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业务学习
时间:2016-05-23 13:0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2011年10月15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严密、方法得当、有章可循;其艺术性体现在它必须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和技巧性等四个显著特征。追求教学艺术,旨在优化课堂教学,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一、认识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1.创造性。语文教学艺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创造,主要体现在:(1)超前思维。备课时,教师必须从课文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着手,对课的导入、过程、结尾等进行有目的地分析、判断和推测,从而得到预见性的认识。此外,在制定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计划时,对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超前思维,以便在行动之前及早看到潜在的有利因素、困难因素和各种机会,更加清醒地采取对策。(2)应变机制。课堂上,我们面对的是几十颗思维着的头脑,尽管教师在课前作了慎密的构想,但“偶发事件”时时会找上门来。因此,教师必须随机决策,巧于应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3)创新方法。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在不断变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就有不少新课文,即使是教过几十遍的同一篇课文,也永远是新课。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方法,创造新方法。(4)讲究效率。要减少无效劳动,尽可能把完成同一教学任务的单位时间降到最低限度。学生看书可解决的,就不必动笔;练两次可掌握的,就不必重复第三遍。教师讲述语要精当,要知道,讲课中输出的无效信息、次要信息、多余信息越多,浪费的课堂教学时间就越多,教学效率就越低。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单位时间内教学的信息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低效率的教学。2.表演性。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于其它任何表演艺术。其特征主要体现在:(1)仪表风度。教师在课堂上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表情态度等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作用。因而教师应朴实、整洁、稳重、端庄、潇洒、活泼、热情、善良、和蔼、谦逊、文雅并富有个性,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印象。(2)表演技巧。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诵,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神态维妙维肖的模仿,对课文展示的典型环境栩栩如生的描述,对课文的立意深入浅出、丝丝入扣的剖析,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震荡学生的心灵。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政治家的素养,科学家的头脑,哲学家的严谨,演说家的口才,歌唱家的嗓音,诗人般的激情,童话大师的幻想,相声演员的幽默,舞蹈演员的身姿……(3)感召效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种种表演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对其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发展。3.审美性。课堂教学中充满着美,教师和学生既是美的感受者、欣赏者,又是美的创造者。审美性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1)情感转移。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一项重要的课堂教学基本功就是能做到作者、教者和学生三位一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导之以情,情理一体。(2)多样统一。应做到知识、智力、能力训练的统一,听、说、读、写训练的统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统一等。4.技巧性。即力求把语言教活,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会用。它包括启发的技巧、批评的技巧和训练的技巧。这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磨砺而成的。教学技巧越丰富,越熟练,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越高。二、实施课堂教学艺术的基本方法1.艺术因素的发掘。小学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一篇篇范文,教师充分发掘并利用教材中的文学艺术因素,不仅为语文教学所必需,而且有利于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讲述、图示、音响等教学手段,强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情节、语言等产生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从而使学生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学生的鉴赏力和语言修养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2.通感艺术的运用。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通过人体各种感觉器官来实现的,而各种感官又是相互联系和沟通的。语文课堂教学,借助文字让学生看到画面,听到声音,体味到情感,从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3.教学设计的艺术。衡量一堂语文课的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主要有几条规律:(1)目的方法统一律。方法服务于目的,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就要采用符合其需要的方法,做到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和谐统一。(2)最优方法选择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的意义在于:A、找出达到教学目标的最合理、最简捷的过程;B、科学地组织教学,减少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活动量;C、使学生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效果。(3)教法学法协调律。教学永远是一个统一体,教的规律要根据学的规律。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教,又要指导学生的学,让教法与学法协调起来。4.教师的语言艺术。衡量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水平,有以下几条指标:一是学术性,二是规范性,三是逻辑性,四是集中性,五是鼓动性,六是趣味性,七是启发性,八是体态语言。