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好口才 ——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转蹉跎岁月文 口才就是指说话能力,它包括叙述能力,演讲能力,论辩能力等,人在社会中生活需要各种能力,说话能力尤为重要。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能说善辩的志士层出不穷,他们以自己的胆略和口才为各诸侯王安邦、定国、平天下。清代的纪晓岚也以超人的口才名震朝野。有一次,乾隆问他:“什么是忠,什么是孝?”纪晓岚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为孝。”乾隆微笑着看看纪晓岚一言不发便离开了,一会后,他又来到乾隆面前,乾隆气愤地说:“你怎么没去死呢?”纪晓岚不快不慢地答道:“我去了,走到半路上遇到了屈原,屈原说:‘你不能去死呀,我当初投河自尽是因为楚王昏庸无道,当今皇上是英明圣主,你投河自尽不是置当今皇上于不义吗?&quo;我听后就只好回来了”。乾隆听了非常高兴,甚是喜欢。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口才的重要性,纪晓岚用超人的口才救了自己的性命,而且得到了乾隆的赏识和宠爱。当今社会,公共关系极为重要,各种竞争尤为激烈,口才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社会的主人,学生需要好口才。 口才同知识和其它能力一样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训练,,要靠教师的培养,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我们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天职,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他的学生也应该是合格的社会交往者。那么,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应从何着手呢? 首先,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决心和信心是成功的前提,做任何事,首先要有信心才可能会成功。农村的学生由于条件差,见识少,谦逊有余,自卑感强,做事缺乏信心,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教师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自信心着手。第一,鼓励说话:无论让学生答问说话是好是孬,教师只鼓励不批评,让学生不担心答孬答错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去掉胆怯心里。第而,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先设置简易问题,让学生一答便对,产生成功的快乐感,从而激发答问、说话的兴趣。第三,教师应鼓励学生订杂志,让其学到一些说话技巧,还可以讲一些说话技巧方面的故事,增添趣味性,这样坚持一月两月,一期两期,不愁学生不大胆说话。 然后,抓住课堂教学,渗透口才训练。 学生有了信心,有了胆量,产生了训练口才的积极性,教师应抓住课堂这一主要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叙述的训练、议论和抒情能力的培养。第一,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单元训练重点实施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这样,既帮助了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又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还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受到了口才的训练,提高了说话能力。第二,充分利用晨会对学生进行口才训练。在晨会中改正教师为主的做法,让学生汇报所见所闻,谈个人看法和得到的启示(可采取较长的谈论和一句话总结相结合的训练方法)。 其次,开辟第二课堂,以多项活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口才。 教师可举办口才专题讲座,讲解说话技巧,可以利用主题班会、课外活动、大型专题活动、演讲比赛、辩论会、汇报会、巧答会培养学生口才。演讲比赛、汇报会既可培养写作能力,又可训练学生口才;辩论会、巧答会可分组进行,既可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又可培养学生即兴说话能力和巧答问题的能力以及雄辩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班学生的口才肯定会有明显提高,也会涌现出一些优秀人才。此时,教师就应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对优秀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分别要求,教师寻找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话题让学生回答,要求答得巧妙、风趣,教师也应多用时间多设置一些辩题让他们有足够的辩论练习,从而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 最后,走入社会,让学生在社会中得到锻炼。 培养学生的口才是要他们能走入社会,适应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就不应把学生放在学校里训练,而应让他们从小就走入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适当参加一些推销,购物,参观,考察,慰问,演说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活动中练习口才,提高说话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