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与“学”的新内涵 ★ 儿童情商与口才教学赋予了“教”新的内涵★: 第一、 把传统说理教学变成多模式的动态展示。 教学根据课程主题进行不同的动态展示,而非传统的、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老师大量讲课、孩子听课的形式。比如创造性的展示、故事性的展示、儿童舞台剧的展示等等。丰富的动态教学展示,促进了儿童身心对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儿童的思维、认知模式是感性的,专注力还不能长时间地集中,老师大量讲课、说理,首先不符合儿童专注力的发展,让儿童背负专注力不集中的成长负担;第二, 单一的老师讲课即使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也不过是让儿童“知道”、“记得”某种结果,而不是教会了学生“如何思维”。教育的本质是鼓励人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思维与心智发展的动态教学,不但帮助了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动态展示中促进了儿童的思维能力。所以情商与口才是一套通过动态教学,教导儿童思维的教学。 第二、 把课堂创造成儿童要经历的、经验的世界,扩展儿童感知觉器官的活动能力、认知与思维能力,并实现儿童的自我教育。 教学不是为了简单地实现教师对儿童的“教化”,而是促进、帮助儿童在学习中实现自我教育,即自信、健康、独立人格的培养。让儿童明白、懂得道理,不是成人说说大道理、说说故事就是他们内心真正的获得,或有效地内化为他们的认知。最有效的教育就是实现人对自己的教育,要让儿童实现自我的教育,就离不开他们自己的实践。在实践中协助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因为是亲身的经历,所以思考与收获都是深刻的,也是儿童从内心信服的,这种对自己的信服会让儿童产生自信与力量感。 要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实践,就需要把课堂创造成儿童要经历的、经验的世界。而这些要经验的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每次都是对未知的迎接和挑战,好比一场场精彩的正在播放的小电影,让儿童投入身心去经历和体验。这样不但极大地吸引了儿童对课堂的专注和积极思考的能力,很重要的是对于正在发育中的儿童来说,动态的教学扩展了儿童的感知觉器官的活动能力、认知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促进了大脑神经网络的更广泛链接。 第三、 “教”在课堂中占的比例及作用 情商与口才教学的“教”占总教学课时和比例的3040%,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教”分为知识启迪、提问引导、鼓励创造、帮助学生总结四个部分。在鼓励儿童创造能力发展的课堂中,知识是砖,人是玉,知识启迪的部分是引领,让儿童在知识的启迪下大胆尝试、大胆创造。这样的教学不但扩展了儿童对知识的领悟,培养了创造的能力与精神,同时会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与热情,成为终生热爱学习的人格动力。 在课堂中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发现者、总结者。发现,是发现儿童在实践与创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个人或团体特质,包括能力特质、心理特质、思维特质、个性特质等等。老师恰时、恰当地给予儿童与家长总结与点评的建议,既鼓励了儿童个体的优秀品质的发展,也引导了儿童团体、家长团体的互相鼓励、欣赏、学习的良好发展氛围。“教”是以发现每个儿童的优秀品质带动团体,也以团体的力量影响每个人、带动每个人,实现个人发展与团体发展的和谐统一。 ★ 儿童情商与口才教学赋予了“学”新的内涵★: “学”占总教学课时和比例的6070%,学生是当仁不让的课堂的主角,发展的舞台是属于儿童的。要鼓励学生的“学”,并不只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还包括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如何实现这些有效的“学”呢? 第一, “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与尊重的交流,是多角度思考能力的培养。 如果老师的提问都必须有一个标准答案,或不是对就是错,不但不能拓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同时也禁锢了儿童的心灵。儿童会在这样的学习中越来越不自信,因为他们不能相信自己的所想、所思,如果答案都只存在于书本里、老师的评定里,对于生活经验有限的幼小儿童来说又如何敢于表达心中的想法?只需要几年时间,人的思维模式就被固化了,人的自信就被打败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是在教导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习的能力,而是在考儿童的记忆。 情商与口才教学为孩子的“学”提供了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学习提问没有唯一的、标准的、只有对错的答案,而是在多元化的儿童人际互动、实践、交流、探讨中,发展儿童多角度思考的思维能力。每个孩子都可以表达不同的想法,而教师引导儿童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团体氛围互相学习、分享、点评与成长。“学”成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与尊重的交流,在思想交流中、解决问题中,每个努力的孩子都为团体奉献了自己的智慧,而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团体的智慧也培育了他们每个人。这样“学”的方式与氛围,既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自信与人格,也引导着儿童谦虚品格的发展。 第二,“学”就是鼓励学生亲身体验与尝试,“学”就是合作与创造,“学”就是引领儿童走在健康、蓬勃的发展轨道里。 如果“学”只是局限在对书本的文字认识、语句的理解,停留在记忆与背诵,这些“学”是浅层次的学习。深层次的、更有效的学习是鼓励学生亲身体验与尝试,举一个常用的教学方式,例如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思考、想象角色的个性、语言、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是非常深刻的、有效的,因为学生需要调动他的全部身心去思考、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再次解决问题,孩子不但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也发展了他们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些实践性的体验,是书本、成人讲再多的道理都无法达到的儿童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学”就是合作与创造,当老师给了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学生的学是通过合作与创造去完成的,他们需要和同伴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才能交出比较理想的团体“作业”。这既给予了团体里的每个孩子发展、发挥的空间,也让孩子感受到团体合作的力量很大,创造是无限的。当每个人都可以发挥想象与创造时,老师有效地整合好这些力量与资源,将会极大地推动着教学往前走。教学往前走,其实质是儿童团体在健康、蓬勃的发展轨道里。 第三,“学”就是对人才的发现,就是实现因材施教的途径。 如果把“学“仅仅看作是因为儿童无知,需要通过学习成为及格的社会的人的学习需要,这样的思路只是把儿童看作为被动的人,是很难实现尊重人的教育的。人都有主动性,而非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要善于发现、发展与发挥儿童的主动性。探索性、实践性的学习模式是对儿童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给予了儿童开放性的自我展示空间,所以他们在“学”的过程中会自然地流露出不同的个人特质,个性特质、思维特质、心理特质、能力特质等等,当儿童的个人特质得到鼓励与发展,并通过探索适合自己的模式进行学习的话,儿童对学习的主动投入、主动思考的主动性就在实践中得到了培养发展,亦即实现了因材施教。这样的“学”是对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也为心理、行为具有某些偏差的儿童实现一些有效的调整。 教学的技术 1、 善于总结,乐于分享;2、 理解童心、尊重童心,引导家长; 3、 活跃自我身心,用教学的激情唤醒他人; 4、 善于聆听童言,鼓励儿童创造性的语言表达; 5、 游戏教学,把课堂变成永不落幕的童话; 6、 朗诵的创造性与故事性结合的表演教学; 7、 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与作用; 8、 童话、故事是儿童成长的丰盛土壤; 9、课堂的延伸,把课堂的情商学习融汇到课堂之外,并获得家长的支持。 关于教学技术在此不详细陈述了 ,欢迎有志发展儿童情商与口才的教育界人士联系、沟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