5.课室提问的艺术。其实质是教师揭示出学生的认识与教材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理解意义,分析综合,欣赏评价等等,从而获得答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的过程。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要明明白白,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联系实际,难易适度。6.课堂指导的艺术。它涉及的问题颇多,有几点应特别讲究:(1)抑制判断。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时,教师要为学生的思考留有回旋的余地,为学生的反思、再思提供时间,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纠正错误创造机会。(2)先探后导。即先让学生进行尝试性学习,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之所在,然后给予指导。(3)多向交往。它的好处至少有:一,教师能及时地多方面地获得学生接到指导信息后的反应,从而及时对自己的指导方法进行调节;二,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交往,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往往是对教师最初发出的指导性意图的生发、扩展和延伸;三,在交往中渗透教师的指导意图,自然和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师的指导。(4)评价适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随时对学生的回答或讨论发言作出评价。这种评价,应准确、具体、富有启发性,兼顾思想教育因素、语言训练因素、写作训练因素和思维训练因素。(5)富有情趣。课堂指导,一定要理解学生,体察学生的喜怒哀乐,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要善于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察,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用儿童喜爱的形式去指导,使学生不仅跟随教师思路走,而且还能借助教师的思路自己摸索着前进。教会学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如何做预习笔记教会学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领导学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呢?语文课堂上要记老师的板书,因为老师的板书一般都是很重要的内容;要记老师所讲的重要地方,如对时期背景的介绍,对构造的概括,对写作特色的剖析,某些词语的用法等;要记老师填补的有关内容,如对某些概念的定义或介绍;要记自己没听懂的问题和文章的重难点,以便下课后向老师或同窗请教,增强自己的复习;还可记下自己听课时对某处的联想和感悟。我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记在课本上,笔记与内容“挨门对户”,可以辅助学生对课文及知识有更透辟的理解,更体系的阅读,但这必定程度上对书有碍观瞻。和单独用容量大,更有条理性的笔记本相比,这两种笔记是各有千秋。当然也可以两种同时结合用。所以我还让学生筹备了适合全部中学阶段使用的结实的笔记本,记下一些每个学期都有用的语文知识。我结合教材教给了学生一套符号笔记,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课及课后对课文的字、词、句、段、篇、标题、标点、自己的怀疑处等的下面标上相应的直线、曲线、竖线、波浪线、黑点、圆圈、惊叹号、问号、三角、方框等,每个人要形成自己的符号体系,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勒,班上的符号体系根本一致。我也教给了学生在原文顶上或课文后面的空白处或佳妙处加以相应的批注内容和方法,如顶上记背景,文后记主题的理解等,方法则称其为眉批、尾批、旁批等,涉及课文的方方面面。做笔记是听课的辅助,不能因此而影响听课,所以要敏捷机灵;记笔记要善于选择,理解概括,不是老师所讲的每句话都需要记下来;要简洁,或符号或批注,精要则可;要整齐明晰,便于以后的复习理解。对学生课堂笔记的领导,教师也要注意养成一些好的习惯。一是精心的设计板书。好的板书应雅观慷慨,有直观性,能涵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控制文章的构造脉络和知识点,堂堂课如一,巩固学生形成的好习惯。我在设计《爱莲说》一课的板书时注意包含了课文的构造、内容和中心,这样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复习课文的。二是给学生必定的言语暗示或明示。比如讲到重要的地方,用停顿、放慢速度、重复语言、声调音高的变更等来提醒学生,或直接发出请你做上笔记的指令,让他们能恰到利益地达到教师的意图。如何做预习笔记语文课课前预习是学好新课、取得精良学习造诣的基础,它可以培育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但有的同窗听课不知道怎样预习课文,这里向大家介绍“语文六步预习法”,供预习课文时参考。第一步阅读。把课文快速阅读一遍,能够讲出文章的重要情节,归纳出课文的重要内容。第二步轻读。把课文轻声地朗读一遍,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弄懂这些生字和词语。第三步分段。根据自己对课文内容的大体了解,划分出段落和层次,并写出段意和层意。第四步默看。默看时,应运用已知的知识以及有关材料,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剖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表现手段。第五步重点朗读。选择重点、难点段落,放声朗读,对不懂的问题要在旁边作好记号,筹备在上课时提问题。第六步验证效果。结合课前预习,做些自选的练习题,及时验证预习效果。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期末总复习如何进行小学语文复习 时光飞逝,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总复习又成为我们老师的工作重点。 作为老师,我们把期末阶段的总复习都看的很重,每天又是考卷,又是评价,又是后进生的辅导。真是搞的学生整天埋在题海中,教师也没有半点喘息的时间。那么,怎样提高期末复习的效率?如何上好复习课?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复习?复习的意义是什么? (一)复习的概念 复习就是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避免遗忘。 (二)复习的意义有三点: 1、复习是一种强化。 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学完之后就能记住和理解的。复习则是一个克服遗忘、强化理解的过程,复习的越及时、越连贯、越系统,学过的知识就巩固得越扎实。 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把平时学到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由于受时间和课节的限制较为零散、杂乱,通过复习可以把许多知识系统化。另外,复习也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重新认识,从这个角度讲,复习也是重新学习的过程。它也可以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3、复习可以弥补教学的薄弱环节。 教师平时没有讲明白的地方或者在某个环节出现疏漏,通过复习可以查缺补漏,使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我们明确了复习的意义后,知道期末的总复习时间长、任务重、要求高,所以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指导复习工作,将复习落到实处。 二、制定复习计划。 