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音节相连时,其中一些音节的调值会受到后面的音节声调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变调。
普通话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句尾、句中语音停顿位置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可读原调。在其他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处理,具体分为:“上声+非上声”一“半上+非上声”。上声音节在非上声音节(阴平、阳平、去声、轻声)之前,调值由降升调变成只降不升的低降调,变成了半上声(“半上”)。 (1)上声+阴平 首都 眼睛 火车 礼花 雨衣 省心 警花 捕捞 老师 主编 把关 贬低 饼干 补充 打针 产生 (2)上声+阳平 古人 祖国 补偿 乞求 可能 厂房 起床 品尝 旅行 举行 火柴 海洋 典型 导游 表达 狠毒 (3)上声+去声 本质 法律 北部 百货 小麦 讲话 美术 狡辩 稿件 保证 保护 宝贝 女士 尽量 理发 呕吐 (4)上声+轻声 奶奶 姥姥 嫂嫂 马虎 打扮 本钱 耳朵 喜欢 底下 里面 外头 主子 影子 本事 姐姐 讲究 (5)上声+上声 两个上声相连时,前面一个上声音节调值变为阳平。 保险 保养 党委 尽管 老板 本领 引导 古老 敏感 鼓舞 产品 永远 语法 口语 岛屿 保姆 远景 北海 首长 母语 (6)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第一类情况叫作“双单格”,又称“2+1”结构。它指在该词组中前两个音节的意义关系密切,这样前两个上声变成阳平,第三个上声读原调。 演讲稿 跑马场 展览馆 管理组 水彩笔 选举法 古典舞 虎骨酒 洗脸水 蒙古语 第二类情况叫做“单双格”,又称“1+2”结构。它指在该词组中后两个音节的意义关系更密切,这样第一个上声变为“前半上”,第二个上声变为直上,第三个上声读原调。 史小姐 党小组 好小伙 跑百米 纸老虎 老保姆 小两口 冷处理 很友好 水产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会遇到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的情况,可根据不同词语的内部组合情况,将它们划分为若干个二字组或三字组,然后按以上归纳的变调规律来进行变调处理。 我有/五把/纸雨伞 2.“一、不”的变调 “一”的单字是阴平,“不”的单字是去声。它们在单念或处于词尾、句尾时读原调,如“统一”、“你不”、“不”等。“一”作为序数表示“第一”的意义,不变调,而在其他情况下变调。 (1)“一”、“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成阳平。 一致 一再 一定 一律 一瞬 一共 一带 一向 一色 一道 一并 一路 一趟 一样 一面 一类 一阵 一贯 不是 不错 不赖 不测 不干 不妙 不看 不累 不怕 不跳 不要 不叫 不骂 不被 不去 不便 不必 不定 (2)“一、不”在非去声音节(阴平、阳去、上声)前,“一”变读去声,“不”不变调,仍读去声。 一瞥 一览 一连 一些 一般 一举 一晃 一起 一时 一群 一条 一行 一天 一批 一家 一体 一经 一瓶 一早 一晚 一朝 一夕 一心 一生 一齐 一同 一直 (3)“一”在动词中间时,读轻声;“不”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补语中间时,读作轻声。 走一走 遛一遛 看一看 写一写 想一想 读一读 试一试 说一说 买不买 来不来 让不让 要不要 难不难 美不美 丑不丑 搞不懂 摸不清 看不见 辩不明 起不来 拿不起 输不起 上不来 下不去 (4)练习 不露声色 不可一世 不明不白 不偏不倚 不大不小 不痛不瘁 不计其数 不打自招 不置可否 不即不离 不哼不哈 不毛之地 不上不下 不伦不类 (责任编辑:风格d) |