榜样示范 研究表明,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之所以在解决冲突或人际交往中更多的运用攻击性行为方式,不仅是因为其所想到的解决冲突或进行沟通的方法的数量少于一般儿童,而且是因为他们所能想到的方法普遍带有攻击性倾向。所以,对于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我们可以给予榜样示范。 榜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树立榜样,通过故事或生活中的正面典型,调动幼儿积极的学习愿望,主动向典型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要求,一方面成人要加强自身修养。幼儿期最富于模仿性,成人的一切言行都是幼儿的具体榜样。所以父母教育子女应从自身做起,使幼儿能从中潜移默化得到教育,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或恶意攻击。另外一方面,应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矫正,即使孩子攻击行为发生的动机可能是善意的。如“打抱不平”等,也要及时教给正确的解决方法,但应该注意的是,矫正的重点不在于训话、批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在于及时使孩子明确非攻击性行为的方式方法,因为成人的呵斥或一怒之下的简单体罚本身就是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倾向,有可能强化孩子的不良模仿,而且最终也不可能使孩子明白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二是以自己为榜样,为他人树立典型。培养幼儿的责任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控制攻击行为。比如,大班开展的“大带� 被疃眯“嗟挠锥痛蟀嗟母绺缃憬憬岫宰樱诜峙涫保鲜Ω嫠哂锥旱艿苊妹酶杖朐埃芏嗍露疾欢颐且龊眯±鲜Γ展撕玫艿苊妹谩T诨疃校蠹叶挤浅P朔埽旁诘艿苊妹妹媲笆髁⒘己眯蜗蟆2唤雒挥幸桓銎鄹旱艿苊妹玫南窒螅腔菇逃鹆艘恍┑髌さ男〉艿堋U庋锥诮逃鹑说墓讨幸餐苯辛俗晕医逃盏搅肆己玫慕逃Ч� 3.学会交往技能 在工作中经常发现有幼儿来告状,某某小朋友“打”了我一下。究其原因,那幼儿便怯生生地说:我没打他,是想和他玩。多少次我都在思索着同一个问题:孩子的心是稚嫩的,是天真的,是友善的,只是他们还缺乏正确的交往方法。现在的幼儿交往合作能力普遍比较薄弱,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交往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幼儿期是一个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人际交往中实现的,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只有通过交往,才能互相交流信息和态度,协调彼此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活动情境,并充分提供幼儿与同伴自由交往的机会,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合作”、“分享”等优良品德,并通过同伴的行为和态度不断得到反馈和直接感受,从而使自己积极的社会行为得到保持、延续和发展。同时,不断消除或改进某些不良的社会行为。(1)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体验、感受合作。如:带领幼儿观察小蚂蚁,一只小蚂蚁发现了食物,它是怎么做的?它为什么要喊许多同伴一起来?它们是怎样把食物运回家的?通过引导,幼儿不但认识到分享与合作的重要,同时掌握一些帮助别人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方法,为其今后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实践打下良好的基� #�2)有意识提供数量有限的玩具、蜡笔、纸张、皮球等,让幼儿学会如何与别人分享、合作、共同活动。如在晨间游戏中,幼儿有30名,皮球只有15个,让幼儿在活动中思考:人多球少,大家都想玩,怎么办?最后幼儿协商得出好办法:轮流玩、合作抛接球、滚球玩等。 4.培养爱心 由于独身子女中普遍存在着自我中心、自私,不懂得关心他人等问题,培养爱心也成了塑造幼儿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课题。我们班设立了自然角,里面种植了许多花草蔬菜,还饲养了一些小动物。幼儿轮流照顾这些小生命,每天给花浇水,给金鱼喂食,培养幼儿对弱小生命的怜悯和关心,进而学会爱护他人,主动帮助他人。时间长了,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男孩子欺负女孩子的现象逐渐减少,而且还我帮你系鞋带,你帮我纽纽扣,形成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 5.家园合作 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途径积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帮助家长纠正不正确的教养方式,给幼儿树立榜样,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幼儿选择适当的电视节目和健康的娱乐活动。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幼儿的攻击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因此对幼儿攻击行为的矫正也不能“药到病除”,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对不同情况引起的攻击行为采用不同的矫正方法,或几种方法结合、交替使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对幼儿进行教育。 参考文献: [1]冯江平.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与矫治[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方法
- 下一篇:浅谈幼儿教师语言运用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