如何才能将复习落到实处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制订复习计划,认真备好复习课,精心设计教案,研究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课质量。 (一)在制定复习计划之前,要做到三学习三理解一分析:一是学习《课程标准》。对《课标》制定的本年级的各项要求,要了如指掌:理解其中的每一项标准、尺度、重难点。如:知识要点、能力考查、阅读的项目、写作的要求、口语交际的要求。二是学习《克拉玛依市小学语文期末考试评价方案》。理解《考试评价方案》中的评价项目、内容及方式。三是学习教材及教师用书。理解作者的编排意图,理解每一项知识与新课标的关系。从教材整体性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章节单元,抓住重点与难点,考虑复习目标,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整体性把握,进一步对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加深与拓宽,从多层次、多角度认识重点与难点知识,以求解题时不会遇到大的障碍。一分析:分析学生的学情,依据学生实际。所谓学生实际就是对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要了解,对学生的求知心理特点要掌握。既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又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尤其要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所得。实际教学活动中,就某一节课的目标而言应有所侧重,不要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要有计划地将课堂复习目标重点定位在认知、能力、情感的某一方面,从而保证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制定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可制定为先系统复习后归类复习。 1、系统复习。一天一单元。对本单元课文逐课进行复习。复习期间一天至少两课时,等一课时可进行精读课文的复习,第二课时进行略读课文及学习园地的复习。复习要有侧重点,重点课文可多用些时间,非重点课文可少用些时间,可自行调控,把时间安排好。 2、归类复习。在系统复习之后应留有三到五天的时间进行归类复习,将本册书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梳理。 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要合理安排时间:共有多少复习时间?有哪些复习内容?每天复习哪些内容?时间够不够用?学生每天应达到什么目标?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老师在备课时就可以一、先定复习目标,这一天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要让学生达到什么程度。二、把这一天的复习内容进行罗列,每一课时进行哪些内容,重点复习什么内容。三、复习反馈:今天的复习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好哪些掌握不好,如何弥补?哪些学生需要补课等等。 达到目标的学生今天的任务完成,可不布置家庭作业或给这部分好学生布置些提高作业,如课外阅读等。未达到目标的学生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补课。(例举一个复习计划的例子。) 三、明确复习内容掌握复习方法。 (一)、系统复习。内容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学习园地。 1、精读课文主要以生字词、背诵、本课知识点(课后习题、作者及时代背景、对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预设阅读习题)为主。 生字词:以《语文教师用书》学习目标中给出的词语为主,可采用课前预习(明天要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就可以让学生先自己复习这部分内容,老师第二天听写、默写,全对的同学可以不写家庭作业或发小红花进行奖励等等。)上课前五分钟听写本单元的词语,低、中年级由老师批改,高年级可让学生同桌互批下课订正。对听写中普遍存在的错字,老师一定要在全班进行强调,找到识记和区分这些易错字的方法和窍门。 背诵:要求背诵的部分,除让学生会背,老师可出一些按课文内容填空的试卷让学生练习,从而达到不仅要求学生会背还要会写。可利用早读课的时间,在学生熟背的基础上留五分钟时间写,一次写的内容不易过多,对填写中错得多的字也要进行集体订正。 本课知识点主要包括:课后习题、作者及时代背景、对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预设阅读习题等 课后习题:这是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可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复习巩固,重点题可布置成课堂作业。除课后习题外,本课还有一些知识点,老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师用书,把本课的知识点罗列到教案上,课上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巩固。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老师可多化些时间讲实、讲透。 对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进行预设阅读习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前认真备课,结合本单位的重点课文及训练重点进行分析,预设一些题型让学生用学过的学习方法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如:三年级上册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可从春、夏、秋、冬的描写中任选一段,让学生说说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从而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当然,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各年段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二、三年级以基础知识为主,四、五、六年级以作文、阅读为主。 2、略读课文则以课前预习的内容为主进行复习。对于略读课文中的一些段落也可进行阅读训练。 3、对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复习不要局限于一道题的内容,而应对这些题进行拓展,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习园地四中:我的发现旨在引导学生从音、形、意上对形近字、同音字的区分,在复习完园地中的这四组词后,可布置让学生自己找音同或音近或形近的字进行组词,看谁找得最多给予表扬和奖励。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背背是关于一年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歌谣,在复习了这部分内容后还可让学生背背自己在课外学到的有关农谚歌谣。对于习作的复习,重点复习本单元的习作要点,特别是在本次习作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重点讲解,对于本册书中的重点习作(六年级上册中的读后感),如有时间可出一道类似的习作题目让学生练习,但一定要在课上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40分钟),以检查学生对这类习作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速度。写出的习作老师要进行批改讲评。口语交际的复习以回忆口语交际课的过程为主。