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艾尔弗雷德•基辛格,是当代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197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他反应机敏,口才了得,面对记者的刁问,其话语尤为精妙。本文就选取了他担任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并兼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时的三段答记者问片段,同读者一起欣赏一下,外国的“干部”如何说话。
一 1972年5月20日,基辛格访苏途经维也纳时,举行了一场大型记者招待会。 《纽约时报》记者戴维•享延顿就“程序性”问题发问:“基辛格博士,到时您是点点滴滴地宣布呢?还是倾盆大雨般成批发表协定?” 基辛格讥讽道:“瞧,戴维同他的报纸一样,多么公正呀!要我们在倾盆大雨与点点滴滴之间任选一个,所以我们无论怎么办,最终总是湿透了。” 记者们愣了。 基辛格补充道:“我们打算点点滴滴地发表成批声明。” 一语双关,巧思妙答。《纽约时报》记者的问题,其实是个陷阱,他为基辛格设计了两个答案,但无论选哪个都是要发表协定,只不过发表的数量多少与时间不同而已。基辛格当然明白记者的意思,因此在回答时,先反话正说对方“很公正”,接着套用记者的比喻,揭露他的言外之意,“我们无论怎么办,最终总是湿透了”的意思是按照你的设问,我无论怎么回答,都是着道了;最后一句可谓一语双关、妙不可言:按记者的思路、用记者的比喻含蓄模糊地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既回答了问题,又没透露不该透露的内容,记者还不能说不懂,可谓一石三鸟。 二 1972年5月30日,伊朗首相邀请基辛格观看舞女帕莎的表演。 基辛格对舞女很感兴趣,看得出了神,末了又与其聊了一阵。第二天,在总统专机上,有记者向基辛格打趣道:“您很喜欢她吗?” 基辛格一本正经地回答:“是的。她是一个迷人的姑娘,对外交事务也有浓厚的兴趣。” “真的?”善于捕风捉影的记者以为“有戏”了。 “那还有假?!我们一起讨论了限制战略武器会谈问题,我还费了好些时间向她解释怎样把SS——7导弹改装成在V级潜艇上发射。” 搭桥铺路,峰回路转。基辛格对那些专门“钻研”别人隐私的记者深恶痛绝,面对记者“别有用心”的提问,基辛格首先顺着记者的思路回答——“她是一个迷人的姑娘!”这招迷惑了记者,让记者以为“有戏”而“顺竿上爬”。接着,基辛格的一番话语让记者羞愧不已:连一个舞女都知道关心国家大事,而你们记者只知道打探别人的隐私! 同外国“干部”基辛格的答记者问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干部的语言一直颇为平淡,甚至套路化。本文仅是抛砖引玉,希望我们的干部们能够取他人之长,完善自己,让自己的讲话更具有妙趣。 编辑 尹丛丛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