有可能以作文的形式出现,也有可能以写话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教学一定要扎实。 (二)归类复习。(以下所列复习内容是六个年级的综合,老师们可根据自己年级的教学要求进行选择。) 归类复习分四部分进行:基础知识、阅读、习作及综合练习。(重点把握语文学习园地) 1、基础知识:以拼音、字、词、句的复习为主。 1)、拼音:能运用拼读音节的办法,读拼音写词语或句子;整体认读音节;大小写字母(查字典的方法体现)。重点练习看拼音写字、写词。 2)、字:理解字义;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教材中用中括号括出的多音字为本册书中应掌握的);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音序、部首);掌握生字的音、形、义,重在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及理解多义字的能力;还包括写字的训练,如根据结构写字,照样子写字等等。 3)、词:正确读写学过的词语,包括听写或、看拼音写词语(一二年级老师可出一些看拼音写词语的试卷让学生练习,中高年级教师可直接听写词语。);词的归类、搭配,如:写出AABB、ABB等形式的词语、补充词组(()的湖水、高兴地())等等;常用成语;反义词、近义词。这部分内容以课后题和语文园地中出现的词语训练的类型进行归类复习。词语的复习要强调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并注意积累。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如:造句)。 4)、句:以积累为主。包括课内外古诗、名言警句、对联、谚语等的积累;诗歌和名篇作者的积累。以本册学习园地中出现的读读背背及其拓展为主要复习内容。 5)、标点符号:常用的标点符号(以本年级段应该掌握的标点符号为重点,还有一些重点课文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 2、阅读。阅读包括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1)按课文内容填空包括本册书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包括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这部分的背诵建议学生背优美片段,不要只背最短的内容。) 2)阅读。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教学中形成,复习只能是一个加强、提升的过程。所以复习的重点不是放在怎么读,而是放在怎么审题、怎么解题的方法上。如:在做阅读题时先要求学生把短文读一遍,大体知道短文讲了什么内容,再读读短文后面的习题,带着这些问题把短文再读两遍,然后再动笔答题。在答题时要注意格式:问答题要写答,回答问题要完整。在做每一道题时,要求学生审清楚题目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 教师可根据教材出一些阅读题或从学校定的试卷中选择一些阅读篇目,多让学生见各种题型,在做之前先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再让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分析、讲解,以提高复习效率。做一道题有一道题的效果。尽量不要让学生带回家完成对于错得多的题不要只讲答案,一定要讲方法,让学生知道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思考?为什么这样回答?如: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的题,可用换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来做。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3、习作。习作的复习应以方法为主而不应以写为主。 首先复习如何审作文题目。拿到一个作文题目至少读三遍:一读想想这次习作让我们写什么?二读看看有哪些具体要求?(可用线画出并标1、2、3)三读看有没有遗漏的要求。 其次是对本册教材中的八篇习作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列出简单提纲,我以三年级上册为例,这八篇作文分别是: 1写你在课余参加的活动或课余发生的事2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3写一幅秋天的图画4写观察日记5写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6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7编童话8自由作文 老师对这八篇作文要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列出简单提纲,指导学生在遇到这一类习作时知道从何处入手去想、去写。如第一篇是写事的习作。写事的习作可分三大部分: 1、事情的起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略写) 2、事情的经过(作为重点来写,抓重人特的语言、神态、动作来写)(详写) 3、事情的结果及自己的感受。(略写) 这样一来不管是写什么事(快乐的、难过的、还是课余发生的事、在学校发生的事等等)学生都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最后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复习。以五年级上册为例:综合性学习活动习作提纲: 遨游汉字王国 -------------记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1、交待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主题。 2、描写活动过程。(详写)(分阶段定主题、小组订计划、分工收集资料、合作交流展示、成果汇报会) 3、先取活动中印象最深的一到两项内容谈感受。 4、总结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 习作和阅读的复习也可放在复习开始,这样对后面的阅读、习作的复习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4、综合练习。主要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做一些综合性的试卷,但要在课内完成,老师统一阅卷,对试卷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记录,在分析清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再对试卷进行讲评。老师在讲评试卷时一定要对每一题的问题、这些问题出在哪些学生身上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评试卷时才更有针对性。在讲评试卷时老师应该注重方法的指导,听了一位老师的试卷讲评课,老师就特别注重方法的指导,课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对试卷中的知识和试题进行评价,在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了拿上一张试卷先干什么以及如何审题、如何做题。对具体题的讲评不是局限在答案上,而是进行了拓展,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如:第三题把成语补充完整。老师在学生读完题目之后,说说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发现这些成语是积累运用四中的成语,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的字义是相对的,于是老师让学生打开书,把积累运用中的成语和学生一起复习了一遍,并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这样的成语吗?进行了拓展。 四、注意事项: 1、注意突出重点 一学期所学内容较多,面面俱到不太可能,我们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复习方法要多样,新教材每一单元都是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所以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应该站在单元的高度,以专题的形式来复习,加强知识的整合。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老师更要熟读教材和教师用书,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从而更好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题复习。 2、以生为本,营造宽松的复习氛围。 要摆正师生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创造宽松的复习氛围,增进与学生间的交流。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切忌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家庭作业一定要少而精,如果可以最好不布置。因为学生在学校已经复习了一天的知识很疲惫了,如果得不到良好的休息,第二天的复习效果可想而知。老师可以采用一些激励性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天学习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学生可以没有家庭作业,这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很有诱惑力,他们会积极认真地完成当天的复习任务,学习起来就不会那么被动了。 3、更关心重视基础薄弱的同学 复习内容都是学习过的做过的,对于好学生而言,复习期间,轻松而愉快,练习完成得也很快,所以我们应把关心重点放在差生身上,耐心帮助他们,使每个同学通过复习都有较大的进步。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以鼓励表扬为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切忌只讲孩子的缺点而不说优点。做为家长每次与老师交流听到的都是批评与问题,时间长了家长对孩子也会渐渐失去信心,如果我们在与家长交流中先把孩子的优点放大,说说孩子有进步的方面,再说如果孩子能在某方面做得再好些就更好了,然后教给家长帮助孩子进步的方法,与家长达成共识,这样才能让家长更好地配合我们的工作。 4、优化复习资源,避免题海战术。布置给学生的试卷老师一定先自己做,对试题进行精� � 5、加强考前指导,充分发挥潜能。 以上内容只是复习中最基本的一些做法,老师们在自己复习工作中可以有自己的创新和特点,这些都需要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研究、不断积累,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的复习方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将“传授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结合起来?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和授课计划,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积极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枯燥问题生动化,消除学生对高难度知识及技能的恐高畏惧心理,树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信心。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内容,并注重鼓励学困生的点滴进步与闪光点,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吃饱”。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风格、对教学的投入程度将直接感染学生的求知欲望,影响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程度,也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的最终结果。为此教师必须全面做好上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提前进入教室、了解学生预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与学生谈及与课堂教学有关的内容,促使自己提前进入角色。使上课一开始就能掌握课堂主动权,牢牢抓住上课开始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机传授新知识,唱重头戏,做到一开口就切中问题要点要害,一语道破同学们疑难之所在。画龙点睛,启迪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使问题迎刃而解,让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教师流畅的语言、优美清晰的板书图画、默契和谐的师生配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要素。课堂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制约着学生智力活动的方式和效率。要以情动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并指导学生掌握认知技能和方法。课堂语言必须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首先要做到准确、精炼,有条不紊;其次要求简洁风趣,亲切和蔼,语调抑扬顿挫,轻重适当。同时清晰自然、简明扼要的板书,标准优美的画图或挂图都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使学生的思维更条理化,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直观化,对传授内容的消化与关键词句的记忆大有好处,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理解教材、吃透教材和牢记教材的效率。我们要做一名知识的导游者。教会学生要把知识积累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知识创新的发展性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感受、接受、分辨、判断、处理和运用,打开学生探求知识的视野,使学生纵观古今,博览宇宙,尽情猎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营养。鼓励和引导学生能锐意进取,敢于进行知识创新与实践,敢于探求未知世界。教师要合理把握教学尺度,激发学生情感与创造力,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必须要知道学生的心理活动,只要细心观察,认真探询各种反馈信息,就能把握住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当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颇感兴趣时,就会聚精会神,眼睛睁得大大的,眨也不眨;当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一时疑惑不解时,就凝神思索,眼睛盯在一处,一动也不动;当对某个问题心领神会、豁然开朗时,眼睛会突然睁大,发出奇异的光彩;当对老师所讲得内容厌倦时,或低垂眼帘、无精打彩,或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等。倘若能适时相机诱导,必能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时也要注意研究所教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给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是“跳一跳才能摘下的桃子”,使大脑能经常处于最有效的激发状态,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把握教学“尺度”和语言的“分寸”十分必要。同时要根据大纲要求、专业需要及学生需求,充分考虑课堂设计、课堂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当详则详,当简则简,恰到好处,使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圆满完成。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你是如何评价学生的?效果怎样?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引起与保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小学生,兴趣是他们学习动机中的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成分。因此,我们在现代教学论的指导下,根据小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厌静、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他们传授知识,引导他们乐学、会学,不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改革教法,指导学法,激发兴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师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如法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算等能力,要从教师的“教”与“学”抓起。1、改革教师的教法与学的学法。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和谐统一,同步发展,才能使教学效果与学习成绩同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必须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相结合,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以学改教,才能使教师的教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因此教师的“教”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所以,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让学生做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点拨者,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不是包办、代替学生的认知、思维、发现等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发挥在激发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上,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在教师引导点拨下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自主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和素质。2、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时空限制,把无法感知的世界,在课堂上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变“苦学”为“乐学”,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⑴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器官,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使浓厚的兴趣充满整个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在让主体会学、自主学会这一核心上,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师的教法是建立在学生科学学法的基础上的。学法明确,手段科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益。如果课堂上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可动,图文并茂,声像兼备的特殊功能,就可以把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学、讨论以及教具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既重思想性又重实用性,既有知识传授有讲学习技巧,既能培养能力又能诱发思维。⑵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把思想素质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之中。首先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容直接蕴含的思想,如四则混合运算、精确值等,它们本身就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其次可以结合与教材有关的背景材料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等,恰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励,强化了学习动机,启迪了学生智慧。二、渗透情意因素,帮助人人成功,激发兴趣。在实际生活中,尤其是在学习中,各种各样的失败和挫折是经常发生的,对待挫折要冷静分析正确对待,不但需要自我激励,还需要同学、老师和家长的激励。无论是自我激励还是他人激励,对失败者来说都是燃起了心中希望之火。1、激发学生树立自信心和成功感。成功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来自成功的期望及由这种期望所产生的激励力量,成功期望是潜在的力量。”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多给学生以成功的希望和帮助,尤其是对偏差的学生,教师要满腔热情地进行矫治,用心理辅导的策略,给学生以“你能行”的期望,让学生从尝试中发现自己。同时,教师还应时刻注意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以便有利于学生无论在成功时,还是失败时,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去争取成功。另外,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先进人物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到一次次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从成功的喜悦中看到自身的力量,最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注重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爱护、信赖自己的学生,以“师生平等,共同探讨,事实求是”为原则,让全体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使厌学转化为愿学、乐学、好学。对待学生应和蔼可亲,尤其对所谓的“差生”更应多关心,多体贴,在学生有疑问时,多给他们以期待,用激励的目光和恰到好处的指点、帮助,融感情于教育中,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在这诸多的因素中,兴趣的作用却非同一般。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备好、上好、评好每一节课,善于介入多媒体,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评价方式也确实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更能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 R虼耍诳翁媒萄е薪淌τΩ米⒅仄兰圩饔茫既肥实钡仄兰勖恳桓鲅D敲矗翁媒萄е腥绾纹兰垩拍苋〉昧己玫男Ч兀恳弧⑵兰垡欢ㄒ咀抛鹬匮脑� 尊重能够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潜能生。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个性,我们不能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们在学习中的独特感受。 二、评价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给予他们适时、适当的鼓励、表扬、赞许,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生动的、充满童趣的评价方式,更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跃跃欲试,大受激励,也会使课堂学习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学生听写词语时,我常常是写对了,奖励他一颗小红星;写错了,送给他一面小黑旗。或者在朗读课文时,读得非常好,奖励他一个笑脸图案;读得一般,是一张平静的脸;读得有些结巴,则是一张愁脸。而且小红星、笑脸达到一定得数量,可以抵消黑旗、愁脸。这种充满童趣的评价,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学习气氛愈加浓厚。 三、评价要因人而异 在课堂上,我会把更多的关注投向那些学困生。遇到他们举手要求发言,我总会给他们机会。但有一些同学总是由于这些学困生的发言迟缓,急于代他们说。这时候,我会说:“大家看,他今天能举手,让我们看到了他的勇敢,再把这个机会给他,我们也会看到他的聪明。”同学们不再出声,耐心地等待他的发言。之后,对他正确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发言者带着极大的满足坐好了。在这样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中,学困生消除了内心的自卑和局促,在课堂中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感到自我存在的真正价值,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当他们的学习表现的确有水平或见解独特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向上动力,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更求上进。 四、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小学生表现欲极强,教师的表扬能让他产生心理的愉悦,同学的肯定,更让他看到了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这会让他越发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在课堂学习中,我也经常让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选出最佳组员;班级各小组之间互评,选出红星小组。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愈渐强烈,好学、争上的氛围逐渐形成。学习过程中,也变得很愿意倾听他人的评价。 五、对学困生注重纵向评价 学困生因为成绩落后,总觉得自己进步的希望渺茫,也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也会越来越缺乏自信。因此,教师对他们应注重纵向评价。课堂上,将他们的发言、任务完成等情况,与原有基础相比较,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也应及时予以肯定。久而久之,他们会从自己的点滴进步看到前进的希望,心灵逐渐走出自卑的阴影,获得向上的动力,对学习渐渐产生兴趣。 总之,恰当评价学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评价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评价需要教师有一双“爱”的眼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评价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独具的匠心,探寻到合适的评价方法;评价需要教师在心里装着所有学生,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在教学中要积极尝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一、搭建平台,给予自主学习的空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连、涂、画、拼、摸等游戏活动,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心智,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发现者与探究者。 二、设置悬念,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人往往都有一种好奇的心理,尤其是学生更容易产生这种好奇心,越是神秘的越想知道,这时也最容易产生一种我要学的愿望,也只有此时,才是自主学习的最佳良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设置一些悬念,以悬念促自学是完全必要的。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鲸》这篇课文时,设计了鲸到法庭告状,让大家承认自己是鱼的法庭关注事件。这一新颖的语文教学情境的设计,使学生对鲨鱼法官到底如何断案,海龟大律师如何出示证据,鲸到底能不能胜诉这一个接一个的悬念牢牢吸引。学生们都纷纷参与到这场海洋官司中来,积极读文,认真收集有关鲸的资料和鱼的特征,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像潮水一样,势不可挡,为自主学习新知识开启了大门。 三、提供机会,赋予自主学习的权力和自由 课堂上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与自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策略。因此,在课堂上要赋予学生以下的权力和自由: 1.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和自由。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要围绕一些问题展开学习。如学习《可爱的草塘》一课时,围绕课题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草塘的可爱体现在哪里?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你认为哪里可爱,你就重点去学习哪一部分。有的同学选择写草塘美景的自然段来学习,有的同学选择写草塘丰富物产的自然段来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就得到了保证,他们就会结合所选段落来欣赏揣摩语言文字,展开自主的学习。 2.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力与自由。学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要达到预期的目的或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其方式和途径并非自古华山一条道,而是条条大道通罗马。一般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每个学生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学习时,教师应鼓励他们选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适宜的学习方式去开展活动。教师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的学习者,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交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展示才华、发展特长,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3.自主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力和自由。合作学习是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学中我们既可以保留传统的同桌、前后桌四人或六人组成合作伙伴,也可以打破单一的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相同学习内容的可以组成一组,兴趣爱好相同的可以组成一组等等。这样,合作中不但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能共同探究问题,合作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多维度合作的机会。 4.自主选择汇报方式的权力与自由。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往往都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以便互相交流,共同发展。而且教师要对充满个性色彩的汇报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不少的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的论述。如赫尔巴特就十分重视兴趣,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而教育就应当以此为基础,并应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杜威则提出了“兴趣中心论”,他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呢?笔者罗列如下:①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孩子的天性,它好象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疑问的驱使下,学生会主动地产生学习的意愿,并渴望及时解疑。这时,如果教师尊重学生学习的意愿,顺从他们的需求,学生就会自觉而积极地投入学习,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反之,则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其学习效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减。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期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人的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形成寻求解决问题的欲望。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兴趣与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引导发现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兴趣。在知识学习中总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这有赖于教师用方法新颖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设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欲望。另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但是他们生来具有好奇、好动、渴望成功的特点,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动手练”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力求形式新颖,寓学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采取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的内容。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是,最能诱发好奇内驱了,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校的愿望。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布置的学习内容过深,学生望而怯步,会减低学习的兴趣;学习内容过浅,学生唾手可得,也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安排自主学习内容时,应该贯彻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主要深浅得当,难易适度。也就是自主学习的内容必须是学生经过一段努力所能掌握的,同时,还应当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即会遇到一些管卡。闯过这些管卡,学生就能顺利地掌握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兴趣也会逐渐稳定,否则学生就会有“雨天背稻草,越背越重”的感觉,学习兴趣就会锐减。据此,学习方法对于学生至关重要。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少跑很多弯路。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开始老师半扶半放,引着学生前行。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以后,就不但自己会走,也许还会另辟蹊径呢。这样做使学生解决了学习上的疑难,体验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喜悦,因而也稳定了学习兴趣。⑤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当学生有了学习上要做到最好的渴望,在学习上就会加倍努力。如果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可能会因自己无法做到“最好”或“最好离自己太遥远”而产生懈怠情绪,也许会放弃努力。这就需要老师在学习上引导学生除大目标“最好”外,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近期目标,让学生在努力中随时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小有成就的快感。尝到了甜头,学生才会越学越有劲。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是兴趣的发展和行动。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也就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这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 �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小学生必备108个多音字
- 下一篇: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梳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